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是非止于智者

智贤法师  2022/08/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是非止于智者

《佛说四十二章经》中说:“不说是非难”,是说我们在生活中很容易说长道短,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要想做到不讲是非是很难。

身边发生过这样的事:有人对我说,哎,某某怎么样?当时自己刚开始没说什么,后来自己说了一句。谁知道隔天,那位被说的人就对我说:你对我有意见就直说,何必在背后说人呢?我听了之后,顿时觉得很无语,自己这是莫名其妙的得罪人了。我的本意不是想去说别人的是非,但是未控制住自己,所以也陷在是非中。那么我们碰到他人说是非时,应该怎么面对呢?

“在《增一阿含经》卷44说:“不诽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

这是在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在生活中我们不要一听到未经证实事实的事情,便开口去说他人怎么样,这样容易造成诽谤。对于是非,不去听,不去说。纵使他人和你说是非,自己也应该管住自己,不去应和附声。因为我们没办法去作评判或分析,它有它的因缘,两个人之间的应对,以及相关周遭的一切的种种,很多的条件因素,所以才导致这样的结果。我们是没有办法说到底是谁对、谁错。我们只有以正念来观照自己的行为,不论它是对、是错、是好、是坏,心不起分别,不去执著它,是非便由此而止。

我们都不喜欢是非,也知道是非止于智者,但是生活中总是避免不了是非。这就需要我们有善巧方便的处理方法,别人来与你谈论是非,我们听听就好,不要随便去附和他。时间久了对方就会觉得没趣,也就不会再找你说是非。这样自己就不会身陷是非,跟着是非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尊重对方,检讨自己

见到在一起共事的人,埋怨对方不能和自己沟通。是别人...

为了自己的好运,请注意自己的言行

有的人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切要靠自己努力打...

八个与人相处的技巧

人在世间生活,不可能不和人接触,接触就要讲究相处之...

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朋友之间的友谊不是靠甜言蜜语来维系的,真正的友谊是...

近贤远愚,不可不慎

世尊在世时,经常带领弟子们游化人间,教化众生。有一...

别人好坏是别人的事,不必带到心里来烦恼

清晨,有一位衣著入时的女士上山,入得大殿,四下张望...

说话要说到用处,废话无益

禅宗提倡不立文字。为了说明宗旨,不得不用了文字这一...

大小乘经典对提婆达多的描述为何不一样

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果报有哪五种

前面我们谈到这个业力,包括名言种子,包括业种子,这...

跟佛菩萨感应道交,必须具备一些条件

为什么我们要打佛七? 因为要跟佛菩萨感应道交,必须具...

你为什么不快乐

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说过,幸福不...

三界之中,无非牢狱;暂时快乐,终归无常

三界之中,无非牢狱。暂时快乐,终归无常。众生燕雀处...

【佛教词典】境界

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

【佛教词典】略戒

(术语)戒经有广略之二教,佛成道后十二年间,大众清...

不为外界所干扰的沉静

很少有人像居里夫人那样的沉静,外面的世界丰富多彩,...

圣严法师《开放的心境》

一般人思考事情时,总是喜欢从自己的角度来看,所以遇...

母亲往生记

末学母亲杨澄志于二〇一八年三月七日,在浙江省徳清县...

佛陀如何教导我们布施

大家看看佛陀教导我们怎么样布施?首先他让我们这样来...

天堂净土

挑水云水僧,是一位有名的禅师,曾在好几个丛林禅院住...

亲身经历的观音菩萨灵感事迹八则

信佛前后都听过、看过别人讲菩萨灵感的事迹,然而我和...

宽运法师《放生之意义与功德》

(一)为何要放生?放生的目的与意义何在? 佛教提倡...

本既无迷,悟亦不立

问:如何是修道? 师云: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

有所执着,必有所束缚

朋友带我去看一位收藏家的收藏,据说他收藏的都是顶级...

掉举的三种情况

第四弃掉悔盖:掉有三种:一者身掉:身好游走,诸杂戏...

学佛的目的在于解脱自在

学佛的目的,在于解脱、自在。而不少人,学佛之后,处...

观音菩萨如何救苦救难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到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若遇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