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身体尚且无常,何必劳心外物

2023/10/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身体尚且无常,何必劳心外物

法因,字刳心,俗姓顾,明州(今浙江慈溪)人,学法于草庵道因法师,凡是道因法师所说的法,法因都能穷尽其中的要旨,当时的人称他为“小因”。

法因曾经住持广寿寺三十年潜心修行净土法门,并且昼夜不断地讲经弘法。有施主来布施,如果无法拒绝,则只收受少分的供养。他所居住的房舍,有人劝他重新整修,法因回答说:“这个身体尚且都是无常,又何必去劳心外在的事物呢?”

南宋光宗绍熙四年,也就是西元一一九三年八月,示现疾病,在禅定中见到极乐净土的观音、势至两大菩萨。告诉左右的徒弟说:“我现在看到的法华道场,和平常所见到的大不相同。我将要走了。”

然后就集合大众诵《观无量寿佛经》,称念佛号。有人请他遗留偈颂,因此书写说:“我与弥陀本无二,二与不二并皆离,我今如此见弥陀,感应道交难思议。”然后挺身端坐,结手印而后往生。

【按】

司马迁在《史记》中讲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对凡夫而言,人生最大的追求,莫过于名闻利养。而法因法师面对大众的供养,能拒则拒,不能拒也只接受少分。面对大众劝他重新整修房舍,他侧告诉大家“身体尚且无常,何必劳心外物?

法师用他的言行让我们看到:凡夫所追求的,正是菩萨所放下的。他身体力行地为大众展示了空性该如何去观,如何去修。让我们认识到没有追逐贪欲的“我”,也没有所追求的贪欲的“境”,这些都是虚妄不实的。

法师最后用“预知时至,自在往生”的示现为自己做了最好的证明:净土行人必须放下向外攀缘的心,灭除自心中贪欲的烦恼,一心念佛,求生极乐,这样才能出离生死的痛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维摩诘经》的净土观及修行方式

二十世纪的现在,杀人利器发达的今日,来提倡修行净土...

随业往生与随念往生

从今生的角度来看,我们今生造了很多的业,到底什么业...

念佛生不起信心该怎么办

问: 以前也知道念佛,但却不知道这句名号的来龙去脉...

祖师在生死关头,尚且要示现恳切念佛

佛示现在这个世间上八相成道就是要饶益众生,在给众生...

极乐也是梦幻泡影,是否就不值得求往生

《金刚经》里面讲一切法如梦幻泡影。理上的确是这么个...

在娑婆打滚得越久,要出去就越困难

有了信心以后要发愿,净土的愿是二个:第一个厌离娑婆...

无「我」让心灵不受到伤害

人生在世,心灵常常受到伤害,伤心、伤感、伤痛经常折...

妄念是业障重的一种表象

人如果业障重,妄念(杂念)就多,平时心浮气躁,不得...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自作聪明的愚人

过去,有一个人到他人宅舍中,见到这户人家房舍的墙壁...

重病念佛,佛持金莲接引往生

慧恭,江西豫章丰城人,加入庐山莲社,与僧光、慧兰等...

轮回中没有固定不变的角色

《亲友书》云:父转为子母为妻,怨仇众生转为亲,及其...

惟五更可以勾当自家事

李廌,是苏东坡的门生,他在《师友谈记》中记载了这样...

【佛教词典】禅法

禅那之法门。指禅宗,或指禅之宗旨。佛于灵山会上拈花...

【佛教词典】苏蜜

(饮食)苏者梵语伽里多Gh?ta,以酪精制者。蜜为梵语摩...

主导六道轮回的亲因缘、增上缘

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沉,以是因缘众...

佛教法器的种类

法器又称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广义而言,凡是...

因果报应不虚假

汉朝安世高,是南印度安息国的太子。童年即以孝顺闻名...

圣严法师《地观》

在平常的意识形态中,每个人都幻想着以为自己是很巨大...

为什么叫觅心了不可得

蕅益大师说,一个利根人,七处破妄到第一关的时候就应...

西方极乐世界在当下

《弥陀经》上释迦佛告诉我们,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

【推荐】往生论(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婆薮槃头菩萨 造 元魏菩提流支 译) 世尊我一心,归命...

牛年说牛---佛教里的「牛」

农历辛丑牛年即将来临,牛与佛教有着殊胜的因缘,如著...

怎样做一个正信的佛教徒

作为居士来说,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此外还有八戒,是...

念佛是修行的捷径法门

净土法门由阿弥陀佛大慈悲心、大平等心中所流出,尽摄...

17个启迪人生的小故事

1.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

【佛学漫画】观音菩萨的故事——不眴太子

观音菩萨的故事——不眴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