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舍利弗五百世堕为毒蛇

净界法师  2021/03/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舍利弗五百世堕为毒蛇

我们讲一个实际的公案给大家参考。佛陀的弟子有一个叫舍利弗尊者,大家都很清楚,他曾经五百世变成毒蛇,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说明一下:

在过去婆罗蔓国,有一个做买卖的生意人,这个人很会做买卖,他做了买卖以后,他挣到了钱,除了他日常开销以外,他干什么去呢?他也不是去买房子,也不是买车子,他买黄金,他特喜欢黄金。所以,他把他所赚的钱,大概日常开销以后,就赶快去买黄金,慢慢慢慢他黄金多了,他觉得黄金虽然颜色光泽很不错,但是没有造型,他就把他所挣的黄金打造了一个花瓶,他更喜欢了,除了光泽还有造型。

他拿一个盒子装起来,藏在他家里面地洞里去,他一天工作回来把黄金打开一看,噢,一天的疲劳就消除了,数数现行都无惭愧,见是功德深深好乐,贪爱黄金,他那个贪烦恼是恶念,当然,他也没有遇到佛法,也不知道怎么调整,他看到黄金这个金瓶以后,他更喜欢了,他赚了钱都把它弄成金瓶。他一辈子做了七个金瓶,但是人的精神体力有限,他后来就死掉了。

死掉以后我们知道,色身的死亡,他的思想还在,贯穿到来生变成一只大蟒蛇,守在黄金洞穴旁边,谁靠近,它就出来警告你,你再不识相,它就伤害你了。后来做了五百世,死了以后,又变成毒蛇,死了以后,又变成毒蛇,第五百世的时候,它突然间找食物的时候,它三天都找不到食物,觉得很痛苦。

一个有善根的人对苦境的刺激,一个人接受痛苦有两种情况:第一个自暴自弃,这个人没有善根;第二种有善根的人,他有善根,痛苦一刺激他,他启发他的正念,他开始反省,一个人只要他的心开始向内反省,这个人就有救了,因为我们一般都是向外攀缘,你就没有办法自我调整了,自觉、自审、自调。

它开始回光返照,为什么我做了这么多次的毒蛇,到底怎么回事?它就知道它贪爱这个黄金,造成了它五百世毒蛇的身,它非常惭愧。

它是很累了,它拖着疲惫的身体跑到马路上找到一个年轻人,年轻人看到这个毒蛇很怕:你不要过来,不要过来。它说你放心,我不伤害你,我求你帮我做一件事情,它说我为了我这七个金瓶,我付出了五百世毒蛇的这种痛苦的果报,我想把其中一个金瓶供养给寺庙,由此请佛来超度我这毒蛇之身。

这个年轻人被它感动了:好,可以!他就用扁担一边坐毒蛇另外一边放金瓶,两个就挑着到寺庙去。这个寺庙欢喜地接受它的金瓶,也为它说法,说法以后,这个毒蛇是有善根的,听了满心的欢喜,它说,我干脆七个金瓶全部捐出去了。它本来只带一个,它回光返照,只想舍一个而已,它又带这个法师又到它的山洞,把六个金瓶全部挖出来,全部供养出家人,后来它就绝食不吃饭了,就死掉了,死掉以后就升到忉利天去了。

诸法因缘生!为什么它从毒蛇转成忉利天,是谁在主导它的生命?

它的思想!它的思想改变了,它从一种贪欲悭贪的思想转成一个布施的思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你忏悔,你怎么知道你罪消了没有?怎么知道?我遇到同样的环境,我没有想要再造第二次的念头,心若灭时,你这个业就不可能得果报,因为业后面那个动力,那个马达被关掉了,这个业就变成什么?唯识学上说不增长业,你只要不刺激它,它不可能得果报,它业种还在,但是它这个种子已经枯黄了,它没有生长功能了,业要得果报一定要不断的造作,今天做,明天做,要增长,要增长这个业才有力,才有气势。

《菩提心修学述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净慧长老:做命运的主人

过去的已经过去,无法追回,而未来却掌握在我们手中。...

当今社会人们的嗔心毒火

人类自称为万物之灵,仗着自身的心智优势,成了这个星...

数字是个魔术

数字会说话,数字是个魔术!现在已经到了数码的时代,...

学佛与赚钱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很多人以为修学佛法就要过极端艰苦的生活,认为赚钱和...

慎勿于此十种对境犯淫

【原文】 闺秀岂容玷辱。一生名节攸关。六亲体面没遮栏...

参禅的先决条件

我们一讲到禅修,就会想到在禅堂里面两腿一盘,监香师...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

《八大人觉经》上有句话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为什...

【推荐】除了钱以外,什么都没有

在风光旖旎的美国海滨城市,生活着一位富裕的华裔女士...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改过获福感应二则

改悔孝亲晚年得子 在浙江的仁和,有一位秀才名区思治,...

断欲精进魔生恼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不久,魔王便起了妨碍佛陀弘法的念...

均提沙弥的前世今生

有关因果报应的道理,在佛法里面可以说是「老生常谈」...

不要以貌取人

回想起我年轻时,从台东要到花莲期间,曾在玉里的一间...

【佛教词典】作佛

(术语)成佛也。菩萨之行终者,断妄惑开真觉之谓。法...

【佛教词典】涅槃缚

乐著涅槃不想利益众生,这是小乘人的境界。...

学会世间上的两种快乐

问: 经常会觉得付出得不到回报,对别人好往往结果会...

真能念佛,自得世间福报

【印光大师云: 须知真能念佛, 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

【佛学漫画】不要玩火

不要玩火...

巨商静心复得伞

有一位巨商,为躲避动荡,把所有的家财置换成金银票,...

临终关怀应有的认识

有生必定有死,新生的喜悦常常令人忘记死亡的哀恸,人...

癌症病患念观音得救

在台湾有一个佛教堂,它的理事长叫曹刚,信佛很虔诚。...

【推荐】佛陀生气

凡人很容易生气,佛陀是不是也会生气呢?佛陀当然会生...

要远离这五种相,才是「无分别智」

丁二、广释 分六:戊一、释名无分别智;戊二、释成立相...

改变自己的九条建议

一、不沉湎于过去,只活当下 电影《功夫熊猫1》中一句...

兄弟二人俱出家缘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兄弟非常欣乐佛法,于是两人都出...

无心的阿赖耶识「犹隔一重关」

修学佛法跟修学世间法这当中的差别,蕅益大师有一段的...

禅定对修福也是非常重要

禅定的功夫对修福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自性具足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