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舍不得爱情就等于舍不得三界六道

大安法师  2015/08/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怎么判断自己是真信?还仅仅是觉得自己信了?我现在挺愿意马上能去像极乐世界这样的一个地方,但有诸乐无有众苦。那么世间的一切,比如爱情,感觉到爱情的痛苦,但又舍不得,我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

大安法师答:你倒是挺实在了,没有说大话。其实净土的真信,它不容易啊。佛再三强调这是难信之法,甚至是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不是说听了就能真的相信了。

你说你现在挺愿意去,口头上这么说,今天晚上阿弥陀佛就来接引你,你真的就能全都放下吗?

这不是开玩笑的。如果还有一念贪生怕死的心,还有一念觉得“爱情虽然痛苦但又舍不得”的心,你就会觉得,哎呀,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好是好,我先请几年假再去行不行?

无始劫以来,我们对我们这个生命,这个四大假合的臭皮囊,贪恋不已。对男女的欲望,对想要传宗接代的欲望,那是非常根深蒂固的。你说你能斩断这个欲望?能面对死亡无有恐惧?

能够面对死亡无有恐惧的人,在武士道里都是大师级的!如果没有任何技艺,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吗?

不要小看了我们那种贪生怕死的心,一定要反复地熏习,要了解我们生命的痛苦,要知道这个痛苦就是由于有贪欲!

如果现在还舍不得这个贪欲,那怎么产生“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哪?其实“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八个字,这是信愿行里的“愿”的内容,真正落实不容易呀!娑婆世界的一切,自己的身心、环境、家亲眷属一概在心理上都要斩断,没有一念的贪恋。如果没有甚深的般若空慧和净土善根,是不容易达到这个水平的。

所以净土法门确实是“具足信愿”万修万人去。但为什么又没有做到万修万人去呢?就是在于信愿不具足啊!

这不是口头上说的,是不能作秀的!这一定是你内心“真心到彻底”的这种愿力,才能跟阿弥陀佛的愿力感通上。若有一念的舍不得、怀疑、贪恋,就感通不上,阿弥陀佛也不可能现前。这个现前,是法尔自然的事情。

说到——判断自己是不是有真信——这个问题,确实,我们有一个自欺欺人的倾向。我们常常在口头上,说“我很相信了”。既然相信了,当下就往生了;说“我已经往生了”。当说出这话的时候,要注意了,千万要注意了,大概有点自欺欺人了。

所以平时要反复熏习,要把对自身,对娑婆世界的痛苦,观照得非常地彻底;要对极乐世界的陌生环境,慢慢变成非常地亲切。一想到极乐世界,油然而生大欢喜;一想到娑婆世界的一切,就有极强的厌离之心。

这样表现在行为当中,你就会放下很多东西。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念佛、拜佛、诵经。

如果说念佛了,对世间还一点都放不下;明明收入已够生活,却还想赚更多的钱;满足了这个欲望,还有更多的欲望......那说明“信愿”是有问题的,你有很多东西都放不下呀!

就你提的问题而言,爱情就是痛苦之源,男女的欲望就是我们轮回的根本。

看透这一点,还会去昏头昏脑吗?还会去舍不得吗?舍不得爱情就等于舍不得三界六道,就是这样的关系!一定要彻底舍,才能得到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所以修净土法门,要有一点大人作略,大丈夫气概。对比较贪恋世间法的人来说,这还很难说。爱情、婚姻、家庭、传宗接代,在世间法当中是正常的,我们好像也不能彻底否定。但要是站在一个无量劫轮回之苦的界面来看,所持的观点、立场、气概,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就是无量劫以来对这个世间的情爱因循、随顺,才出不去嘛!唯有一刀两断,才有出离的希望啊。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要看透情爱的虚幻性、痛苦性、无常性、不清净性;在事相上,作为一个居士,婚姻爱情事业也可以随顺去做。

虽然事相上随顺,但你要知道它的梦幻泡影性,内心不去贪恋执著。这样你也可以在内心深处,以真诚心跟阿弥陀佛、跟极乐世界产生一个密切的关联。

这就是火中生莲了,污泥浊水里长出一朵清净的莲华。莲华虽然离不开污泥浊水,但一定要长在虚空里面,不认同它。

就如同要有一种“虽然也谈恋爱,结婚成家,但从内在价值上不认同它,只是说梦中之事而已”的心态。当然,能够不结婚,出家就更好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该如何理解

问: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

《宗教不宜混滥论》白话译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如来说经,诸祖造论,宗教...

如何修自性空观

问: 请问如何修自性空观? 妙境长老答: 首先要知道什...

为父母立了消灾牌位,能否消除业障

问: 我悄悄地在寺院给父母立了一个消灾牌位,父母始...

念佛的七大误区

一、坚决不许打饿七 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有一...

【推荐】往生不是靠善业力,而是靠临终正念

什么是带业往生呢?从唯识的角度来说就是,我们造了业...

不忙歌

念佛能以转逆境、消灾难、生极乐,这是何等的大事,偏...

《苦行头陀墓林僧笔记本》是否能流通修学

问: 最近全国各地流行的《苦行头陀墓林僧笔记本》一...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专修净业,自得心开

念佛之人,不可涉于禅家参究一路。以参究者,均不注重...

只要往生极乐,所有的愿都能实现

天亲菩萨在作《往生论》的时候,谈到一切十方的众生,...

大安法师:水火二河白道喻详解

善导大师举出了一个水火二河白道喻,这个白道喻非常重...

念佛如何做到一心不乱

问: 念佛不能专心,不能够做到一心不乱,怎么办? 大...

【佛教词典】依他起自性非一切无

【依他起自性非一切无】 p0772   摄论二卷九页云:复...

【佛教词典】禅宗七祖

(名数)传灯录谓初祖达磨至六祖慧能,以法及衣相传,...

修行人要修六波罗密

修行人要修六波罗密。(六波罗密,即是六度。一、布施...

为何佛弟子把吃素看得那么重要

【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

割耳救雉

智舜禅师,唐代人,一向在外行脚参禅。有一天,在山上...

我们今天犯的错误是什么呢

唯识学的基本的思想它的智慧,它主要的宗旨主要是一个...

相信因果忏悔罪业

因果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规律。有一个农民在春天的时候...

临终助念的方式

人在世间,如自己平时尚未修行到生死自主的程度,或根...

佛教里面哪部经最殊胜

问: 常听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又常听人说某某...

愚妇诈死

从前有一位青年,娶了一位很美貌的妻子。这位青年对妻...

弘法人士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问: 师父慈悲,弟子有一想法请开示,我认为弘法人不要...

佛家之孝与儒家之孝

儒家讲孝为至道,至德要道。而佛说的戒律,最终归结到...

失去自我立场与观点这样可取吗

问: 我是一位忠实的佛教信仰者,自认为能想开、放下...

妒火杀死亲生子

白泰官,清朝雍正年间有名的江南八大剑侠之一。 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