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禅是什么》

圣严法师  2010/10/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人认为‘禅’与‘净土’截然不同,其实,二者并无冲突。此在古来诸师们,已多有说明。念佛人临终时能一心不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是定力加上佛的愿力。禅修者,若能明心见性,心净则所居国土亦净。因此,禅与净土没有绝对分开的必要,我不仅教人用禅的修行方法,同时也鼓励人们念佛。

‘禅’是什么?

(一)禅是安定、平稳、和乐的生活方式人经常生活在不安定的心态及环境中,因为心不安定,所以我们的生活言行很不平稳,导致自己和别人之间缺乏和乐的气氛。所谓‘和’,即彼此关怀、互相照顾的意思。

我们自己若能前念与后念、过去和现在没有冲突,与人相处又能相互关怀,生活怎么会不快乐?

(二)禅为开朗、宽大、涵容的生活智慧

我们与人相处,最不愉快的事就是心不开朗。所谓‘不开朗’,又名‘闭锁’,是将自己与他人隔开,而不能有所沟通。闭锁的原因,是为了保护自己、求得自身安全,以免与他人来往时受到损失及伤害。其实,越闭锁就越不能和人沟通,对自己的损失越大。唯有开朗的心胸,才能使人左右逢源、愉快顺利。

很少人愿意宽恕别人,反而容易宽恕自己;也就是说,自己不能对别人慈悲、接受别人。心量越是狭小的人,越放不下自己,也舍不得奉献自己,这种人心里最痛苦,他没有朋友,也不会得到帮助,纵使有人想帮助他,他也会害怕。而禅修,能帮助我们打开心胸,容纳所有的人与所有的事,就像大海一样,能收纳所有的一切,无论大鱼、小鱼,甚至有毒的鱼。大海不会拒绝任何一种生物的生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参禅与念佛有何区别

问: 参禅与念佛有何区别? 绍云老和尚答: 现在有些学...

明月之心不可无

有一个老和尚到了垂暮之年,决定把衣钵传给弟子,无奈...

星云大师《如何坐禅》

一. 如何坐禅? 一般人大都以为禅的修练,一定要如老...

逃离复杂,奔向简单的人生

生命驰速,人生苦短。生命脆弱,无法负重太多。人生易...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

现在我们在参学方面来讲,总要以规矩法则为尊。常住上...

达摩大师四行观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逞强好胜,终非道人资格

参禅人,只顾真参,只忙努力工夫,打失时,用头触柱,...

丛林参学中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中国大陆的...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圣严法师:关于自杀的问答

问:自杀到底算不算杀生? 答:算。用自己的意志、自...

圣严法师《如何用禅解决问题》

生活在现代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比过去更频繁...

圣严法师:老化是自然现象

一般人以为「生」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其实「生」是一...

禅师是如何用功的

有人问大珠慧海禅师是怎么用功的,他答道:饥来吃饭困...

【佛教词典】从心流出

谓由大日如来心中流出眷属诸尊。此诸尊皆由大日如来之...

【佛教词典】鹄林

(杂名)娑罗双树林谓之鹤林。一转而为鹄林。四教仪一...

人生有无量的可能性

所以蕅益大师他讲一个观念很不错,他说没有实体,你要...

若能放下,即时解脱

最近看到苏轼的一首词《行香子述怀》,词云: 清夜无尘...

以忍来圆满人生

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哪,都是海阔...

这四种行业的罪业无量无边

【善男子。譬如有人压油为业。一一麻粒皆有虫生。以轮...

临终关头念佛最要紧,切莫搬动哭泣误大事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者。病人将终之时,正是...

如何分辨魔障与业障

魔障与业障,如何分辨呢? 第一、如果某些异常状况忽然...

业难尽情难空,求生极乐得解脱

在《文昌帝君阴骘文》中,文昌帝君自述,由于他遇佛得...

纵遇善知识,遇而不识,当面错过

纵遇善知识,但以耳为目,遇而不识,当面错过。 这个也...

灭除人我对待

马祖道一禅师有一次在打坐时,忍不住朝佛像身上唾了一...

这样去观想才能减少痛苦

佛教导说:要经常思惟,现在我们生存的现实和周围环境...

楞严咒是每个佛弟子必诵之咒

楞严咒被称为佛经咒中之王,虔诚称念,功效感应殊胜。...

是爱,还是交易?

若时不随顺,则都无所爱,尔时起贪爱,唯同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