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得遇善师令我们免受沉沦之苦

2017/07/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得遇善师令我们免受沉沦之苦

过去世尊与众多弟子都是靠着双脚,一步一步迈向弘法之路,沿途随缘教化无数。一日正好走到河边,佛陀便请随行弟子取约一拳头大的石头,投入水中,并问弟子:“石头是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入水中呢?”弟子回答:“石头沉入水底。”世尊则说:“石头会沉入水中,是因为没有任何的善因缘故!”

佛陀又取一辟方三尺的石头著于水面上,并与弟子经此石头渡至河的对岸,不仅顺利到岸,石头也没有因为承载众人渡河而沾湿一角,众多弟子见到此景像感到非常奇怪,于是一心恭敬合掌长跪请问佛陀:“是什么缘故,石头可以浮在水面上令人渡河,且不被浸湿呢?”世尊回答:“有善缘故!”弟子接着问:“什么是能让石头成为渡船的因缘呢?”世尊藉此为喻,进一步开示:“得遇善师,可以令我们免受沉沦之苦;若遇恶师,则行诸恶事而无法远离众祸。”世尊以此警示弟子及后世之人,不可不慎。

典故摘自:《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卷第一》

省思:

经云:“善知识者,犹如桥梁,能令超度诸有流故。”《沩山警策》亦云:“亲附善者,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狎习恶者,长恶知见。晓夕造恶,即目交报,殁后沉沦。”修行学佛应当远离恶知识、亲近善知识,否则易落于盲修瞎练,走错路、走远路。唯有对佛法生起正信,依止善知识化导正见,启发清净自性,常行正道,如是坚持依教奉行,一路直趋菩提涅槃道,修行一定能够有所成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身边的善知识

善知识是叫人远离诸恶,奉行诸善的善友,是每个人生活...

星云大师《为教师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今天弟子来到您的座前,特别向您报...

亲近善知识很重要

学习佛法,应当向善知识学习。过去有一头驴子,它的主...

只能观善知识的功德,不要去观他的过失

我们现在来去亲近善知识僧呀,他也是有一些,怎么讲呢...

凡夫性情不定,遇正则正遇邪则邪

不定性者,除正邪外所余有情,遇圣入圣遇邪入邪,名不...

不要让师父哄着学佛

很多出家人苦于众生难度,也有的人不愿意和信众打交道...

有一个明心见性的善知识非常重要

有时候我们听古德说:修行是依法不依人。其实这句话我...

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

有一天,有学僧问慧日法安禅师:如何是和尚为人一句?...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推荐】不要被第二支毒箭所伤

昨晚正在给家里的花花草草重新安置一个小家,只听得客...

水泡花蔓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诸位大家吉祥。我们又在道场白华庵,今...

成功属于有心人

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两个犯人的故事:这两位犯人都是...

向天空扔斧子

一人请教禅师,说有人在背地里捅他刀子,该怎么办?...

【佛教词典】得常委

【得常委】 p0994 瑜伽十八卷十一页云:若未离欲一切身...

【佛教词典】十因缘

(名数)十二因缘中由无明至有之十支也。不言生死之二...

珍惜自己的人生与福报

做回人不容易。因为在六道轮回当中,我们看到,猪马牛...

不求生净土,会产生两种过失

假设我们今天不考虑求生净土,菩萨会产生两种过失: 第...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我们对言语的态度,就是从父母呼、父母命这几句开始做...

如何以念佛来对治杂念

如何以念佛来对治杂念? 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把...

胎儿没成人形之前堕胎算犯杀戒吗

我们看真实的人乘,开始是五戒。这当中有两段:第一段...

如何知道自己应该专修还是圆修

问: 请问法师,怎么知道自己应该专修还是圆修? 宏海...

红枣最补血的吃法

红枣、桂圆、花生、红豆、红糖、白果、枸杞子都是人们...

命运并非不可改变,关键是用对方法

我们天天在此禅修、静坐,目的就是为了要改变自己。修...

午睡要注意的事项

中午睡上1小时,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和休...

圣严法师《家和万事兴》

种福,就是让自己和别人都健康快乐,尤其是家人之间最...

求神应先求己

过去,有一位贫穷的人起了一个念头:我应当到天神庙去...

日行一善

人们相互之间喜欢祝愿吉祥如意,其实这仅是良好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