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菩萨有七事利乐一切众生

2018/06/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菩萨有七事利乐一切众生

谓菩萨为利乐一切众生,示现于世间,而做善友,劝发诱掖,开示教他也。

(一)、遭苦不舍,谓菩萨运大悲心,怜悯六道众生,受诸苦恼,故随类现形,种种以开示,令得出离。虽代受其苦,心亦无弃舍,是为遭苦不舍。(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二)、贫贱不轻,谓菩萨运平等心,见一切法乏功德法财以自庄严,而其本有法身,无德不备。是以心常,不生轻慢,是为贫贱不轻。

(三)、密事相告,谓菩萨见诸众生,本性圆明,众德元具。无始以来,为一切客尘烦恼所隐覆,不能显现,故委婉相告,令其断除,开发本性,是为密事相告。(客尘者,谓无明之惑,暂自外至,名之为客。以能污染真性,名之为尘也。)

(四)、递相覆藏,谓菩萨见众生,善根未熟,未能深信实道,故覆实理而以权法示之。及其善根即熟,堪任实化,故覆权法而以实理示之,是为传递显覆藏。

(五)、难作能作,谓菩萨但为诱掖众生,人所难为者,悉能为之,故虽着弊垢衣不以为贫,执除粪器,不以为贱,是为难作能作。

(六)、难与能与,谓菩萨以自己所悟真实之理,方便教化,亦令一切众生,皆得本有真实之性。犹解髻中明珠而以与人,心无吝惜,是为难与能与。

(七)、难忍能忍,谓菩萨见诸众生,违佛教化,作不善业,生诸恶道,即起哀愍之心,方便度脱,虽经多劫,心无退转,是为难忍能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菩萨的四错谬与四正道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错谬。何谓为四?不可信人与之同...

慈悲喜舍,我们平时可以这样做

第一个慈心。这个慈心,先发一个减少别人的负担,减少...

你是哪一种菩萨

这四弘誓愿当中,其实菩萨是有两种: (一)悲增上菩萨...

这个法门看似平常无奇,利益却不可思议

原文: 若大通家,则禅净双修,而必以净土为主。若普通...

大乘行者回家的过程

问: 在〈信解品〉中,小乘圣者以种种譬喻自述回小向大...

初发心菩萨应先求生净土

初发心的菩萨,大菩提心虽然发起来了,但是他还是业力...

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再回来就很自在了

净土法门就是这一生是最后一生,不能谈转世,否则风险...

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

复次,龙王!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修行人为何还会生病

我在信佛,以至于出家之前,都很愿意听暮鼓晨钟。 在二...

不管外境顺或逆,人生的酸甜苦辣都要去尝

我们大家都发了菩提心,我怎么知道我的菩提心是属于偏...

身口意不清净,结果一定是烦恼痛苦

什么是恶语?无论所说的是何种话,无论是好听的还是难...

消业灭罪的种种征兆和梦验

经常会看到有些人持诵某部经或某个咒后,梦中出现很恐...

【佛教词典】说戒事废故动幽呵

亦名:废说戒事而动幽诃 资持记·释说戒篇:“高僧传中...

【佛教词典】惟白

北宋末云门宗僧。静江(广西桂林)人,俗姓冉。生卒年...

戒淫念的五个方法

1、呵斥法: 用尽全身的力气,对着淫念大呼一声呸!(...

如野马一样的妄想心怎样调伏

祖师们确确实实了不起,想了很多办法,写了很多文章,...

欲得成就一心应当存诚念佛

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阿罗汉身具胜香的因缘

佛陀涅槃百年后的印度,崛起了强盛的孔雀王朝。其国君...

星云法师:修行的真义

「现在的人常说要修行,其实只不过是将修行当作『懒惰...

阿罗汉有三种功德

阿罗汉有三种功德,无生、杀贼、应供。这以下会说明。...

「见诸相非相」应如何理解

问: 佛于《金刚经》中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念佛不仅仅是「持名」这么简单

这句名号是要用信愿来庄严的,念佛不仅仅是持名这么简...

五刑不如一耻

知耻就是有羞耻之心。孔子曾赞赏行己有耻的士大夫精神...

如何富过三代?德过三代?

财富和财富能力如何传递下去,是个世界级难题,英文对...

圣严法师《地观》

在平常的意识形态中,每个人都幻想着以为自己是很巨大...

相信佛的寿命无量

那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无量劫来早成正觉?这个理念是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