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卸下你沉重的包袱吧

2013/06/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卸下你沉重的包袱吧

出生的时候,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天真无邪,我们开心快乐。年复一年,随着我们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们却越来越不知道快乐是什么滋味了。我们被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欲望折磨着,喘不过气来;我们无止境地追求着金钱与财富,永不满足;我们想让自己过上好日子,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生活,对于我们来说,不再是一种乐趣和享受,早已变成了一种无奈和折磨。

其实,追求再多,拥有再多,每天也不过是日食三餐,夜宿七尺。房子再大也只能睡一张床,钱再多也只是一日三餐。钱只要能够解决个人的生活所需就够了。这个道理著名科学家诺贝尔早早便告诉我们了。

在很多人的眼里,诺贝尔仅仅是一位科学家,其实大家错了,他不仅是位科学家,还是位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据称,他的财产累计达30亿瑞典币。虽然拥有这么多钱,但是诺贝尔却从未把金钱看得过于重要,当他母亲去世时,他将母亲留给他的遗产全部捐献给了慈善机构,只留下了母亲的照片,以作为永久的纪念。他说:“金钱这东西,只要能够解决个人的生活就够了,若是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才的祸害。有儿女的人,父母只要留给他们教育费用就行了,如果给予除教育费用以外的多余财产,那就是鼓励懒惰,那会使下一代不能发展个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聪明才干。”

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诺贝尔不顾别人的反对,毅然在遗嘱中把全部的财产作为一笔基金,每年以其利息作为资金,分配给那些在前一年中对人类作出贡献的人。资金分为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或医学、文学及支持和平等事业这五份,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这便是我们熟知的诺贝尔奖金的由来。每年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除了能得到奖金外,更多的是得到至高无上的荣誉。今天,诺贝尔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令全世界的精英豪杰为之向往。他的名字和人类在科学探索中取得的成就一道,永远地留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册上。

这一切正是因为诺贝尔对待金钱的态度才留下的。人们为了感谢和纪念诺贝尔,从1901年开始,每年在他去世的日子,即12月10日颁发诺贝尔奖。

看了诺贝尔对待金钱的态度及他留下的一切,我们也应该停下来仔细想想,自己以往对待金钱的态度是否正确,如果我们能用淡然的心态去面对金钱和财富,或许我们便会活得轻松一些,不会再去计较它的多少,只要够用就好。

我们允许财富进入我们的生活,但永远不要让它主宰我们的心灵。所以,从今天起,卸下你沉重的包袱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玄奘法师靠什么走出了莫贺延碛

玄奘法师辞别烽火台的守将,一个人走向莫贺延碛,长八...

【推荐】想趋吉避凶,就要调伏欲望

儒家思想认为什么是好人?善于克制自己的欲望,能够启...

与同行们一起赚钱

台湾企业家郭台铭曾接到一笔大订单,就在集团上下摩拳...

欲望永远都不能满足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

白光长老生前教诲:钱太多了对出家人不好

核心提示:2016年10月26日(农历九月二十六日)13时5分...

消除苦的妙方

当旭日东升,窗外的一草一木渐渐明朗,鸟声啁啾,万物...

不要让昨天的伤痛痛悔一生

一位武术大师曾经以一双迅猛无敌的快腿令前来与之切磋...

追求心灵的富足

生命最大的满足就是心灵的富足,人的任何追求都应该以...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像死人一样做功夫

歇下狂心,歇即菩提 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净土法门是三根普被、上下兼收最好的法门

那么我们下面呢,还要回向,为啥呢?现在我将这个祖师...

打开生命宝藏的钥匙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成佛,就...

在寺院上早晚课的方法

对各位来说,现在在柏林寺做早晚课,有很多不适应。特...

【佛教词典】鹿野苑(Mrgadava)

古印度佛教遗址。传为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得道成佛后第...

【佛教词典】什么

(杂语)疑问之辞,如言何也。祖庭事苑一曰:什么当作...

了脱生死超凡入圣才是真命好

那天,和信法师独对坐谈说道,信法师谈到世间一切福泽...

【推荐】佛教的精神与特色

第一章 佛教的特色 第一 佛是人而不是神 遍看全世界各...

阿赖耶识把种子转成果报时,有哪三种差异

前面的一科是讲到阿赖耶识的因相。阿赖耶识的因地,主...

在家居士的三种戒

戒、定、慧三无漏学是学佛的全部内涵,由戒生定,由定...

【推荐】能专念六字大经王,就一切都具足了

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西方净土是法界藏土,念一佛就等...

得病的因缘与疾病出现的相状

【原文】 复次,有三种得病因缘不同:一者、四大五藏增...

出家与在家修行的区别和出家的条件

问: 出家修行与在家修行的区别在何处?若要出家,应...

净土正行,尤以念佛为首

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若人专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

越到晚年,观照智慧就越重要

一般来说初学者要多修止,因为你观慧薄弱。一开始先念...

奶奶虔诚祈求观音菩萨找回被拐孙子

《观音菩萨普门品》大家都看过了,普门品里称观音菩萨...

【推荐】如何修持地藏法门

地藏法门的经典有三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简称...

星云大师《佛教的圆满世界》

第一篇 涅槃寂静 壹前言 长久以来,佛教有许多深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