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如何教导我们布施

明海法师  2015/03/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如何教导我们布施

大家看看佛陀教导我们怎么样布施?首先他让我们这样来观察布施。“若施彼已,则是我有”,通常我们会说:我有钱,我有什么,有什么。其实你把钱抓在手上,不一定是真正地拥有。佛经里叫“五不坚之财”。哪五个呢?有水火的。如果有水火的灾害,你的财产会损失吧?有盗贼的,盗贼有份,小偷上你家去偷,现在还可以在网上作案,所以是盗贼的;还有呢,是国王的。国王是指国家,以现在来说,如果发生金融危机,货币贬值,那你手上的钱,相当于被国家拿走了。还有可能是我们亲戚朋友的,因为如果你有钱,有些亲戚朋友可能会惦记你的钱,想办法来借,对吧?借了以后再想办法不还、少还。所以你拥有的钱,其实是这五个方面共同拥有,所以是五不坚之财,不是坚固的。

“余家中者,非是我有”,“已施者坚,余者不坚”,看到了吗?钱啊,布施出去才是坚固的。为什么?布施出去就有布施的善业力量,这个善业的力量很大,佛经里有一个偈子:“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里讲的业,包括恶业,也包括善业。所以如果你有布施的善业,这个善业经过很长的时间(百千劫的时间非常长),它的力量也不会消失,果报还会落在你的身上。

“已施后乐,余者现乐”。这段经文太精彩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把钱、把财物布施出去,这种乐是什么呢?是未来的乐。相当于把你们的快乐存在银行,是你们未来的希望、未来所拥有的乐。“余者现乐”,留在你手上的钱呢,是现在的乐。姑且说是现乐,其实还不一定呢。“已施不护,余者守护”,如果你把钱布施出去以后,你不用再为这些钱操心——怎么守护它,怎么让它增值,怎么让它不受损失....。但是留在家里的呢,你就得操心了。

“若已施者,非爱所缚,余者增爱”,已经布施出去的,由于这种布施的行为,我们就不会被贪爱这根绳子捆住,而留在自己手上的钱呢,会增长贪爱心,而且这种贪爱增长到一个程度会很可怕。过去的一年,党和政府反腐,在反腐中,我们看到有一些人对钱财很贪爱,以至于使他们敢违纪犯法。还有一些人的贪爱增长到一个可怕的地步——钱变成了他的“宗教”,恨不得晚上睡觉都搂着钱。

“若已施者,非我所心,余者我有。” 这句话有很深的佛理。我们众生有两种执著:我执,我所执。你们现在在柏林寺,如果家里给你打一个电话,说你非常喜欢的一个茶杯被家里的人摔碎了,你马上会心痛。所以杯子虽然在家里,但是其实是在你心里。这就叫我所执。我们拥有的一切都属于我所执,所以如果布施出去呢,就没有我所执的对象了。

“已施无怖,余者怖畏”。布施出去的东西你不用害怕它被人抢走,但你拥有的东西你就会有害怕。

“若已施者,是道基柱,余是魔柱。”如果布施出去,然后把这个功德回向佛道、回向无上正等正觉,那就是道的基础和柱子。

“已施无尽,余者有尽。”你布施出去的钱,它是一种功德力。这种功德力,会给你未来的生命,带来无尽的影响,带来无穷的正能量。也许你帮助过一个人一百块钱,你无意之中做了这么一件事,而这个人又在某一个时间、空间的流转中帮助了别人...这么一个布施行为,给你自己带来无穷的善缘,甚至改变命运。这种故事很多啊。

“生意经”

创造财富呢,应该着眼于救苦。那些真正拥有财富的长者,往往是最能救苦的人。他们有救苦之德,就是他们能够解决和满足众生的某一类、某一种需求,所以才会富有。这在互联网时代,很多软件的发明就是这样的。所以这里讲的救苦,包括世间法,也包括了出世间法。这样来看的话,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应该是佛、是观世音菩萨,因为他们有无边的慈悲心。

佛经里对佛有一个比喻,叫大商主,就是这个意思,佛是最富有的。所以行菩萨道的人,要有这样的一种财富观——怎么样得到财富呢?从帮助众生、帮助别人、帮助社会,从解决某一类需求入手去创造财富,同时不断地把财富用来继续帮助众生,那你就是一个富有的人。这就涉及到我们要改变我们的习惯。我们的习惯可能只关注自己的苦、自己的需求,那么一个富有的人、一个能创造财富的人,他应该善于发现和关照社会和大众的需求、大众潜在的苦、潜在的问题。同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方法(包括技术)。假如你们现在能发明一样东西,这个东西一打开,天上的雾霾马上消失(当然不要带来其他的副作用),起码在中国你马上会成为首富。因为雾霾是我们很大一个苦。

所以说如果你们想富有的话呢,首先要训练自己善于对众生的需求、对身边人的需求、对别人的苦,保持一种关注和敏锐。你有这个习惯吗?你的习惯是第一念看自己,还是第一念关注别人?也许第一念就关注别人还做不到,还有第二个选择:第一念关注自己的苦,然后推己及人,第二念关注别人也可以啊。儒家讲推己及人,儒家的教学是从一个人天乘的角度讲;那么佛陀的教法也讲自利利他,也是推己及人。当你的境界到达一个高度的时候,就能做到完全无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天天看别人有什么苦,怎么帮助别人解决苦,那就是大菩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明海法师文章列表

绝症富翁的三帖药

有一个富翁得了绝症,他觉得自己将不久人世,心中很难...

最简单的施食法:六字大明咒施食

丹真绒布上师餐前必做上供下施。下施时,念诵观音菩萨...

最殊胜、最有效果的供养

一直以来有善士发短信、邮件和打电话表示愿意供养我,...

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记得是在八九岁的时候,读过一个日本民间故事《戴斗笠...

两个人同时布施,为何差别那么大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 这个是...

卸下你沉重的包袱吧

出生的时候,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天真无邪,我们开心快...

善用金钱

财富必须被善加利用,以便增进你和他人的福利。假如一...

得了什么享用,先供养

我今天就讲一个字横,横就是不顺当,我们怎么把横顺当...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修学佛法的人,解要圆,行要方

何谓圆呢?就是圆融无碍。因为佛法竖穷三界,横遍十方...

是否每天应多念佛号来调伏烦恼

问: 师父慈悲,在蕅益大师念佛开示那个里面,他好像...

喝茶的十个益处

唐代刘贞亮把饮茶的益处表述为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图解

我们在学习师父一部开示的时候,最好将师父所讲的大纲...

【佛教词典】土地堂

(杂名)土地神及护法神之堂也。设于佛殿之东边。见象...

【佛教词典】青州百问

全一卷。宋代曹洞宗僧一辩(又称一辨,1081~1149)问...

要去净土,何必带死老鼠

气味相投 有一种鸟,在这天地间什么甜蜜的水果、芬芳的...

圣严法师《禅是什么》

有人认为禅与净土截然不同,其实,二者并无冲突。此在...

末法最后住世一百年的佛经

佛教的法运分三期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

折伏现行的烦恼,化解心中千千结

所谓把佛号念好,折伏现行烦恼。不只是说你在风平浪静...

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无门慧开禅师有一首偈,开头两句是:春有百花秋有月,...

在家弟子如何过上安乐的生活

过好生活、获得「现法安乐」,首先须有四种具足: 第一...

佛知佛见无他,众生现前一念心性而已

知佛见无他,众生现前一念心性而已。现前一念心性,本...

【佛学漫画】生命底层的代码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编写生命的代码,这些身体、语言以及...

浅议如何集中精神

现代人在生活中,时常感觉无法集中精神,以致工作学习...

千锤百炼,身心皆益

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则心身...

泰国佛牌与古曼童是否可信

问: 请问在西安目前卖得很火的泰国佛牌,古曼童等说...

作茧自缚的人生

【原文】 蚕之作茧也,左之右之,上之下之,尽吐腹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