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善用金钱

2011/05/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财富必须被善加利用,以便增进你和他人的福利。假如一个人终其一生依恋财富,不对国家、朋友和信仰尽义务,他的生活将充满忧虑和空虚。最后,当离开世界的时间来临时,他才会明了他尚未充分使用他的财富。没有人,包括他自己,会从拚命积蓄的财富中得到任何益处。

释尊曾劝告我们避免愚蠢地累积财产,却不试着去改善生活品质和他人的幸福。“当你死时财产会留下来,你的亲友会送你到你的墓地。但是,只有你在世间的所作所为会跟着你到墓地下。”

人有从善及作恶的本质存在,无论如何,人们会为了隐藏他不诚实、不道德的行为而去扭曲事实的真相,甚至欺骗他人。但是,当我们做了错事时,最好还是承认自己犯的过错。否则,人们将一辈子背负这条锁链。即使是墨索里尼和希特勒让他人承受痛苦时,他们仍然坚持其动机是善的。当雌老虎叨个婴孩去喂它的小老虎时,它也是有这种想法。假如你想要得到真正的快乐,你必须检讨你行为的动机,确信本身的动机并非出于自私,而是为了人类的福祉。因此,现在是重新检讨我们所拥有的价值观的时机。

或许下面某位不知名作者的诗作,能让我们更了解金钱的价值:

金钱能够买到什么?

买得到床铺,却买不到安眠。

买得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

买得到食物,却买不到食欲。

买得到衣饰,却买不到美丽。

买得到房屋,却买不到家。

买得到药,却买不到健康。

买得到奢华,却买不到舒适。

买得到享乐,却买不到快乐。

买得到宗教,却买不到济世的精神。

不要说这属于你的,那属于我的,而是说,我们暂时拥有。

或许,如此我们才不会为了消逝的荣耀而感到遗憾。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果认为未来比较重要,那你应该学吃亏

我记得忏公师父在私底下对我们弘法的法师开示,他经常...

内心的充实才是真正的富有

总结我的前半段人生,从大学毕业开始,我的前半段人生...

做一片茶叶

抓一把茶叶丢进壶里,从壶口流出了金黄色的液体,喝茶...

不要以为建庙功德很大,功德大是因为有人修道

人们做着种种苦力,才能够造一个房子。所以建庙造伽蓝...

外财布施与内财布施

我们要知道,财布施有两种,一种是外财布施,一种是内...

如何才算有正知正见的布施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想...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富翁穷子喻

一切有情众生皆是佛子,具有佛性并且皆可成佛,然而有...

好的人品是无价的,是金钱买不到的

1982年,美国印第安纳州阿历山德亚市的比尔先生喜得贵...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无力救度菜场的许多物命,该怎么办

问: 在菜场面对许多物命,自己无力救度,当如何处置?...

不管发生什么事,莫向外求

整个一心三观有三个重点:第一个,内观,就是安住清净...

【推荐】因地时有菩提心的摄持,所以每个法都坚固

我们以前没有发菩提心,是活在个人的欲望中。我们为什...

向观音菩萨求子是如何应的

问: 恳请师父解惑,我理解:此心作观音菩萨,此心是观...

【佛教词典】灵隐寺

位于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山麓飞来峰前。又称灵鹫寺。东晋...

【佛教词典】二种施八相差别

【二种施八相差别】 p0040   瑜伽十五卷一页云:又有...

改变自己的九条建议

一、不沉湎于过去,只活当下 电影《功夫熊猫1》中一句...

北魏高僧昙鸾大师

在佛教史上,有一位号称菩萨皇帝的这么一位君主,就是...

【推荐】富人和穷人不能只比物质,还要比幸福感

1960年,美国因贫富差距悬殊,产生许多社会矛盾。穷人...

不淫戒的功德与淫欲的过失

《佛说不淫戒经》白话译文: 何谓不淫戒呢?守持不淫...

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安详示寂

2014年11月16日(甲午闰九月廿四)清晨4时51分,香港佛教...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如何产生的

问: 尊敬的师父您好,现如今人与人之间有好多矛盾,...

「生处转熟,熟处转生」怎样理解

问: 修行就是要生处转熟、熟处转生,这句话要怎样去...

梦参老和尚《我在哪里》

朱建民校长致辞: 老和尚、仁隐董事长、修慈董事长、...

比丘度化阿恕伽王建塔因缘

阿恕伽王(又称阿育王)是一位暴虐无道、嗔怒好杀的君王...

正念不足,内心就会生起邪念

世间上有邪与正两种力量,若邪不胜正,为什么我们内心...

常熬夜者应多吃胡萝卜

常熬夜会使身体的正常节律性发生紊乱,对视力、肠胃及...

念佛一法对在家人最为亲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