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愚人与智者之区别

2017/05/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愚人与智者之区别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为比丘们开示愚人与智者的差别。佛告诉诸比丘:“愚痴人常犯三种过失,大众应当要远离,是哪三种过失呢?愚痴人对于不该思惟的事情却偏要思惟;不该论说的事情却偏要论说;不能做的事情却偏要修习。

什么是不应当思惟的事情却偏要思念?愚痴的人心中常忆念三件不该想的事,是哪三件事呢?第一,总是嫉妒他人。第二,常对他人的财物和妻女起贪念。第三,心生恶念与妒意,想着:‘他所拥有的一切,如果都属于我,该有多好!’所以,愚痴的人心中所思惟的,都是这些不该想的事情。

什么是不能论说的事情却偏要论说呢?愚痴的人常犯四种口过,常喜欢说妄言、绮语、恶口,以及挑拨离间让彼此失和的言语,这些都是愚人常犯的四种口过。

什么是愚人所做的恶行呢?愚人心中时常起杀生、窃盗、邪淫等恶念,进而造作这些恶行。所以,比丘们!愚者心中常有这三种心念,也习惯于造作这些恶业。”

佛继续说道:“比丘们!智者有三事,所以常念修行,一心向道。是哪三件事情呢?第一,智者思惟着应当思惟之事。第二,论说着当说的言论。第三,力行该做的善行。

什么是智者思惟应当思惟的事情呢?智者心中常思惟三件事:不贪嫉、不瞋恚、不愚痴,常行正见,见到他人的财物,不会生起贪念。由此可知,智者心中只思惟应当思惟的事。

何谓智者谈说应当说的言论呢?有智慧的人能成就四种良善口业:自己不妄语,也不会教唆他人妄语,见他人妄语心不喜乐,智者就是如此善护口业。此外,智者本身不绮语、恶口、两舌外,也不教他人绮语、恶口、两舌,有智慧的人正是如此成就清净口业。

什么是智者所成就的三种身业善行呢?有智慧的人,时时观照行为无所违犯。所以智者不但自己不犯杀业,更不会教唆他人杀生,若见他人杀生心不喜乐。不仅自己不偷盗,也不会教他人偷盗,如果见到他人偷盗心亦不喜乐。自己不邪淫,见到女色也没有淫欲心念生起,更不会教他人邪淫。若见年长妇女,就视同自己的母亲;见到年纪相仿的女子,就当成自己的姐姐;而见到年纪小的女孩,则视为自己的妹妹,以平等心来对待。这就是智者所成就的三种身行。

比丘们!你们应当知道,有智之人对身口意三业,有此三种作为之相。所以,应当舍离愚者三相,片刻不离智者之所念所行,比丘们!应当如是修行!如是学习!” 此时,比丘们听闻佛的开示,皆欢喜奉行佛陀的教诲。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二·三供养品第二十二(六)》

省思:

佛法云:“万里途程,不离初步”,修行从修习“十善法──身不造杀、盗、淫;口不犯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不起贪、瞋、痴”着手,清净身口意,然后渐次入于佛智。正所谓“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若能于二六时中奉行十善,以此为基础,便能步步向上,菩提道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佛教寓言故事系列

旧屋闹鬼 村中有一间古老的旧屋,听说那旧屋常常有恶...

就石磨刀

从前有个贫穷困苦之人,在国王那里做苦役,日久天长身...

佛什么时候说过这么多心灵鸡汤

问: 阿难曾说愿化身石桥,经历风吹雨打,只愿那所爱...

念地藏观音圣号和念弥陀名号有什么区别

问: 念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名号有什么区别...

人类的奇怪之处

弟子问老师:您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 老师答道:...

百喻经·认人为兄喻

经文: 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复多钱财。举世...

让你少走弯路少碰壁的智慧法语

(一) 1.不要在流泪的时候做任何决定,情绪负面的时...

极乐世界有没有小酒和花生米

从前有一位读书人,去拜访老和尚,老和尚随缘转述西方...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以至诚心供佛,获大利益果报

昔日,世尊在负弥城随缘度化。有一天,佛陀告知阿难尊...

瞻礼供养地藏像的感应

【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菩萨名字。或赞叹...

贫人烧衣

做生意的人从本求利投一匹资本下去,希望赚一匹钱回来...

恩爱生悲恼

舍卫国有位很富有的婆罗门,年老得子,但孩子长到六岁...

【佛教词典】狂慧

(杂语)斥散乱之智慧为狂。观音玄义上曰:若定而无慧...

【佛教词典】事理二忏

事忏和理忏。在三种忏悔中,作法忏和取相忏是事忏,无...

德盛者其心和平,德薄者其心刻傲

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 德薄...

只有工夫,不存工夫知见,是名真心

参禅人,由散乱心,参到有心,只有参禅心,无妄想心。...

佛教徒的低碳生活

现在好像很风行低碳,人们在介绍低碳的时候会说你要少...

五度无般若,不能究竟到彼岸

六度者,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要法也。然五度如盲...

星云说偈

序 - 直悟生命的本源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固然造就了繁...

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开始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是真人真事。在报纸上看到,有一...

学佛的人可以练气功吗

问: 学佛的人是否可以练气功? 大安法师答: 学佛的人...

宏海法师:楞严经讲解

(第一讲) 好,各位同修,请大家随着我合掌。 南无楞...

瞎子老鼠

一户人家在搬家的时候,发现杂物堆中有两只老鼠;大家...

念佛诵经有什么好处

我们每个人有眼睛、耳朵、舌头、鼻子、身体、意想等感...

弘一法师的弥陀净土思想初探

弘一大师毕生钻研、探索、整理、流通南山律典籍,处处...

出家人不求名利,但名利自然也会跟着来

出家人不要喜欢衣、食、住充足,若贪享受则容易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