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威仪是最有摄受力的弘化

圣玄法师  2018/09/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威仪是最有摄受力的弘化

和一位年长的法师一同在路上散步,看着脚下高高的台阶,我一时兴起,快步地往下跳了跳。法师却快步跟上来,问我:“你有什么急事吗?”

“没有啊!”

“那怎么走这么快?”

我回心一想“有吗?”又想了想,刚才顽皮,蹦蹦跶跶的,心中惭愧,便对法师道:“是习气吧!”

原来自己的习气在不经意间就会流露出来,没有一点儿威仪。

此时我却感慨,走路就是一步一步的修行。

禅门常说,“轮回路滑”,如果修行只停留在书本上和殿堂里,却在行住坐卧间没有能够照顾到自己那个“滑溜”的心,说不定哪个意想不到的时刻,恰好就踩着“烦恼”的西瓜片,一下子滑到了来生,还不知道是哪个驴胎马腹了!

曾经见过一位法师,心中对他的威仪是十分钦佩的。有一天在寺院里走着,忽然听见一位正在浇花的老居士喊了一声:“师父!”

我回过头一看,原来不是在喊我!那位老居士却满脸的激动与兴奋,对那位法师说:“师父,我好欢喜啊!我看着您走路的样子,我就觉得欢喜!”

原来一个人走路的样子,就可以摄受人,就可让人见而生信,为人积累福德!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佛陀最初的化度。当他从菩提树下起身之时,安详地步行,走到了附近的各个村落。在路上次第乞食,往波罗?城走去,寻找从前和他一起修行的五位道友。

那五个人却认为他放弃了绝食等苦行,必定已经堕落,便相互约定,一定不可以理会他,要孤立他。

可是,当佛陀渐渐走近的时候,他们看到那安详的姿态,都忍不住站起身来迎接他,因为那身影实在太令人悦意亲近了!

那五个道友,不约而同地向他致意,竟然都默契地为他铺设坐垫、盛水洗足。

他们热情地招呼佛陀:“瞿昙长老,您就坐在这里吧!”他们并不知佛已经得成正觉,一直以俗家名号的称呼佛陀,“我们看您身色皮肤,快好清净,面目圆满又足光明,诸根寂定。长老瞿昙!您必当值遇妙好甘露,或得清净甘露圣道吧?”

佛陀却对他们说:“诸位沙门,请不要再以俗姓、长老、种族名字来称呼佛陀了!我已证得甘露之法,已经成就佛果了。”

但是那五位同修还是不相信,坚持认为佛陀舍弃了苦行,还接受了布施供养,甚至饮食洗浴,怎么会成道呢?

这时候佛陀告诉他们:“如来的容貌身形的变化,你们没有看出来吗?”接着,就为他们讲述了苦集灭道四谛之法,教导他们不苦不乐的中道。

这五人在佛陀慈祥的威仪与耐心的教导下证悟解脱了,由此,佛法僧三宝正式在我们这个世界具足!

后来,这五人之一的阿说示比丘,有一次著衣持钵,入城乞食,他威仪庠序,进止有方,整理衣袍,严持食器,皆悉齐整,巧摄诸根,安心视外,思惟诸法,正念直行。

城中有一位叫作舍利弗的青年,见到了阿说示比丘,赞叹他诸根静默,见所未见的,当下就为阿说示比丘的威仪所感动,向他请教:“沙门,请问您的老师是何人,您受学何法?”

阿说示比丘便慈爱地对他娓娓道来:“释迦族的太子见到世间老病死之苦,心生厌离而出家修道,终得无上正等正觉,佛陀就是我的老师!”

舍利弗便追问道:“佛陀教授了您什么法呢?”

阿说示比丘便谦逊地说:“我年纪尚轻,随佛学习也没有多久,恐怕无法为你宣说佛陀的教诲!”

舍利弗却倾慕不已,请他大略地讲述。阿说示比丘便宣一偈:“诸法因缘生,是法说因缘,是法因缘尽,大师如是说。”

听闻这一偈颂,舍利弗当下就远尘离垢,尽诸烦恼,得法眼净。回到原本的住处,与好友目犍连带着二百五十名弟子,一同随佛出家!

佛陀与佛陀的弟子,正是以这样严谨、安详的威仪接引了许多人,之后再为之说法,使其明悟真谛。

可见,威仪不仅是自己修行消磨习气的必修课,更是最有摄受力的弘化!

回想十年前的一个夏天,那时对佛教一点儿了解也没有,却与同学在游玩之时信步走进了一所寺院,经历了一场“奇遇”!

因为那所寺院的大殿并不是很宽阔,大殿内外的香客虽然不很多,却显得有些喧闹。在寺院的供桌旁,有一尊“蜡像”吸引了我的目光!

这尊蜡像实在太逼真了!那橘黄的色泽、消瘦的面容,身上穿着土黄色的大褂,他闭目安坐在这喧闹的大殿中,似乎就像一个真的和尚。

等等,为什么这个大殿中会有一尊这样的蜡像!我看了很久,难道这是一个真人?这也太安静了吧?

我分辨了很久,这是一尊蜡像还是一个真人呢?

后来遇到了同学,向他讲述了令我惊奇的一幕,没想到他也盯着那尊“蜡像”看了很久,辨别了很久!

“我看到他在打盹,眼睛突然睁开了一下,就确定那是一个大活人!”同学告诉我。

“哦,我看了有几分钟,看到他身旁放着一副拐杖,才觉得蜡像旁边怎么会放着拐杖呢,那肯定是个真人!”我竟然是这样子判断的!

过了一会儿,我们看到那位僧人大殿里缓缓走出来,虽然他拄着拐杖,但那种安详的气质,已经足以让我生起对无限的憧憬!

“他的心一定特别的宁静!”同学的这句话过去十年了,却依然给我留下极大的震撼。

如果说在世间有什么“奇迹”,我想,这尊“蜡像”在我心中种下的那颗种子,就是最大的奇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梦参法师:不要评论僧过

这些大德们,大和尚们,他个人如何,你不要管。特别是...

袈裟的由来与殊胜之处

袈裟,梵语音译为迦沙曳,义译为不正、坏、浊、染等。...

「常住物」有四种分类

常住物有四种:一、常住常住物;二、十方常住;三、现...

出家人可以赡养和照顾父母吗

经常有人会问,出家人可不可以赡养在家的父母?尤其是...

十方丛林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我国的四大...

女众进入寺院应遵守的礼仪

我们每次过堂都做一点学习,今天学习关于女众入寺的内...

中国首位比丘尼净检法师

晋穆帝升平元年(西元三五七),昙摩竭多在洛阳依《僧...

李娜的解脱之路

李娜以《青藏高原》、《嫂子颂》、《好人一生平安》等...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菩萨的化身

菩萨是什么样子呢?菩萨就供在庙堂,是不是就长这样呢...

善待每一位众生,不论贫富与贵贱

从前有一家专卖高级点心的铺子。有一天,铺子里来了一...

一代高僧古月禅师成就记

本典故系根据带古月禅师去出家的同参达本法师亲自宣说...

不退心

过去有一个人,虽然没有人开示他,但因为受世事的折磨...

【佛教词典】解释

指解说、释明经典之文义。如显扬圣教论卷十三所说,应...

【佛教词典】方便化身

(术语)弥陀报身中之化身也。报第十九第二十之方便愿...

星云大师《为社会大众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们是一群虔诚皈依您的弟子: 有的...

佛弟子如何看待儒道思想

问: 弟子熏习道德教育多年,今方闻正宗佛教一年,倍有...

我们的执着不同,就带动了不同的人生

从五蕴当中的执着,你可以把人分成三种人:第一种人是...

《法华经》对汉传佛教的六层意义

《法华经》对汉传佛教来讲,意义非常重大,它的重要性...

让心灵富裕起来

2010年4月28日,中国首届心灵富豪榜在北京大学百年讲...

印光大师教「摄耳谛听」念佛

印光大师认为,世间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如能谛听自己...

穷画师的布施

《大智度论》里讲到一位贫穷的画家,很有意思。他是在...

人生百病的百药对治法

《大藏治病药》是唐代高僧释灵澈所著,选取了一百种人...

开着念佛机,让佛号种在八识田中

随着科技电子产品的发展,念佛机的品种越来越多,在多...

大安法师:配偶邪淫有年,应怎么办

问: 配偶已邪淫有年,怎么讲都不改,请师父开示怎么...

禅修中的五种念头

《禅宗永嘉集》奢摩他颂第四中记载: 复次初修心人。入...

高旻寺的禅门家风

记者: 高旻寺素有冬参夏学的家风。庙里每年组织十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