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八个与人相处的技巧

星云大师  2020/11/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八个与人相处的技巧

人在世间生活,不可能不和人接触,接触就要讲究相处之道;懂得相处之道,人和人在一起,就会欢喜,就会赞美,就会交谊,就会成为朋友。

一、多吃亏

做人,学习吃亏是很大的修养,也会获得很大的利益。懂得吃亏就是讨便宜,懂得吃亏就是增长自己的福德因缘。如憨山大师说:“吃些亏处本无害,让他三分又何妨。”

二、多发心

所谓多发心,就是多勤劳,多为人服务,多做一点别人不愿做的好事。像现在的道场义工,不就是主动发心奉献吗?“发心”就是开发自己的“心地”,山坡地开垦了,可以种植水果;荒废的土地开发了,可以建大楼。当然,发心也有发增上心、出离心、菩提心之别,其意义就更多、更广了。

三、多请教

和人相处,信息要分享,好事要告知他人;凡事多报告,多请教,必有利益。但是不能老是出些难题,否则就不是请教,而是找人麻烦,会适得其反,让人讨厌。

四、多主动

和人相处,不要凡事都要人家来找我,才肯跟人讲话;凡事要人再三拜托,才肯帮忙。所谓菩萨发心,要做“不请之友”,多主动跟人问好、问安,多主动跟人微笑、行礼,多主动跟人表示友谊、善意。主动的人生,表示你的动力很充足;凡是被动的人生,就是能量不足,还需要靠外力来帮忙,才有动能。

五、多赞美

每一个人都喜欢别人赞美、奉承;适当的赞美,可以给人欢喜,应该不要吝于布施。赞美别人,比宣扬自己更有好处。

六、多随喜

现在时代常常开会,会中有提案人,也都有附议人,所以只要是好事,吾人应该给予随喜、赞助。随喜多了,表示结缘广,有朝一日需要别人的帮忙,别人也会念在往日之情,给予回报。

七、多给予

做人之道,要学习“给人”。在欧美的社会,给小费是很普遍的事,佛教也提倡小小布施。“给”的人生表示富有,表示尊严,今日一个不经意的给予,他日别人可能给你意想不到的回报。不过,给人不要着相,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无求反而得到更多。

八、多知趣

和人约会,一定要遵守时间;和人相谈,切忌啰嗦,让人讨厌,要在适当时间,应时而退。《普门品》中说:“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要识趣,知道对方喜欢什么爱好,兴趣什么谈话;你能知趣,则从人我相处之道当中,就能讨到很多的便宜。

人我相处之道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当中有很多的转弯抹角,有很多的巧妙之处,聪明的人都能心领神会,自然在人我相处之间就不至于吃了暗亏,如果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那就划不来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冲突的可怕

世界上,只要有两个东西,就会有冲突! 两个国家会打仗...

为什么要向竞争者祝福

一个苦恼的杂货商来找禅师,向禅师诉苦道,最近他的店...

怎样对待学佛人之间的是非

问: 应怎样对待学佛人之间的是非、迷惑?如何搞好团结...

当从善者,与净相应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天,舍利弗尊者...

他讲话伤害我,其实他是无心的

我们如果不用本性修行,老实说,要修行很困难!在家人...

欺负弱小犹如为自己挖坑

佛经里经常用一句话形容佛的功德:如大调象,亦如沉渊...

赞美是暗室中的一只蜡烛

一、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

遇到逆缘应先检讨反省自己

当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候,我们心里应该充满喜悦。 尽管昨...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星云大师《修学华严的利益》

修学华严宗,或受持《华严经》,能得到诸多利益,所谓...

星云大师《谈禅》

各位教授、各位同学: 刚才承蒙唐教授介绍,并且多溢...

适当的休息,能走得更长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我本不是一个生来适于研究学问...

星云大师:佛教对[身心疾病]的看法

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达,丰厚的物质生活为现代人类带...

【佛教词典】缘缚断

二断之一,三断之一。又作所缘断、离缚断。即断所缘之...

【佛教词典】师子奋迅

又作狮子奋迅。狮子奋起之时,诸根开张,身毛皆竖,其...

【推荐】给人生一个更准确的定位

一位外国作家的小说讲了一则故事。有个小镇上来了一个...

没有上锁的门

乡下小村庄的偏僻小屋里住著一对母女,母亲深怕遭窃总...

如何转业力?如何忏悔消业

识得业力,不随业转 (因某寺院失火之因由,师父和大家...

舐犊之情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

犯淫戒与持不淫戒的果报

毁犯淫戒果报,三涂果报。余报:一、生死炽然。二、障...

如来禅与祖师禅

谛老在的时候,观宗寺冬参夏学,宗教兼修。因为谛老最...

应该该如何看待「情」

问: 中国人常常会用血浓于水来表示亲情的重要性,亲...

菩萨有七事利乐一切众生

谓菩萨为利乐一切众生,示现于世间,而做善友,劝发诱...

布袋和尚诗偈中为人处世的哲理

布袋和尚是五代的一位高僧。法名契此,又号长汀子。明...

【推荐】慧律法雨—找回内心的平静

《代序》找回内心的宁静 以前我看到别人做错事,就苦...

住寂静处深思出离得无漏智慧

修习止观,在住处条件讲,须住在较寂静的地方。最初修...

见自身微尘与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

时国大王延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