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天台宗的判教为何受到历代修学者的重视

净界法师  2019/02/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天台宗的判教为何受到历代修学者的重视

在中国佛教一千五百年历史当中,影响佛教最深也最受欢迎的,就是天台宗的判教。为什么天台宗的判教受到中国历代修学者的重视呢?我个人觉得有三个主要的原因:

第一个,就是它精准的条理化。

智者大师用三种条理来整理佛陀一代时教。第一,他从教理的浅深次第。开出了藏、通、别、圆,让你知道佛陀的教法,从浅深来说是可以做四种归纳。

第二,从佛陀的表达方式。同样一个道理,佛陀可以直接地表达,也可以婉转地表达,开出了顿、渐、秘密、不定。佛陀说法的方式也是个关键。

第三,佛陀说法的时机。佛陀为什么这个时候说这个法、那个时候说那个法,它前后的次第,就是五时的判释。

智者大师从佛陀的教法当中建立了三种条理,从说法的浅深、说法的方式、跟说法的时机建立一个立体的空间。我们从智者大师的三种条理可以隐约地知道,佛陀说法是有轨则跟章法的,在这三种轨则当中,个人的定位在哪里,你很快就知道你应该怎么走了。这是智者大师判教的第一个特点,精准地掌控了佛陀的三大条理。

第二个,就是它的生活化。

有些教法的修学偏重在静中修,就是在佛堂可以修学,但是离开佛堂就不一定能用得上功。但智者大师他的判教、他的教观,能够让你把佛堂的修学跟日常生活的历练完整地结合在一起,他能够把坐中修跟历缘对境修做一个整合。

我们看了天台教观就知道,这是它高明的地方。因为我们一天当中在佛堂的时间少,在佛堂以外跟六尘接触的这些人事历练的时间多,所以怎样把佛堂内跟佛堂外做一个整合,就变成关键了。能够把高深微妙的佛法跟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是它第二个特点。

第三个特点,把佛法简单化。

他认为,所有的法门,只要抓住一个核心思想就好了,就是你一念明了的心。你跟外境接触时当下是什么心态,很关键!天台宗是历代的祖师当中唯一提出观心法门的。它认为外境太广、佛法太高,但是心是你最能掌控的。

天台的教观,它具足三大特色:条理化、生活化、简单化,所以在智者大师判教以后,经过一千五百多年历久不衰。

我们今天寿命有限,佛法无穷,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把佛法读过一遍。但是如果我们学习了天台教观的判教轨则,就能够整理出一套佛陀说法的章法,我们可以让佛陀的功德重新出现。即便你生长在末法时代,也等同于正法时代。

如果懂得天台宗这个系统的操作,你可以让佛陀还原,就像是跟佛陀出世一样,可以挽救末法时代有法无人的过失。你不太需要什么善知识了,这条路前面应该怎么走,哪一个地方要转弯,哪一个地方可以休息,哪一个地方应该要怎么样,你都清清楚楚。可以自利,也可以用这一套系统来引导别人修学。

我们不可能把所有佛法都学过,但是我们可以掌握佛法的轨则,就是我们学的天台教观的判教。你掌握这个轨则,很快就能知道你现在遇到障碍应该怎么办。是直接冲过去,还是退下来,然后再转个弯,它有很多的善巧。也就是说,我们学习天台教观,可以让自己清楚地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法。

《天台教观纲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修行将近二十年,至今还是毛病多多

问: 弟子修行将近二十年,至今还是毛病多多,是否业障...

佛学常见辞汇(十画)

【乘】 运载之义,是譬喻佛法如渡船,能把众生从生死...

出家人吃饭为什么用钵

钵,又称钵多罗、钵和兰等,是出家人常持道具之一,一...

圣严法师《佛子能拜鬼神吗?》

我们中国人信佛,大部份是神佛不分的,其实那些神佛不...

你真的信佛吗

现在,信佛的人越来越多了起来,在中国这个有着古老传...

小乘跟大乘空义的差别

小乘的空义跟大乘的空义,有什么差别呢? 小乘的空义,...

初机学佛决疑

客:我没有时间看经听讲,请用速效的方法,答复几个问...

【推荐】慧律法师谈正法

一个道场如果没有正法,就如同一个人只有躯壳没有灵魂...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何谓「等觉」、「妙觉」

我们看等觉菩萨。 等觉亦名一生补处。谓所证觉体与佛相...

高洁尊严人天师,如来亲子不自弃

做出家人!我常常说高洁尊严人天师,如来亲子不自弃。...

吃肉把尸体和绝症一起吃下去

随着科技发展、生活水准提升,许多文明病也应运而生。...

包容才能成就美满人生

林则徐有句名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

【佛教词典】异部

指不同之宗派。如佛教中之种种宗派、学说。异部宗轮论...

【佛教词典】印纸

(一)禅林以小纸片,朱印其寺号,称为印纸。[禅林象器...

天人的小五衰和大五衰

天人主要是指欲界天,当然也包括色界天,这些天人他在...

黄帝与牧童

《庄子》中有一篇文章,其中一段是叙述黄帝问路的故事...

佛经中开示不邪淫的功德

1.尔时佛告诸比丘:「于此众中,我不见一法修行已、多...

不要贪恋世间生灭的福报

过去,波斯匿王每次到祇洹精舍聆听佛陀开示时,必先脱...

八种食物让你远离癌症

1)茄子:霜打的茄子是好药 中药许多方剂及民间验方中...

修行人怎可把这个色壳子看得这么重

在云门寺方丈室后之假石山上,种了不少奇花异草。假石...

鱼王悲心救饥民

久远之前,有一群贫穷困苦的人,一心向佛,也发心布施...

俗人入寺作出家因缘

原文: 且初入寺,背僧取异,云何得作出家因缘?经云:...

死后的去向与临终处理的关系极大

实例一: 有一天,朋友打电话来要我去助念。我进门之后...

若能忍辱不起瞋心,最终还是自己受益

世间众生同父母, 我如男女行孝养; 被他打骂不瞋嫌,...

《梵网经》和《优婆塞戒经》的菩萨戒有区别吗

问: 请问师父,《梵网经》菩萨戒和《优婆塞戒经》菩...

浅谈忍辱

每一个佛教徒都知道忍辱是菩萨修行六波罗密多即六度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