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助子出家,母得授记

2020/05/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助子出家,母得授记

释迦牟尼佛告诸弟子:过去久远世时,有佛入城乞食,随行的众比丘弟子皆相好庄严,威仪端正。一位怀孕的妇人,适巧遇见,见佛及僧众仪容胜妙,心中暗自发愿:“若我所生为儿子,将使其成为佛之弟子,出家为沙门。”

妇人足月顺利产子,所生之子身相端正出众,妇人因此爱怜不舍,遂改变心意,无意让儿子出家为沙门;后来,又觉悟到不应如此,心里思惟:“我先前曾发愿,若所生为子,愿让他出家修道。如今我儿已生,身相端严异于凡人,并且出生后,令我身体安健,切不可因此眷恋不舍而违背当初的誓愿。”

此儿长至七岁时,家业中落,生活困窘。一日,妇人便携带亲手所作,可供两人食用之饭食,及出家人所需的三衣,手持澡瓶,带着儿子前往佛所。见到佛时,立即上前顶礼,禀白佛:“祈求您垂愍我子,让他成为沙门,于后得成道果,身形亦如同佛的胜妙庄严。”佛即应允。

于是,母亲即以所携带澡瓶的水为儿子净手,此时有九龙从瓶口出,吐水灌注于此儿手中;此儿净手毕,其母又将瓶中剩余之水洒在儿子头上,当水缓缓流过此儿头顶时,顿时化成华盖,以及众多珍宝装饰的宝帐,宝帐中有师子座,佛端坐于座上,微笑端视,口中出五色祥光,光照十亿佛土后,还回绕佛身,再从此儿头顶入。其时,小儿之母以所备之斋食供养佛,并供食其子,当下发起无上道心,此时,十亿佛土产生六种震动,弘化于诸佛土之佛皆现前。

佛接受小儿母亲供养后,诸佛与比丘僧众亦受小儿母亲供养,皆斋食饱足,但小儿母亲原先所备之斋食毫无减少;这位母亲见此殊胜之景,心生欢喜,与无数天人当下皆得不退转地。此时,小儿自然发落,成为沙门,亦得不退转地。

小儿之母向前禀白佛:“今日我所见,有三件奇特之事:我以澡瓶之水为儿子净手时,有九龙吐水,此一奇特事;将瓶中剩余之水洒在儿子头上,顿时化成宝帐,并有师子座,有佛坐于座上,是二奇特事;于时,佛微笑,口中光明从儿顶入,是三奇特事;请佛慈悲开示此三事之因由。”

佛言:“此儿于过后十四劫,必定成佛,是时,九龙当吐水浴金身,师子座、华盖、宝帐,及佛微笑,口中祥光从此儿顶入,皆是其时当感应之瑞相。”此母听佛授记后,倍加欢喜;佛并授记此母后世当为转轮圣王之母,至七百世后,其劫寿尽,登不退转地。

佛言:“那时之小儿,是我前身;我于今世,成就之功德亦如是。”在场的诸天龙神、一切人,听闻佛所说,皆得不退转地。

典故摘自:《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

省思:

古德云:“一子出家,九族生天。”出家修行,至心修道,弘法利生,续佛慧命,为最上报恩,父母宗族,同被其泽。为人父母难舍能舍,成就子女出家,也因为子女出家的因缘,学法、护法,走向成佛之道,为彼此互相成就的殊胜因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荐】倓虚法师出家后度化妻子的精彩对话

一九二零年,我和禅定和尚,离观宗寺,一块回北方,预...

孝顺父母有三个等级

郁多罗是一位品行端正,年轻有为的优秀青年,尤其他孝...

为什么不结婚

为什么不结婚?这问题,我遇到了许多朋友,都曾这样问...

学会从奉献中获得法喜

论语里面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我们天天...

期待父亲的笑

在外人的眼中,我的父亲是粗犷豪放的汉子,只有我们做...

赖咤和罗圣者的故事

有一次,释迦世尊带着五百个比丘弟子,从拘留国游化到...

僧人受具足戒前所问遮难的内容及其意义

僧团为简别出家者是否有资格求受具足戒,事先提出一系...

出家人的舍戒与还俗

在我国佛教史上,虽有好几位人物,由僧尼还俗:例如:...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惟贤长老读诵《大般若经》的感应事迹

我二十三岁的时候,在开县大觉佛学院教书,那时,刚从...

妄杀群牛

俗语说:宁愿玉碎也不愿瓦全。就是说,自己得不到的东...

千劫万难生二胎 持名念佛现奇迹

随着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实施,在周围朋友、同事以...

波离萤光增罪结,维摩大士顿除疑

根机利的,你用一些小法来跟他谈,那也不对机,这就叫...

【佛教词典】向内等

(术语)对于向外等而言。等字有二义,言眼等而于外等...

【佛教词典】布施

以自己的财物,分施给别人。布施有三种,即   一、财...

早起的人,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1. 首先自然是精神会变好 睁开眼的那一刻,清醒的一天...

修行要先建立这三种心态

从《楞严经》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在无量的生死当中...

父母的教训和责罚

居则致其敬的意思,是说在日常生活中,做子女的人,无...

读一部华严经,不如看一艮卦?

【原文】 宋儒有言:读一部华严经,不如看一艮卦。 此...

用四无量心对治烦恼

如果学佛者在生活中解行并进,开、示、悟、入佛的知见...

如何看待所谓的「完美」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做人做事没有要求...

圣严法师《思善、思恶》

我们先要善恶分明,才能开始修行。善恶分明的人,是正...

长寿短寿不都是在做一个梦吗

请看下面第七段:学道当明心。 我们修学佛道要注意明了...

星云大师:养成孝敬的美德

孝是中国人精神文明的精髓。一个年轻人,必须具备很多...

佛陀说做到这四个标准,你就是「大丈夫」

世尊!怎样才能堪称大丈夫呢? 有一位比丘向佛陀请教:...

随各人施心大小,所感得饭菜不同

外在六尘是讲依报的环境。看六尘这当中有六段:色、声...

如何不让种下的恶因产生果报

我们如果了解了改变因果的原理,就可以知道如何做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