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帝释天恭敬供养大迦叶

2017/08/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帝释天恭敬供养大迦叶

过去摩诃迦叶尊者,证得解脱三昧,入深禅定,为使生死流转中福德浅薄者,能种下善因,得无量福报,因此在一日早上,尊者迦叶特别搭上佛陀送他的僧伽梨衣,至聚落乞食。看到大迦叶身着法服,威仪禅寂,徐步安详,举止言行,散发着慈悲智慧的光芒,人们不禁赞叹:那位就是大迦叶尊者,他身上穿着僧伽梨,多么地庄严详和,听说世尊说法的时候,在人天大众之前,特别分半座给大迦叶同坐。

当时,佛陀也以偈子赞叹迦叶尊者:“汝今修行善,如月渐增长,如空中动手,无有障碍者,身如清净水,无有诸尘翳,佛常于众前,赞叹其功德。乃至未来世,弥勒成佛时,亦复赞叹彼,而告大众言:“‘此是牟尼尊,苦行之弟子,具十二头陀,少欲知足中,最名为第一,此名为迦叶。’人天八部前,赞叹其功德。”

帝释天遥见大迦叶尊者安详徐步,远远地在天宫殿中合掌作礼。帝释天的后妃,名叫舍之,在一旁看了,问道:“天王今天见到谁?为何如此地恭敬?”帝释天回答:“释迦佛弟子摩诃迦叶尊者,出家前虽然娶了举世无双的金色娇妻,但心中系念道法,夫妻同室而无所染着;出家后持戒清净,身依于禅定,法喜安乐,以智慧犁耕心地,耘除一切邪见不善无明之草,得到了真正解脱道果,是世间最尊、最胜福田,如果能供养他,所得福报必定殊胜倍常。”

天后舍之以敬重心看着帝释天,赞叹道:“天王您居处尊贵之位,仍然有修福的善心,真是难能可贵啊!”帝释天以偈回答:“以施因缘故,我最得自在,天人阿修罗,爱重尊敬我,昼夜忆念施,故我得如是,如得多伏藏,众宝盈满出。”

于是帝释天化作一位贫穷的老织布人,天后舍之亦随着化为老妇人,二人穿着破烂弊坏的粗衣,夫妇相随,坐在通庄道边,尊者必经的路边休息。尊者遥见老织师夫妇,弊衣下贱,心中作念:“世上最穷苦悲惨的人,不会有超过这两人的了。”因此便走了过去,希望能说法劝慰他们。

老织师见尊者来到,赶忙起身执持尊者之钵,盛了满满的天须陀食,恭敬地供奉尊者。尊者见了钵中食物,马上心生怀疑,即说偈言:“彼人极贫贱,饮食乃殊妙,此事可惊疑,极是颠倒相。”

尊者随即以慧眼观之,发现老织师原来是帝释化身,便说道:“天王,您真是乐修福德呀!以此方便为求尊胜。今日却舍尊胜相,现形贫贱人,衣此弊坏衣,羸悴又老朽,远离于天宫,化现在道边。”尊者又说道:“我今欲使无福众生得种福田、成胜福业,后世远离贫苦。天王您福德早已具足,怎么还需要以食物供养我求胜福业呢?”

尔时帝释天还复天身,上前顶礼尊者,作是偈言:“我见施获报,获得诸胜利,资业已广大,倍生于信心。大德为何故,而乃遮止我?”复以偈劝修:

“人闻说施者,犹尚能布施,况我见施报,明了自证知。 父母及亲友,拔济欲利益,无能及布施,离于生死苦。 施报如形影,处处与安乐,生死险难中,唯施相随逐。 于雨风寒雪,唯施能安乐,如行险恶路,资严悉具足。 施能为疲乏,安隐之善乘,险恶贼难处,施即是善伴。 施除诸畏恐,众救中最厚,处于怨贼中,施即是利剑。 施为最妙药,能除于重病,行于不平处,用施以为杖。”

帝释天说完此偈语,恭敬地供养大迦叶尊者后,便回到天宫。

典故摘自:《大庄严论经·卷第十(五六)》

省思:

迦叶尊者一念慈愍,为令福德浅薄之众生,得以植福脱离贫苦。帝释天深信布施的殊胜功德,不惜化现成贫苦老翁,只为把握因缘供养迦叶尊者。经云:“世间所有力,游在天人中,福力最为胜,由福成佛道。”佛陀福慧具足,功德圆满,昔日亦为病盲比丘穿针,不舍任何一培福之因缘。

是故,行者应精勤修福修慧,无有疲厌。以此度越生死苦海,到达究竟解脱的彼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消费与惜福

消费这个词里的消有灭的意思,费有福的意思。人们每时...

福报不够,干起坏事无比顺利

真正有福报的人,在做不如法的事情的时候,就会出现不...

怎样知道哪笔钱是自己的福报所感

一信徒问师:师父,我学佛也在做生意,请问师父,怎么...

星云大师:甘愿让人利用

我个人非常平凡,只要对佛教、对大众有利的事,我都甘...

佛教有「夫妻相克」的说法吗

古代民间女子若是婚姻不好,尤其是夫死再嫁、寡居等,...

比佛更大无上福田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虽然他的终极关怀是出世间法,...

你福报大,智慧不大,有什么用

希望我们的道友你读哪部经的时候,哪部经都告诉你修行...

事业成功是宿世福报还是今生努力?

问: 世间事业的成功是宿世修行、集聚福报得来的,还...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成功的两步

有一位禅师欲到普陀寺去朝拜,以酬宿愿。 寺庙,距离...

说话前先用三个筛子

有一次,苏格拉底的一位门生匆匆忙忙地跑来找苏格拉底...

七次往返诸天,最后一生觉悟成辟支佛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很有名的护法,叫作须达长者,他...

宰相张商英的佛法修行之路

吾学佛,然后知儒。这句在历代士林学子中广为流传的肺...

【佛教词典】六随烦恼遍与一切染心相应

【六随烦恼遍与一切染心相应】 p0314 成唯识论四卷二十...

【佛教词典】慧数

(术语)新译曰心所法。旧译曰数法。以心王虽为一,而...

学佛不为了生死,那是糊涂蛋

学佛,末法时期很乱,大家要用心简别邪正。学佛是为了...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第一篇 四大菩萨与阿罗汉 其一 中国四大菩萨 中国佛教...

到底怎样才算是正见

有一次,尊者迦旃延问佛陀说:世尊!您所说的正见,到...

佛法不是叫你逃避,而是让你面对现实

经常听到有人说:佛法就是逃避现实。还有人说,学佛法...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为第一

原文: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为第一。食肉之...

给自己抹点黑

公元前225年的一天,秦国大将王翦率领60万大军,即将...

舍不得爱情就等于舍不得三界六道

问: 怎么判断自己是真信?还仅仅是觉得自己信了?我...

净土五经格局的由来

《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佛说无量寿经》在...

日常如何修行净土

这是从《印光大师文钞》里摘下来的开示净业学人日常如...

怎么念佛呢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

被自己的成见拖入妄想执着中去

前面我们看了很多有关业的日记,知道了我们的业主要表...

学佛就是要出离苦恼

现在常有很多人来找师父开示,我问开示什么?他说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