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赖耶识把种子转成果报时,有哪三种差异

净界法师  2021/09/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赖耶识把种子转成果报时,有哪三种差异

前面的一科是讲到阿赖耶识的因相。阿赖耶识的因地,主要是分别自性缘起,就是我们善恶的业种子。第二个是分别爱非爱缘起,我们心中的爱取烦恼。这两种和合就使令我们在三界六道得果报。

这以下,我们讲到辛三的果相。

又若略说阿赖耶识,用异熟识,一切种子为其自性,能摄三界一切自体、一切趣等。

阿赖耶识等于是整个生命的根源,所以我们讲到阿赖耶识就是“藏”的意思,它含藏无量无边的种子。这个“阿赖耶识”是一个自相,“一切种子”是它的因相。因这个“种子”有成就果报的功能,所以它是一个因相。

这个“异熟”是它的果相。我们讲一下什么叫“异熟识”。这个“熟”就是成熟,它能够使令业力的种子转成果报,就叫作熟。就好像说这个电锅,电锅能够把米煮成饭,所以说这个电锅有成熟米的功能。阿赖耶识亦复如是。它不但保存种子,这个种子在它的保存之下也会慢慢地被它成熟。因缘具足的时候,它能够把这个种子“煮成”成熟的果报,所以阿赖耶识有这个“熟”的功能。

这个“熟”为什么加一个“异”呢?这个“异”的意思,就是有很多的差异。阿赖耶识把种子转成果报的时候,有三种的差异:

第一个,是时间上有差异,所谓“异时而熟”。就是说,你现在虽然持戒、念佛,当然这样的一个业力应该是一个净土的因,但是你现在还是一个人,你不能急,你在积集善业的时候不能马上得果报的。你现在的果报是在酬偿先业。你现在的身心世界可能你不是很满意,但它是你以前的业力表现出来的,你必须把这一部分的因缘结束掉。你今生所修习的这个功德,是来生才能受用的,叫“异时而熟” 。造业跟得果报的时间有前后的差异。

第二个,“异类而熟”。我们在修因的时候,这个业是通三性的,有善、恶、无记三种体性,“因通三性”。但是,“果唯无记”,得果报的时候,这个果报都是无记的。比如说一个人贫穷,或者一个人长得丑陋,这是一种不可乐果报。但是一个人贫穷不是罪,它不是一个恶性,它是无记的。

他可以因为贫穷而努力向上,这个贫穷反而对他是一个修行的增上缘。恶是障道的,恶法是障碍圣道的。所以说我们论果报不能论善恶。这个人卑贱、贫穷,只能够说这是一种痛苦的果报,但是这都不是罪业。只有因地才讲善恶,果报是无记的,所以因到果的时候性质产生变化、产生差异。

第三个,“变异而熟”。这个“变异”是说它的数量。这个种子,以前可能它的因地很小,但是他没有忏悔,反而起邪见,他得果报会很重。那么反过来,他以前虽然造了很大罪业,但是他后来修行以后真实地忏悔,断相续心,这个时候种子的势力也会变小。也就是说,种子转成果报的时候会经过一场的变异,或者你是去随顺、随喜,或者你产生忏悔、对治,这个时候种子的势力会产生变化。

总而言之,我们造了业以后,这个业到果报的过程当中,有时间的变化,有性质的变化,有数量的变化,所以叫作“异熟识”,它有种种的差别因素。这个异熟就是它的一个果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云居山志》上记载的「一粥之缘」公案

云居山就有过这个事情。某某禅师他听说云居山真如寺道...

「索命」的甲鱼

我只有一个堂哥,比我大不了多少,由于他父母死得早,...

佛陀五百世母亲的贫穷果报

过去释迦牟尼佛托钵游化,行经居荷罗国,与众比丘在路...

务实地去面对人生果报

佛法认为过去发生的事情是不能改变的,但是你未来有无...

道业未成,白白吃了常住这么多东西

佛说法四十九年,就是讲的因果,大乘经讲的都是因果。...

存什么心太重要了,这是保持人身的条件

有人曾经问过一位僧人:人的身体为什么是直的,站着走...

十种不善业的果报差别

果报大体有三种,分别为异熟果、等流果和增上果。 异熟...

善良,是我们为自己留下的路标

撒哈拉沙漠,又被称为死亡之海。 进入沙漠者的命运:有...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静心的修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静心地面对世界,面对自己,心就...

闲置的佛经该如何处理

问: 请来的经书该如何摆放?暂时不用的话又该怎么处理...

勿营明日计,当勉后世义

《俱舍论》云:此中寿不定,末十初无量。谓南瞻部洲众...

阿赖耶识的种子有六义

刹那灭俱有,恒随转应知,决定待众缘,唯能引自果。 大...

【佛教词典】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

现存二卷。唐代法照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略称五...

【佛教词典】宝王三昧

(一)超越凡圣,不住于生死、涅槃之无事禅,系一切三昧...

临终十念是十声念佛吗

问: 印光法师十念法,是十口气念佛还是念十声?临终十...

让法宝流通起来

同修们看看这篇文章,流通经书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看到...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杭州灵隐寺内,挂着这样一幅对联: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

你闻过世界上最妙的香吗

有一天,尊者阿难请教佛祖一个问题:在这个世界上,是...

圣严法师《多闻与所知障》

凡人多半眼高手低,能说不能做。聪明人和知识分子尤其...

发菩提心是大乘修行的必要条件

在这个修行波罗蜜的过程当中,常恒地不忘失菩提心。就...

【推荐】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

广植净莲养身心。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 唐...

现代社会应如何教育子女

佛陀在《善生经》里,规定父母当以五事养育子女。 父母...

为何开始信净土,知识学多了,反而起疑

问: 弟子修学净土法门有一段时间了,刚开始很相信,可...

吃啥像啥,肉食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人类为了肉类蛋白的营养价值,吃了大量的肉食。然而当...

净土法门是了生死之大法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为一切上圣下...

修净土人的三种力量

第一个弥陀大愿力,就是佛力不可思议,你对弥陀本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