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果认为未来比较重要,那你应该学吃亏

净界法师  2016/09/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果认为未来比较重要,那你应该学吃亏

我记得忏公师父在私底下对我们弘法的法师开示,他经常讲一个观念。他说一个菩萨行菩萨道,有三个条件很重要:第一个,你要有解门的功德,你要有智慧。你不能什么都不想学,很愚痴,那没办法。第二个,你要有行门的功德。你每天要有自己的定课,来调伏自己的烦恼。第三个,就是性格,要有好的性格。忏公师父说,解门、行门、性格,这当中性格最为重要。他说一个人性格不好,天大的解门、天大的行门统统没有用。什么性格呢?就是我们一个菩萨要培养一种老实敦厚的性格。什么叫老实敦厚?忏公师父解释说,简单地讲就只有三个字:学吃亏!

我们一般人的想法喜欢占便宜,就是,我付出的少,但是我希望得到的多。但是你在行菩萨道,这种想法对你来说那你就没办法行菩萨道。你应该是希望付出的多,但是相对回馈的少。这才是一种正常的菩萨心态。我们把这两种心态、这个观念讲清楚了。其实很多事情道理参透了,你就容易做,勉强也没有用。

我们的生命是由业力变现出来的。为什么有生命?为什么有五蕴身心呢?不是上帝创造的,是我们内心当中阿赖耶识有这个业力,就创造了安乐的果报跟痛苦的果报。诸位你想想看,你一生当中都很平顺,你对家庭付出的很少,对国家付出的很少,但是你得到了很多。你觉得这件事好不好?你付出了一分,得到了十分,那么这个差额的九分哪里来的?你想想看。那是耗损你过去的善业嘛。你占便宜了,其实你在损福报嘛,你前生的善业就在每一次占便宜当中耗损掉了。相反的,你付出十分,结果你得到一分,也是有九分的差额。那你是在积集资粮,你在消除你的罪障。

当然,你认为现在很重要,那你就很难学吃亏了。如果你认为未来比较重要,那你应该学吃亏。因为你学吃亏,你这个生命每一天在积集资粮,你一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你说我不一定有一个美好的现在,但是我肯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为什么?因为我付出的多,得到的少,那么那些功德就存起来嘛。所以有很多观念你要把它参透,你就很自然地去做,哦,原来吃亏是对的。因为我吃亏,我在积集我的能量,我占便宜是在耗损我的能量。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一个菩萨“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因为菩萨是着眼在未来。我们一再讲到,菩萨的生命观,是为了创造未来而活的。诸位,你有没有想到你为什么而活?我们不是为现在而活,你要是为现在而活,你很难行菩萨道。你就是斤斤计较,这十条戒你大概能够持的没几条。我的生命是为了创造美好的未来而活的,所以你可以牺牲现在。这个就是整个菩萨道的精神,就是学吃亏,待人处事尽量学吃亏,“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这样子你就不容易自赞毁他。

我们看总结:“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身为一个菩萨,不能培养一种学吃亏的美好德行,反而处处地宣扬自己的功德,隐藏他人的好事,处处要跟人家争执,处处要占便宜,乃至于使令他人受毁,乃至于因为这样子伤害了彼此间的和气,这个时候菩萨就犯了波罗夷罪。菩萨的功德就因为这样得到很大的折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梦参老和尚:法布施为一切布施之首

法布施为一切布施之首。 说我也不能讲经,不会说法,...

只要肯布施,就会有好的果报

《大智度论》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是关于一个贫穷...

外财布施与内财布施

我们要知道,财布施有两种,一种是外财布施,一种是内...

什么样的菩萨有资格称作「乐行惠施」

云何菩萨乐行惠施?若诸菩萨于一切施都无欲乐。 什么样...

【推荐】每天投五毛钱作救人基金

四十多年前,我出家时就一直在想,佛陀出生在人间是为...

何不为自己积点福

我有位朋友在昆明的钱局街做了几年服装,店小乾坤大,...

真正明智的富贵之人

有一天,波斯匿王前往佛陀所在的精舍,顶礼佛陀之后向...

最上等的供养

佛陀游化到一座城中,城主听到释迦牟尼佛入城,知道佛...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心律法师:既为夫妻,就当珍惜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夫妻,则是家庭的基本构成部分。人...

净界法师:十念必生愿

我们看第十八愿的:十念必生。前面的消除灾障、增长福...

【推荐】人为什么会发脾气,原因在哪里?

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发脾气,但是我们还是发脾气,控制...

【推荐】你怎么知道你师父是菩萨示现

诸位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只要你的师父还在,你不要说...

【佛教词典】一即十

一,表示唯一、单一、个体;十,指多数或满数、整体。...

【佛教词典】二锁

【二锁】 p0021   瑜伽三十卷十五页云:又有二锁。一...

念佛是愚人所为吗

【原文】 或问:妙喜云愚人终日掐数珠求净业,念佛果愚...

虐待老人的现世报

大嫂的姥姥(以下简称姥姥)出生在河北省安国县,家里...

星云大师智慧语录

1.就贫富而论,有钱的人,虽然衣食无缺,华盖重裘,但...

龙树菩萨:赞法界颂

归命十方佛  法身及报化 愿共诸众生  速成法界性 ...

「心」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应如何认识这个心,有没有这个心?在《楞严经》的...

修行人要放下这六种畏惧

在修行人中,许多人由于各种畏惧心理,反而被障碍的寸...

爱,就是惜

数十年来,走访世界各地,常听人歌颂「爱」的伟大,并...

宁可活得很快乐,不要赢得很痛苦

阿赖耶识就是三界九地、二十五有统统去过,哪一个人都...

天台宗的判教为何受到历代修学者的重视

在中国佛教一千五百年历史当中,影响佛教最深也最受欢...

肉食百害而无一益

1.动物被宰杀时,极端的恐惧、痛苦、愤恨、挣扎,使其...

消业障是要忏悔皈依发愿,而不是苦行

什么叫无益苦行?外道是这样想的,他认为说,我们每个...

慧律法师《楞严经重点提示》

请合掌,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