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只要有长远心不怕吃苦的心,日子一久就能得到好处

绍云老和尚  2020/07/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只要有长远心不怕吃苦的心,日子一久就能得到好处

修行用功一法,只要你能下决心及长远心,便能得到好处,不需要你聪明伶俐。有些人认为自己苦恼,对一般常识缺乏,对佛学知识又不能理解,因此修行不得力;尤其参禅一法,乃最上乘之法门,不是他们那些人所能做到的。

其实这个想法未免太看低自己了。修行人只要有决定心、长远心、及一个不怕吃苦的心,用功日子一久就能得到好处。

聪明人修行不一定比苦恼人快,因为聪明伶俐的人分别心重,妄想亦多,用功时可能还没有苦恼人那么专心呢!

虚云老和尚曾讲过一个典故,明朝万历年间,在福建漳州出了一位得道高僧,就是有名的龙裤国师。他这个人很苦恼,出身贫寒,目不识丁,从小在漳州一座寺院出家,从朝到晚只做苦工,不懂得如何用功修行。

一天,有一位行脚僧到来挂单,见他一天到晚忙个不停,为人诚实朴素,就问他是否住了好久,平常用什么功夫。他答已住了好几年了,但却不知用什么工夫。这位行脚僧跟他说:“你只识工作不懂用功是不能了生死的!”

他说:“请问应该如何修行呢?”行脚僧说:“参念佛是谁。”这位小和尚就照他所教,行也看,坐也看,从朝到晚都看这个话头,时间长了工夫也相应,他觉得在庙里打闲岔,就跑到福建某海岛上一个石岩,草衣木食,在岩洞里一住好几年。

他的家中还有母亲和姊姊,她们闻知他在岛岩中修行很苦,母亲很想念他,就吩咐其姊买了一些食物及一匹布送给他。其姊在岛岩中找到他,见他坐着不动,叫他好久也不理睬,其姊就生气了,把带来的物品放下就回家去了。

过了十三年,母亲又挂念他,叫其姊再去看他,见到那匹布及食品还是放在石上,没有动过,食品及布匹都坏了,其姊叫他还是不理睬,姐姐无可奈何地惟有回去。

有一日,有个逃难的人在岛上迷失了路,走到岩洞里见到有个衣服破烂的和尚在打坐,就问他乞讨食物来充饥。他便到岩边拾了一些石子,放在釜内煮,将大腿放在炉内当柴烧,煮了一会,拿来跟逃难人一起食,其味犹如洋薯。那人食饱了想离去,他就对他说:“出去不要跟人说在这里煮石头食啊!”

再过了些时,他想老是留在岩洞也是不行,应该出去跟大家结结缘吧。就在漳州一个岔路口,搭一个茅棚做施茶的工作,跟人结缘,不要人钱。

这时是万历年间,皇帝的母亲皇太后死了。皇帝要为母亲做功德佛事超度她,但当时京城中无高僧,皇太后就托梦于皇帝,说:“福建漳州有高僧,你可以到那里请。”

皇帝便下圣旨到漳州,漳州太守马上召集所有出家人,挑选了百多位能唱会念的出家人进京做佛事。因为能够为皇帝做佛事,那些僧人都非常高兴,立刻整理好行装进京去。

刚好经过苦恼和尚施茶的地方,他便问道:“诸位师傅浩浩荡荡的去哪里啊?”众僧说:“我们现在奉旨进京,为皇帝做佛事,超度太后去。”苦恼和尚说:“我可同去否?”

众僧说:“你这样的苦恼,我们怎能带你去呢?”他说:“我虽然是苦恼,又不懂诵经,但我可替你们挑行李,到京中去看看也是好的。”于是他就随那些僧人挑担子进京去了。

到了皇宫门前,原来皇帝早已在入口大门槛下埋了一部《金刚经》,想试验一下哪位是高僧。这些僧人都不知道,一个个都跨进宫去了,唯有这位苦恼和尚行到门槛前双膝跪下,合掌不入,任由把门的人叫他、拉他都不肯进去。

把门的人将此事禀告皇帝,皇帝心中有数,知道是圣僧到来,就亲自出来迎接。一看是一个外貌苦恼恼的和尚,就问:“你为什么不进来呢?”他说:“地下有《金刚经》,我不敢进来。”皇帝说:“你能不能顶经而入呢?”他听后便两首扑地,翻一个跟头就进入了。

皇帝知道他是圣僧,对他很是恭敬,把他接入内廷宽带。问他明天修法超度的坛场要如何布置,他说:“明天早上五更开坛。建坛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建坛一台,准备幡引一副、香烛供果一席,及为你母亲立一个牌位,上一点供菜就可以了。”

皇帝听了不甚高兴,认为不够隆重,当下生气疑心,恐怕这位苦恼和尚无甚道德。看他身上穿的都是破烂衣服,就问他能不能换一下,他说可以。皇帝想再试试他,要他沐浴更衣,又命两个御女为他沐浴,这位苦恼和尚就把衣服脱光坐等着,洗完澡后他的下体了然不动,这两位御女就将情况禀告皇帝,皇帝知道后对他更加敬悦,确信他是为圣僧了,于是依他所示建坛。

翌天五更时分,这位苦恼和尚穿了衣袍登台打一个问讯,持幡至灵前说:“我本不来,你偏要爱,一念无生,超升天界!”讲完这几句话就把幡放下,向皇帝说:“恭喜,太后已解脱了。”皇帝睁大眼睛看着他,心中非常疑惑,以为如此简单了事,恐怕功德未能做到,就在这时候,太后现在空中说话:“皇儿,你要赶快礼谢圣僧,我已得超升了。”皇帝惊喜万分,立刻礼谢圣僧。

佛事过后,皇帝就在内廷设斋供养他,他看见皇帝所穿的裤是龙裤,上面绣了一条金龙,他很喜欢地目不转睛地望着它。皇帝见状问:“大德,你是否很喜欢这条裤呢?”他点头,于是皇帝把裤子换下来送给他,他说:“谢恩!”因此皇帝封他为“龙裤国师”。

斋宴之后,皇帝带领他游览御花园,见到一白玉石宝塔,雕刻很好,他便饶塔徘徊瞻仰,皇帝见他很喜欢这塔,问:“国师很喜欢这塔吗?”他答:“此塔甚好!”皇帝说:“待你回去,我找人把塔拆下来送到你那里去。”他说:“不须撤送了,我自己拿回去就是。”言说之间,他已将此塔置于袖中腾空而去,皇帝惊悦不已,叹未曾有!

这塔现在还在漳州城外,只是被风雨侵蚀少许。那年我到漳州访问此事,他的家就是在离漳州二十七、八里的小村庄上,那里还建了一间小庙来纪念他,文革时被打破了,后来又恢复重建。这事在村庄里是人人尽知的真人真事。

这位龙裤国师只字不识,为什么当生就有这么大的成就呢?只因他出家以来,不杂用心,一向道心坚固。他的姊姊去看他也不理,衣衫破烂也不管,一匹布放了三十年也不要,他就是能够如此专精的用功。所以说用功办道不一定要聪明伶俐,只要你踏踏实实,真实地用功,一定会有大成就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绍云老和尚文章列表

修行十想 解脱证果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佛陀告诉诸位比丘:如...

对在家居士的一番苦口忠言

我们大家都清楚,新的一年已经到了,在新年开始,为了...

净宗三祖-承远大师

1.生平 承远大师(公元712---802年),四川绵竹县人。...

祖师大德放生事迹及开示

流水长者子 金光明经上记载着,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六...

修行的过程中如何让自己一心不乱

问: 法师,修行的过程中如何让自己一心不乱? 宏海法...

单持佛号力量小,兼持咒语力量大,这是怎么回事

问: 顶礼法师,也有一种说法,单持佛号力量小,兼持咒...

忙碌的在家人应如何修学佛法

问: 法师慈悲,请问对生活忙碌,想发心修行的在家人...

九华山百岁宫后面有个老虎洞,洞里住着一位宏开老和尚

一九五六年,我从江西回来办户口,办好了以后,回归九...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北大研究生出家记——我一无所有,但非常快乐

在跟我结婚前,她提了三个条件: 第一、不需要我的任何...

为小失大

从前有一个商人,借给别人五分钱,那人很久没来还,他...

外婆的舍利花

真的有西方极乐世界吗?真的有阿弥陀佛吗?很多人都会...

悭心难舍

古时候有个须和多国,国王名叫萨多浮。一日国王出外游...

【佛教词典】三种长者

(名数)一世长者,二出世长者,三观心长者也。文句五...

【佛教词典】破地狱文

依法力得免地狱苦难之讽诵文。其主要根据如下:(一)出...

做善事不忘念佛

有些人抱着一些疑惑,有的要求子,求健康的,也做了许...

记忆力差该怎么办

问: 记忆力差怎么办? 万如法师答: 经文咒语记不住,...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心

问: 至诚心是何标准?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

三种判定罪业消灭的方法

甲三、罪除之相 我们看甲三的罪除之相。 或觉心神恬旷...

如何让父母吃素不杀生

若父母天性与佛相反,当至诚代父母持念回向,消除宿业...

临终这一念,不是侥幸就能达到的

阿祈达王临终,为驱蝇人以拂拂面,一念瞋心,遂堕为毒...

涵养也是一种财富

香港巴士阿叔是一段用手机拍摄后放到网络上的视频。前...

看一个人有没有德行,就看他能不能忍

古语说:观德于忍,观福于量。看一个人有没有德行,就...

鬼分为哪些类

问: 请问,鬼分为哪些类?他们生活状况如何?哪些鬼...

天乘四空定之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

第二个,识无边处定。 二、识无边处定,谓行者厌虚空之...

【推荐】达摩大师血脉论

达摩大师血脉论序 (右朝奉郎通判建昌军事赐绯鱼袋任哲...

为什么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问: 为什么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大安法师答: 其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