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娑婆打滚得越久,要出去就越困难

净界法师  2013/05/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娑婆打滚得越久,要出去就越困难

有了信心以后要发愿,净土的愿是二个:第一个厌离娑婆,第二个欣求极乐:

我们相信佛法以后,我们就相信有来生的观念,相信生命是无止尽的水流。如果你不相信有来生,那你就不需要什么发愿不发愿,你就即时行乐;但是你相信有来生以后,你应该为来生作一个规划跟布局,因为你要面对。我们还未到涅槃之前,我们来生事实上只有二种选择:

第一个,你继续在娑婆世界受生,继续行你的菩萨道;

第二个,你选择到极乐世界去。

那我们应该怎么判断呢?我们应该观察观察。假设你今天选择娑婆世界,我把今生布施、持戒的善业,全部投生到娑婆世界,成就一个安乐的果报;但是这个地方你要注意,这个地方有三种障碍,任何人不能避免。

第一个烦恼障:

即使你今生是修习善业,来生成就一个安乐的果报──你身体健康、眷属如意、福报很大;但是你很难避免生起贪嗔的烦恼,安乐果报的刺激,很容易启发我们的贪欲。贪欲是没有止尽的;当我们的贪欲碰到障碍,当我贪不到的时候就起嗔恚;而贪嗔的本身就是愚痴。贪嗔痴的烦恼是一种躁动相,它障碍安乐、障碍圣道,而所有的安乐都必须以寂静作基础,你一个人躁动不安,谈什么安乐呢?所以烦恼障碍我们的安乐,这第一个,当然也障碍我们的圣道。

第二个业障:

我们过去造了善业、也造了恶业,这个罪业的力量,使令我们感到不安稳。所以你看有些人,他平常有事没事的时候,就是觉得内心不安稳,这种人就应该修忏,有罪业。

第三个报障:

你今天得到这个果报体,这个娑婆世界的果报体,它有老病死的问题。

衰老的时候身体虚弱,不要说拜佛,你连走路都会有问题;第二个病痛,这个是最可怕的,这个老死还不是很严重,这个病痛是遍于年轻人、遍于老年人;最后死亡。

所以我们今天在这个娑婆世界得这个果报体,烦恼障、业障、报障,这是任何人所不能避免的,对我们来说,这就是一种恶梦,是一个痛苦的梦;而最可怕的是这个梦还是一种添梦,你在娑婆世界每一次的流转,产生十二因缘的力量,无明缘行,你每走一次,这十二因缘的等流力量就加强一分。

所以你在娑婆世界打滚得越久,你要出去就越困难,因为你每一次受生,又产生很多的执取,虽然你也修空观化解一部分,但是你执取的部分也是很多。

所以我必须提醒大家,你今天不跳出三界,你拖得越久,对你是越不利,因为添梦这个梦越做是越糊涂,要醒过来更困难。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怎么才能摆脱生死业力的恶性循环

佛陀他是一层一层的摄事入理。其实这个摄事入理不但是...

如何处理生死问题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就会面临佛在大小乘经典所说...

【推荐】感应道交的重点在哪里呢

比方说你念阿弥陀佛圣号,你创造一个音声:念从心起,...

持名念佛在四种念佛中最为殊妙

念佛一法当中又有多门。这多门就是讲有四种念佛,再加...

一心归命如何运用在生活中

问: 请问师父,何谓一心归命,我们修行净土的行者,...

三位百岁高僧的念佛开示

自古以来,世上的百岁高僧很多。其中有三位老和尚,两...

念阿弥陀佛的宗旨是什么

念阿弥陀佛的宗旨是什么呢?念阿弥陀佛的宗旨是求生极...

文殊普贤,指归念佛

【原文】 按高僧传三集,法照大师传云。大师于大历二年...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教提不提倡吃三净肉呢

何为三净肉,三净肉即三种清净的肉: 一、不见,我眼...

临终的时候,拼的就是决心了

佛陀对我们面对五阴魔镜的一个很重要的开示。他说 然彼...

痛苦是内心引生的,而不是外境引生的

当我们想要从痛苦当中得到解脱之前,我们一定要先知道...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古语云: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人心如地,...

【佛教词典】不显名

【不显名】 p0317 瑜伽八十一卷二页云:不显名者:谓其...

【佛教词典】缘缚断

二断之一,三断之一。又作所缘断、离缚断。即断所缘之...

大安法师:皈依十多年了怎么事事不如意

问: 我皈依佛法已经十多年了,事事不如意,倒霉透了...

每天早上盥洗后就做这两件事

若或事务多端,略无闲暇,当于晨朝盥漱毕,有佛则礼佛...

名号怎么念才能摄住妄想心

名号怎么念才能摄住妄想心呢?首先在家居士,在不同的...

断烦恼的一个重要的关键

佛陀提出了四种譬喻来解答富楼那尊者心中的疑惑。两种...

令师神通超人,平时是否教你们神通

美国度轮老法师(宣化上人)弟子恒某师、恒某师,来承天...

如何做到无欲无求

1、从世间法来说 要做到无欲 在世间法上,所谓的无欲,...

圣严法师:缺少忍的工夫

有些修道的人,贪念不多,而且非常精进用功。但是,如...

是非止于智者

《佛说四十二章经》中说:不说是非难,是说我们在生活...

两种十念法

十念法要辨识一下,有两种。 一种是慈云遵式提出的十...

业障会因为你拜忏而提前现前

你拜头一天,没离开;拜第二天,最多七天,这些灾难都...

耐烦有什么好处

学学问,要耐烦一点。 耐烦有什么好处?将来修定有办法...

当知杀生须还命债

平时人死了埋在坟墓里,吃荤的人把大鱼大肉吃到肚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