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他用一根稻草换到了一个庄园

2017/02/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他用一根稻草换到了一个庄园

古时候,有一位很想成为富翁的青年,他到处流浪,寻找成为富翁的方法。几年过去了,他不但没有变为富翁,反而成为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菩萨被他的虔诚感动了,就跟他说:“要成为富翁,很简单,你从此以后要珍惜你遇到的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并且为你遇见的人去着想,布施给他,这样的话,你很快就会成为富翁了。”

青年听后非常地高兴,手舞足蹈地走出了庙门,一不小心在石头上绊了一跤,当他爬起来的时候,手上正好捏着一根稻草。他小心翼翼地听着菩萨的话,珍惜一草一木,拿着稻草就往前走。突然,他听见一个小孩子嚎啕大哭的声音,他就走上去,拿着自己手上的稻草逗孩子玩,孩子非常好奇,就停止了大哭,青年人把这根稻草送给了小孩子,孩子笑起来。孩子的母亲非常感激青年人,送给他三个橘子。

青年人拿着橘子继续赶路,看见一个布商蹲在地上在喘气,他走上前去问道:“先生,你为什么要蹲在这里啊?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这个布商说:“我口渴得连一步都走不动了。”年轻人马上把三个橘子全部送给了布商。这个商人吃完了橘子,精神振奋,为了答谢年轻人,送给他一匹上好的绸缎,青年人拿着绸缎继续往前走。

青年人看见一匹马病倒在地上,骑马的人正在那里一筹莫展,他就跟主人说:“如果你同意,我愿意用这匹布来换你的这匹马。”主人一看马已经不能动了,非常高兴地就答应了。青年人跑到小河边,去提了一桶水给马喝。没想到,才喝了一会儿,马就好起来,马是因为口渴才倒下的。

青年人骑着马继续前进,经过一家大宅院的前面,突然跑出来一个老人家挡住了他,向他请求:“先生,能不能把你的这匹马借给我?”他立即从马上跳下来说: “好,我马上借给你。”老人说:“先生,我是这个大屋子的主人,现在我有紧急的事情要出远门,等我回来还马的时候,我再重重地谢你。如果我没有回来,这个宅院和土地就送给你好了,你暂时先住在这里,等我回来吧。”老人家说完,就匆匆地骑马走了。青年人在那座大宅院里住了下来,等老人家回家,没想到老人家一去不复返,他就成了庄园的主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这个时候,他才领悟到:“我找了多少年做富翁的方法,原来成为富翁就是这么简单:要布施,要慈悲啊。”

人要懂得珍惜别人给你的任何一样东西,你都要善意地去接受;施舍别人,可以得到别人的帮助。

求取财富的路不是靠自己去无尽地索求,而是要懂得珍惜。很多人,当别人给他布施时,他一味地索求,最后断了自己的财富之路。

不贪就是最好的智慧,聚集财富和做人一样,我们聚集人格的过程,那就是一个聚集智慧的过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守财狗

通常静坐是为了训练自己精神集中,洗涤习气,每天若以...

无形的七种财富

世间上的人都希望发财,所谓向钱看已成为社会风气。其...

微小的供养,便能获得巨大的果报

僧如大地,能长养一切善法功德。 《杂譬喻经》中记载:...

贫女变皇后

过去,有一座名山 昼闇山,由于山中有众多贤圣僧众隐...

一把石头换来每一生的富贵

舍卫国中有位富翁,他的夫人为他产下了一个胖嘟嘟的男...

有爱才有财富与成功

一位妇人走到屋外,看见前院坐着三位长着又长又白胡须...

寺院与钱财

钱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尤其是对于出家人和寺院来说...

千辛万苦求佛偈

从前有一位修道人,名字叫做善信。他出生的时候世上已...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宽恕行忍的龙

大海中住着两条龙,一个生性刚直,一个生性慈忍。一日...

印光大师在家往生弟子——丁大定居士

丁大定居士,绍兴上虞人。寓杭州湖墅。家贫而寡,生二...

色欲招病,断欲是药

明朝邝子元,得了心脏病,神经衰弱之症,精神时常恍惚...

画好自己的底线

有一位武术大师隐居于山林中。听到他的名声,人们都千...

【佛教词典】受持过失

【受持过失】 p0728   瑜伽七十九卷十页云:由二因缘...

【佛教词典】缘缚断

(术语)断所缘之缚也。对于自性断而言。所缘境者,五...

职场中与人相处之道

人,无法离开群体而独自生活。每天,在工作和生活中都...

造了很多的罪,临终闻到佛的名号能解脱吗

【长者。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

中山大学80名学生体验出家生活

80中大学生出家清修 中大宗教的多元认识与实践公选课组...

把握因缘广植福田

过去,弗羯罗卫国有一位画师,名为羯那。羯那有个因缘...

口业的四种

佛教把口业分为四种:恶口、两舌、妄语、绮语。 恶口...

印光大师《净土问题84个开示》

1.佛为什么要说净土法门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

今生错失净土,六道劫数长远

以今生的修行,总有点戒定的功夫,也信点因果,也努力...

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上中专时,我们班主任老师长得很丑:一半脸儿白一半脸...

临命终时你如何走出来,这个很关键

同样的烦恼、业障,表现在内心有大乘善根的人,它的势...

心中留一个信念,并为之去追求

从前,一个老盲人带着一个同样双目失明的小徒弟,以拉...

话说得失真

《荀子》说: 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故赠人...

亲见虚老真功夫,方知机辩不是禅

光绪二十七年秋,法忍老人有赴终南之举。先命月霞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