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调马喻

2022/08/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调马喻

从前,有一位长者畜养了一匹良马。起初,这匹马性情粗野,四处冲撞,无法调御。有人想骑乘它时,马即高举前腿上下跳跃;外出时就四处横行,不走正路,在沟渠中奔行,甚至冲撞树丛、墙壁。长者对此马的桀骜不驯非常瞋怒,便将它拉回家中以鞭杖重重责打,不给它饮水及草料,使它苦痛饥渴。

这匹马因为苦痛饥渴,心中懊恼自责,却又无计可施。此时空中有声音对它说:“你应当顺从主人的调御,如此就能免除责打饥渴之苦。”马听闻此语即心开意解。次日,长者再度试乘此马,在安置马鞍、辔头等器具时,马即顺从接受,不再上下跳跃,长者骑上马背后也不再抗拒作态;主人以缰绳示意它往东西南北各方向前进,此马皆能遵从不违。主人十分满意,便供给它饮水、谷粮,并且随时照料它,使它身形饱满健壮、气力充盛。此后,主人骑乘此马而行,它便愈来愈柔顺,处处皆能符合主人的心意。

后来,这匹马生了两匹小马,长大后,长者便试骑小马。小马不仅不顺从,腾跃跳动、横冲直撞,连缰绳也扯断了,即使以鞭杖捶打,也不改其抗拒的行为。长者便将小马拉回家,让它们挨饿;小马饥渴不堪,只好吃路边的杂草、饮肮脏的水,想到自己所受的灾殃,觉得实在是自作自受,又能怨谁呢?到了夜晚,小马去见母亲,长跪请问:“主人现在对我们满怀瞋怒之心,不但不供给饮食,还严酷地鞭打我们。母亲,您怎么自己安处优渥的环境,欣然来去,如鸿鹄一般昂首远眺,充满欢喜,而不顾念、忧虑孩子们受到残酷的待遇呢?”

母马回答:“这是你们自己的过失,怎能责怪他人?如果长者为你们装辔头、披马鞍时,你们就温顺地让主人骑乘;不论他想往东或往西,也都顺从他的心意,就能得到他的喜爱。这原本是非常容易的事,你们却反其道而行,才会受此灾殃!”小马听闻母亲教诲,次日即依教而行。长者试骑时,为它们安置辔头、马鞍,小马皆安然顺从;长者骑乘时令马前进、停止,小马也都遵行不违,使长者大为欢喜。此后,小马被调御得柔顺驯良,随时都能得到充足的饮食,与母马待遇相同。

在此故事中,以马比喻众生,由于众生迷惑不觉,放纵己意、任性而为,故佛陀为说种种法门,使其明白言行举止、进退取舍的轨范。不受约制的马匹譬喻行为偏离常轨、甚至造作重罪者,佛陀则他们开示持五戒、行十善,便能得人天福报;若违犯五戒、造作十恶,便会堕落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承受极大苦痛之因果,并告诉他们在三界中生死轮回不休、无一安稳之处的种种苦患。如果众生既不造恶业、又能持守五戒十善,佛陀就以四无量心、六波罗蜜、神通自在等法门来教化他们,令他们灭除贪瞋痴三毒及五盖烦恼,契悟十方诸佛的殊胜境界。

而小马长跪母马前,请问不受灾殃之法,则是比喻当行者向善知识请益修行法则时,师长所开示之深浅不同行门,皆有其用意。对于希求人天福报者,便说明持守五戒十善为人天善因的道理;对于志求无上正等正觉、精进勇猛之人,善知识则为其开演“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及四无量心、六波罗蜜等菩萨行门,令其能出离三界生死、上报四恩,更进一步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以大乘心往来三界之中,运用种种神通方便,度脱一切有情。

典故摘自:《生经·卷第四·佛说马喻经第四十二》

省思:

众生不明白自性清净之理,随顺妄想执着而造作恶业,枉受生死轮回之苦果;如同故事中的小马恣意横行,因而受到责罚饥渴之苦。佛陀有“调御丈夫”及“天人师”的德号,能善观众生因缘及根机,以种种方便法门善巧引导,令众生契悟自性、出离生死,究竟成就如来果德。

故知佛法是一切有情离苦得乐、转凡成圣的依归,至心皈依三宝,依循佛陀开示的真理踏实修行,化除烦恼习气,方不负本具清净自性,及值遇佛法之殊胜因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猕猴入海喻

过去,在一海岸边有树林,方圆数十里中住了五百多只猕...

如野马一样的妄想心怎样调伏

祖师们确确实实了不起,想了很多办法,写了很多文章,...

牛年说牛---佛教里的「牛」

农历辛丑牛年即将来临,牛与佛教有着殊胜的因缘,如著...

妄想如顽猴野马一样,该如何调伏

讲了不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我看有些人就没有用心...

整个《法华经》譬喻品就讲这两件事

这个地方是第一个,火宅喻。其实火宅喻是包括了两个部...

《法华经》中最精彩的七个比喻

《妙法莲华经》在大乘经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法华经...

见影谓己有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过的一段故事...

《法华经》的羊车、鹿车、牛车各比喻什么

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让心房中多开几扇窗

有个男子好不容易存了足够的钱,买了三层楼的独栋房子。...

佛陀开示美色

雨季安居结束前两个星期,一个异常美丽的女人造访佛陀...

马云:在创业道路上永不放弃

和张朝阳、李彦宏、史玉柱、丁磊、马化腾这些打小学习...

修善如爱己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波斯匿王不仅...

【佛教词典】天女散华

据维摩经观众生品载,天女散华(花)于诸菩萨及舍利弗...

【佛教词典】本性灭

【本性灭】 p0531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二页云:本性灭,谓...

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

人生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泰斗太虚大师提倡的;但是人...

你内心有德,求什么就有什么

人们常常忽略心念,修养内德,如果你内里有德,不求名...

找小鸟当证人

我们平时面对外境时,常会加以分别,却从没有好好地观...

走不回去的小和尚

某日,寺院要扩建殿堂,有一棵珍贵的银杏树需要移栽到...

【推荐】出家沙弥净人须知

这个时代大家能发大心出家,说明具有多生多劫的佛缘和...

「觅心了不可得」的含义

《楞严经》的观念,觅心了不可得的意思,不是说它的作...

平时要如何去累积福德增长福报

问: 平时要如何去累积福德、增长福报?佛法说:「大...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佛灵僧不灵

阿弥陀佛,诸位吉祥。 今天呢给大家说一个《佛灵僧不灵...

何等相是诽谤正法

问曰,何等相是诽谤正法。答曰,若言无佛无佛法,无菩...

真正的财神法

财富不是求来的,而是种来的。财为养生之源、护身之本...

放生是否属于著相

问: 放生是否著相? 大安法师答: 持戒,戒律的开遮持...

盲龟值浮木

每百年才能从海中探出头来一次。而大海中有一根浮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