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灭除人我对待

2012/05/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马祖道一禅师有一次在打坐时,忍不住朝佛像身上唾了一口痰,侍者见了都不以为然,急忙问道:「老师!你为什么要把痰吐在佛像上面呢?」

道一禅师立刻咳嗽了两声,反问侍者道:「虚空之中,到处都有法身,我现在还要吐痰,你告诉我,我的痰往哪里吐呢?」

侍者茫然不知。

又有一次,道一禅师用很不高兴的样子朝虚空吐了一口痰。

侍者又很不解地问道:「老师!方才吐痰为什么要生气呢?」

马祖禅师解释道:「我在这里打坐,虚空之中,山河大地森罗万象都显现在眼前,叫人觉得厌烦,所以我就忍不住要唾痰。」

侍者不解道:「那一切都是修证的瑞相,可以说是好事,老师为什么要厌烦呢?」

马祖道:「就你来说固然是好事,可是对我而言却是很讨厌!」

侍者茫然不解地问道:「这是什么境界?」

马祖答道:「菩萨境界!」

侍者皱起眉头,摇摇头,表示不懂,说道:「这种境界真令人难以懂得。」

马祖道:「因为你是人,不是菩萨。」

侍者问道:「菩萨不是名为觉有情吗?」

马祖终于呵斥道:「因为你是一个拘谨不觉的傻瓜,怎能称做觉有情?」

在马祖道一禅师的呵斥下,侍者终于有所体悟了。

一般人尊敬佛像,其实并没有认识佛,因为佛的法身遍满虚空、充实法界,马祖虽将痰吐在佛像身上,这表示他已经认识诸佛的法身,已经无处不遍、无处不在了。

一般人禅坐的时候,大都欢喜见到瑞相,以增加信心,而马祖讨厌所见,这正表示灭除宇宙间的差别现象而归于平等,灭除人我对待而归于统一,侍者拘于俗见,难怪要被斥为不觉的傻瓜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俱生我执及其伏断方法

分别我执是由现生的串习而来的,这个俱生就是,不是现...

修行禅定,保持呼吸的畅通是关键

我每次讲呼吸的时候都讲到,呼吸就是我们生命的源泉。...

「布施妻儿和头目脑髓」是怎么回事

问: 请问师父,佛经中提到的布施妻儿和头目脑髓是怎么...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往生篇)

一个人临命终的时候提起佛号,你也提起佛号,他也提起...

坐禅就能开悟吗

我们要学证到空性、实相般若,离不开文字。就是要多闻...

镜子老师

徒弟擦一面镜子,边擦边说:这镜子可真是贱货,几十元...

【推荐】吃饭也是一件需要认真对待的事

有一位日本禅师,日日修行,也没什么别的嗜好,唯独喜...

南岳怀让禅师

气概冲天,心虚没量。揽曹溪水,兴波作浪。睡着马驹,...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面对无理的流言与诽谤应该如何应对

世间上的事,没有一件是容易的。想成功一件事,不知经...

吃沙而亡的比丘

《百缘经》中的故事──佛在世时,舍卫城中有一位婆罗...

以德报怨的国王

佛陀时代有一段故事――佛陀来到舍卫国的只园精舍,摩...

印光大师在报国寺闭关的故事

面对佛教衰微、人伦败坏,天灾人祸频繁,人民水深火热...

【佛教词典】降神

(术语)如来之宿于母胎也。无量寿经上曰:舍彼天宫,...

【佛教词典】三种无倒记别

【三种无倒记别】 p0204 瑜伽九十四卷一页云:于一切触...

五种布施能迅速得福和改命

修行的成功,须从大悲心中入手。而悲田应以布施为首。...

《楞严经》的三个重点

《楞严经》前三卷半的经文当中,有三个主题是它的重点...

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

佛法对人生的解释,是从因缘的角度来解读人生的,说诸...

度化众生,要有缘才行

佛陀时代的城东老母是释迦牟尼佛之邻居,佛祖虽是无缘...

星云大师《心理的病态》

每个人都有生病的时候,身体有病,就要医生给看。我们...

【推荐】哪怕有功德,也不要去争功

人有功德要藏起来,而且要把功德给别人,千万不要去争...

念佛方能消宿业,竭诚自可转凡心

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 前面是讲因地的随顺,...

抑制我们的怒气

从前有位富有的寡妇,在社交圈内以乐善好施闻名,她有...

分段生死对我们的修行障碍太大了

我们要有一个观念:在诸位心中,你现在的念头多分来说...

略记一代高僧明学长老的慈悲与智慧

明学长老德高望重,慈悲为怀,平易近人,心胸宽大,大...

面对被伤害时的态度

有光明就有黑暗,有正义就有邪恶。 曾经,佛陀也遇到迫...

圣严法师《不要发空愿》

我们常常听人许愿说:我希望、我想要、我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