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果普老和尚往生录

2017/03/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果普老和尚往生录

果普老和尚,俗姓郑,浙江常山人。幼时,父母双亡,寄食于叔父家,赖苦力过活,度日艰难。成年,蒙一亲眷引入佛门,后于常山住一小庙欲求出家,然其庙未禁酒肉,一夜,梦大势至菩萨示曰:“此处非汝所居之地,另谋寺院出家”。年四十八,另择一庙剃发。次年,受具足戒。师因不识文字,故专持佛号,归心净土。

年六十九,至庐山东林寺,任香灯等职。普师为人忠厚,寡言笑,常著旧衣默然独行,惟遇有缘之人,劝彼念佛。然寺内道众从未见其张口念诵,上殿亦然,僧值呵问:“上课不念经,在念甚”,师自惭答言:“吾不识字,只会念佛”,虽然,寒暑不懈,无缺席。数年后,因年高迁住老年寮,师即谢却每月单资。

丙申年(二〇一六)冬月,忽染微疾,患疝气,常住遣净人为侍者,照护左右,至医院缝合疝气口。期间,梦大势至菩萨告示:“汝寿已不多,速速念佛”。遂出院,回东林寺,即令侍者将药送走,并嘱知客取出所积衣单费,供养东林常住。邻舍道友来探,为师祈祷:“若寿未尽,愿师病愈,若寿将尽,愿速往生”,师对曰:“日前,大势至菩萨示梦,称吾寿已不多”。此后,体虚力弱,食不下咽,呕秽物,众疑师肠胃有伤,劝请就医,检查无病,返东林,神色黯然。道友鞭策: “势至菩萨令汝出家,今又示汝寿命无多,速念佛”,对曰:“喏,然思念一庙,欲去数日”。知客师与侍者陪同至上饶小庙敕国寺,住四日,供施余财,继返东林。

返程途中,神情异于他日,一路微笑不语。是日下午二时,回僧寮,亦不与人言,惟笑容不歇。仅独坐一椅,持珠念佛,勤恳异常。侍者见其手持檀木珠,遂问:“师父何不用木槵子珠,我闻经言,用木槵子,若求往生诸佛净土,随愿往生”①,师甚为欢喜,令取珠,换木槵子持。晚八点,侍者见师仍坐于椅,似未挪动,惟见手拨念珠锵锵有力,便问:“师父上床念否?”回曰:“不用,汝可回房休息”。次日清晨,侍者见师仍坐椅上,彻夜未眠,惟身倦困乏,急呼:“师父何未上床休息”,师即醒,曰:“不上”。侍者即请知客,抬师卧床。此后,师即不思饮食,神情疲怠,假寐,然似有警觉,轻呼即醒,问之饮食,皆言:“不用”,惟饮少许热汤净水。卧床两日,未见其深睡,每问饮水,先展微笑,随后开目示意。道友见师愈发虚弱,便问:“愿迁至助念堂否?”师用力点头,心无恐惧。

入助念堂,师即不再言语,时而见其面露喜色。诸师相继而至,齐声助念,并以接引佛像令其瞻仰,方丈大安和尚亦至榻前开导策励,师见和尚心甚欢喜,含笑示意,志生净土。期间,堂内护持甚严,只许男众进,禁女众。经一夜一日,助念佛声不断,师乃静听,心随之念,识不昏乱。至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师气息渐微,六时三十五分,于大众念佛声中安然而逝,然面容犹笑。至年七十七。自此,助念继续,三日方歇,入殓,笑容愈甚。

果普老和尚,一世平庸,恬淡无欲,幸蒙菩萨示化,不恋尘劳,不怖生死,犹能自知时至,彻夜念佛,面露喜色而没,想必随佛西归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把佛号跟四十八愿做连结

问: 忆佛念佛和心想佛号相不相同? 净界法师答: 佛号...

能否「带业往生」,该怎样「带」

如果业障不消除,你一事无成。有的人说带业往生;有的...

莲池大师为什么一生崇尚念佛,又勤勤恳恳劝人看教

看莲池大师的一个说法。他说予就是莲池大师自称,他说...

助念不是排山倒海念佛,而是让他内心接受这句佛号

(一)冲击式的念佛效果不好 念佛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临终...

乞丐精进念佛往生

清朝松江一乞丐,未知名姓,住明星桥破屋,日面向市门...

如何将念佛法门渗透到睡眠里

卧时念佛莫开声,鼻息之中好系名。 一枕清风秋万里,半...

往生的最核心利益--阿鞞跋致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

极乐世界有没有小酒和花生米

从前有一位读书人,去拜访老和尚,老和尚随缘转述西方...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罗睺罗尊者-密行第一

人间第一幸福儿 佛陀还没有出家的时候,是迦毘罗卫国...

【佛学漫画】弥勒菩萨上生经

弥勒菩萨的故事——上生兜率天...

居士楷模彭际清

彭际清(1740~1796),名绍升,字允初,号尺木,又号...

最具魅力

有一位女施主,家境非常富裕,不论其财富、地位、能力...

【佛教词典】小劫

梵语 antara-kalpa。指提婆达多受地狱苦报之期间,或指...

【佛教词典】顿写

(仪式)又曰顿经,一日经。于一座疾书法华经也。为追...

星云大师《从佛教各宗各派说到各种修持的方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各位到这里来听佛法,...

听闻了佛法,你必须去修才有用

我们诸位道友,我们现在要是帮助别人,劝化别人也信,...

信愿具足者,则万修万人去

如来知诸众生唯仗自力了脱之难,故于一切法门之外,特...

修心养性二十四要

第一要 [看破世事] 世事若还看不破,身沉苦海怎能出。...

哪怕是独处,也不要去交那些损友

作为一个朋友,一定要讲信誉。那这个信不欺的意思,也...

称佛名号相应为要

称彼如来名者,谓称无碍光如来名也。如彼如来光明智相...

不偷盗得十种功德

《佛说十善业道经》云: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

人能百忍自无忧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脾气粗暴,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有...

佛弟子最好每天都能诵经

佛弟子最好每天都能诵经。好比一个道场,必须天天要有...

莲池大师戒杀文

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怨业,相习...

我为什么选择念佛法门

末学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生于河南的一个小乡村,二〇一...

「娑婆诃」的六种意思

娑婆诃,这是很要紧的。你看大悲咒上有十四个娑婆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