佛弟子文库

恶口两舌

2010/12/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过去有一个长者,家财万贯,金银财宝,真是取用不尽,生活也过得非常快乐。他有一个漂亮贤慧的妻子,更使他欢喜。

可是他的这种享受是暂时的,快乐也是无常的,所谓“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这位富翁,不久便渐渐地走入忧伤的深渊里去了,再也看不见他昔日那欢喜愉快的神情,为什么呢?原来是为了他的儿子。

他结婚多年才生了一个儿子,当这儿子生时,他高兴得很。可是很不幸,他的孩子才哇哇学语时,便害起病来了。经医生的诊断说是生疮。生在皮肤上的这种恶疾,使小孩整天闹个不休,虽然曾经请来了许多名医,也无法救治,因此,使他成天愁眉不展。

可怜的小孩子在许多名医束手无策之下,天天在哀呼叫苦中,度着痛苦的生活。他的痛苦呻号声,扰及邻里,所以大家都叫他呻号。

如流水似的光阴,带走了呻号的幼小年华,他已经长大成人了。不过,身上那恶疾并未痊愈,仍是日夜的哀痛,真令人听了为他难过。在他们家附近,有一个老人,他听见呻号痛苦呼号之声,心里很是不忍,就来到呻号家里慰问,并对呻号道:

“我曾经听到许多人称赞说:在祇园精舍,有位大医王,凡是我们身体上的病,或者是心里的病,他一律能够医治,他有神圣妙方,无论你怎样沉疴的病症,都能马上痊愈,你何不赶快虔诚的去求治?”

长者子呻号,听到这邻人的话,欢喜得不得了。他便抱病寻找到祇园精舍来求见佛陀。

呻号见到佛陀那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庄严圣身,如同百千光明,心里喜悦赞叹。他的愁苦恼恨,已经减少了许多,随即五体投地的礼拜佛陀。

佛陀的慈悲,从不舍弃任何一个病苦的众生,所以呻号来时,佛陀非常高兴,便为他宣说拔除一切患苦的胜妙法门。呻号听闻佛陀说法以后,忏悔罪过。这时,他那十几年来的身上疮毒,马上好了,痛苦完全消除了,心中生起虔敬欢喜。后来要求佛陀允许他出家做比丘。他精进修习,不久便证了罗汉果。

诸比丘看到呻号这样,觉得很稀奇,就问佛陀他是以何因缘而得此果报?佛陀对弟子们说道:

“在过去无量世中,在波罗奈国有甲乙两个富翁。因为他俩平日就有点怨憎相诤。甲拿出了许多珍宝,贡奉给国王。国王得到他的贡献,就对他特别宠爱,因此,他就在国王前批评乙说:‘某人非常恶毒,经常阴谋用计害我,希望大王严惩恶人,保护善良人民。’国王因受其贡奉,而失去观察,信以为真,就命人把乙拘捕,并且不许他辩解,用酷刑逼供。乙被拷打得遍体鳞伤,受尽百般痛苦。后家里的人出钱赎罪,才放他回家。

乙在回去以后,深自思惟,认识到财实在是害人的东西,身体是苦难的根本。如果没有钱,就不会和甲引起争论,要是没有身体,也就不会遭受刑罚的痛苦。于是,过了不久,就立志入山中修行,后来成为辟支佛。

“那时,这位辟支佛,发大慈悲心,怕某甲谗害好人,来生要受苦报,便往他的家中,现种种神变。某甲看到了不可思议的情形,心生敬仰,随即请辟支佛上座,特备种种食品供养,并向辟支佛忏悔前罪。”

佛陀说到这里,停了停又说:“你们要知道过去在国王前下谗言的人,就是现在受病苦的呻号比丘。他后来由于受辟支佛的教化,忏悔前罪,虔诚地皈依三宝的功德,所以才能于今日得到佛陀的救度,速成圣果。”

人们不要以为说了几句谗言没有人知道,要知罪业报应是丝毫不爽的。但犯了这种过错的人,只要诚心忏悔,仍然是可以得救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十善业道之口业

妄语 妄语者,不诚实的言语,是日常生活最常犯的口业。...

恶口伤人的果报

恶语伤人时人们一般会拿直爽作挡箭牌:我很直爽,我有...

「自赞毁他」与「说四众过」

这个口业我们解释一下。在菩萨戒是很重视口业,诸位!...

人若不慎思,往往会被小人利用

佛典中有一则故事。深山里,有两只猛虎,一只叫善牙,...

狗转人身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好,各位有缘吉祥。 欢迎大家来到道场白...

仰天而唾,唾还从己堕

佛法告诉我们种善得善,种恶得恶之因果真理。在言说中...

憍梵钵提得牛呞病的缘由

憍梵钵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业,...

一句恶语种,世世怨仇果

远离粗言,粗言这口业就是粗恶的语言。我们在身、口、...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五百释子不见佛缘

尊贵殊胜的毗婆尸佛示现涅槃,像法流布之时,宿具善根...

虚云老和尚亲述称念观音菩萨,得蒙脱险之经历

1944年春,虚老住持云门寺期间,正值抗日战争最惨烈的...

伸出援助之手,你也会得到尊重

强求是世人的一种贪心,又复当护人心,勿使夸嫌,动用...

巢窟不可爱,终将败坏

佛陀时代,有一位比丘于清晨前往河边洗浴,后至岸边歇...

【佛教词典】方等经

(术语)大乘经之总称也。观无量寿经曰:读诵大乘方等...

【佛教词典】去来今

(术语)谓过去未来现在也。圆觉经曰:无起无灭去来今...

唯识中的「异熟能变」

那么在第八意识的左边,有一个【一变、二变、三变】。...

真修行人要过的名辱关

人非完人,孰能无过?那个人前不说人?哪个背后无人说...

虚云老和尚拒绝女色诱惑的故事

一个人想了生死,想把功夫用上,第一,先培福,先做苦...

一位20岁出家僧人的心路历程

和大部分同龄人比我是幸运的。幸运的是自己在童年闻到...

找到你生命的根本

我们强调修行的法门很重要,你是拜佛,你是持什么咒,...

放下自作多情所捏造的妄想

佛印禅师有一天跟苏东坡在散步的时候,看到一个少妇走...

修行是要修正自己

观察他人过失本身就是一种过失。不要以为自己微不足道...

不喜不忧,善调自心至清凉

也许我是那种不是闲人闲不得的人。七月是最忙的时候,...

明得因果心量大

我们的心量不够大,不能打开,往往是因为我们对事情的...

度众生的心发不出来,这样能否往生

问: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有云: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

持诵《华严经》的感应,到底有多么不可思议

《大方广佛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菩提树下...

如何判断修行有没有进步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上说: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