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供养贤圣获福广

2016/10/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供养贤圣获福广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有一天,阿那邠邸长者前往佛陀住处,顶礼佛足后,恭敬地坐在一旁。佛陀问道:“长者,现在还广行布施吗?”

长者回禀佛陀:“虽然家里并不富有,仍然日夜不断地随喜布施,在四个城门、大市集、住家附近的路旁,以及佛陀、比丘僧众所在之处,于此八处广行布施。凡有所需求皆行布施,须要衣服的就布施衣服,须要饮食的就供养饮食,即使是需要珍宝,也都满其所愿,不论是衣服、饮食、卧具、医药,都竭尽所能地布施与供给。曾有诸天人在虚空中告诉我:‘布施时应分别胜劣,这位是持戒者,这个是犯戒者,布施予前者能获福,布施给后者则无福。’但是我觉得自心端正即可,并不想分别彼此而有所增减,这样才是以平等慈心对待一切众生;因为众生依赖饮食支持命根,有饮食才得生存,若无饮食就命无以为济。我相信广行惠施一切众生,果报不会因布施的对象而有所差别。”

佛陀说:“善哉长者!能够平等布施是世上最大的福报,然而众生各随其心而有优劣,所以布施予持戒者的功德,胜过布施给犯戒者。”这时,在虚空中天人听闻佛陀的开示,都至诚欢喜,以偈庆赞:“佛说选择布施之最胜妙者,因凡愚的众生随其心境而有优劣,若欲冀求最胜良福田,有什么能胜过布施供养如来的贤圣众弟子呢?”接着又赞叹:“世尊所说之法真是太殊胜了,布施给持戒者的功德,胜过布施给犯戒者。”

是时,佛陀对长者说:“现在要为你开示供养贤圣之众的功德福报,你要善加思惟、谨记于心,有人布施少,却能获福多;或有人布施多,获得福报更为增胜。”长者对佛陀说:“恳请世尊为我开演无上妙义,什么是施少获福多?又为什么施多而获福多呢?”

佛陀回答:“长者!证得阿罗汉向、阿罗汉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须陀洹向、须陀洹果者,就是贤圣之众。布施供养贤圣众,施少获福多,若施多则获福更多。”世尊以偈赞颂:“不论是四向或已成就四种果位的行者,皆已是贤圣众,能够供养获福广大。”

佛陀接着开示:“过去久远诸佛世尊在世之时,也有像现在得道证果的贤圣之众,未来诸佛世尊出现于世,也同样会有得道证果的贤圣之众。所以,长者!你应发欢喜悦乐之心,供养一切贤圣之众。”

听闻世尊宣说微妙法义,长者功德善根愈加增进,修行立于不退转之地,满怀法喜至诚顶礼,绕佛三匝后离去,并发欢喜心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七·八难品第四十二之二(八)》

省思:

贤圣僧众其德行能劝化利益广大众生,行善趣解脱道,利他之用甚广。故,供养持戒精进的贤圣之众,犹如耕耘福田,播种于肥沃良田,能获得丰广之功德福报。故佛说:“贤圣之众,施少获福多,施多获福多。”若进一步起般若智慧观照,如《金刚经》所云:“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修一切善而不执着一切善,于解脱法中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把福报留在法界将来好修行

要修行,不要求世俗样样都要。很多人念经,做功德很多...

施灯的功德利益

《施灯功德经》云:如是少灯奉施福因,所得果报福德之...

平时「不要」,最后「要」回来得更多

目前在一群买菜的大爷大妈眼里,我是一道不一样的风景...

如何用最小的力气去积累最大的福报

如何善巧方便地去修?如何迅速地用最小的力气去积累最...

奉献的方式有很多,不是只拿钱

现在的人一提奉献就怕。1993年我曾经遇见过。那时出去...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仁者,以财发身。就是懂得人道的人,懂得仁义礼智信的...

诵持大悲咒的功德利益

大悲咒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大悲心陀罗尼、千手千眼观世...

化缘有缘

昭引和尚云水各地,被大家认做是一个行脚僧时,有信徒...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身体尚且无常,何必劳心外物

法因,字刳心,俗姓顾,明州(今浙江慈溪)人,学法于...

【推荐】苦从哪里来?

有一次,佛陀在恒河中游北岸的末罗国游化,来到一个叫...

冷灰灰不冷

自古以来道家修炼人都把发火,气恨视为修炼者之大忌。...

迦叶三兄弟受化之宿缘

过去,佛为众人说频婆娑罗王因听闻佛说法即得法眼净之...

【佛教词典】八大金刚明王

(名数)即八大金刚童子也。...

【佛教词典】不觉现行位

指十地中之初地与二地。此二地虽为圣者之位,犹自然生...

每天拜佛的重要性

我们每天修行,必须要有一段时间来礼佛。礼佛一方面降...

业障发现的公案

我们每个人,思想随时变化的,当你打完佛七,得到佛菩...

八个人生经典问题解析

有个失恋的女孩,在公园里因为不甘而哭泣。一个哲学家...

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读诵大乘。 对净业行人来说,主要是读诵净土五经。此外...

【推荐】人生观的四个层次

人生观,本是哲学名词,是指对于人生抱持的看法,以及...

一棵芒果树

对于一位以觉醒修行的人来说,并不需要有某些人的很多...

我们要对佛号生起决定的信愿

念佛之说,何自来乎?非金口所宣,明载简册,今日众生...

这四种念佛功夫,都是同步跟进的

说到持名念佛,由于每个人的根性或者与这个法的缘分有...

开发出自己的潜能

禅宗有许多文武双全的高僧大德,释方老和尚就是这样一...

隐密暴露

世间每一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隐密,而隐密也有善的也有恶...

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问: 佛法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惟觉长老答: 生死事...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略释

在这篇愿文中,智者大师阐明了修学佛法的目的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