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猕猴入海喻

2021/11/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猕猴入海喻

过去,在一海岸边有树林,方圆数十里中住了五百多只猕猴。有一次,海水上有聚沫,高达数十丈,看上去就像雪山一样,随着潮水而来、停住岸边。

众猕猴看到了,互相说道:“我们到山顶上四处游戏,岂不是很快乐!”当时,其中一只猕猴便率先登上山顶,一跃而下,直接没入水底。其他猕猴们看它那么久都没出来,觉得奇怪,以为是这座泡沫山里面很好玩,它玩得非常快乐,所以不出来。于是,所有猕猴便竞相跳入泡沫中,结果全都溺死了。

佛借此以为譬喻:“海水是生死海,泡沫山是五阴积聚之身,猕猴是人之识神,人不知五阴是空,愚痴迷惑、贪着爱欲,由此没于生死海中,无有出期。”因此《维摩诘经》云:“是身如聚沫,澡浴强忍。”

典故摘自:《杂譬喻经·卷第二》

省思:

古德云:“以一切众生受生死之苦,皆爱欲之过也。”欲爱、色爱是生死的根本。众生贪着爱欲,故流转生死,无有出期。《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有爱,就有烦恼,若能在这念心上回光返照,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保持觉性,清楚明白、能作主,把生贪爱的这念心转过来,心离爱则无忧、无怖,当下就能了生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怎么知道生死业力重不重

一个人怎么知道你生死业力重?你看我们同样念佛,有些...

一位清朝探花的前世今生

苏州人吴引之,是清末探花,才貌出众。民国十年,朝礼...

贫儿欲与富等财物喻

从前,有一个穷人,只有少量的财物。看见非常富有的人...

没空的哥哥

人生无常,把握当下最可靠。 佛典中有这么一则故事:...

妄想跟你过去的生命有关系

妄想的本质是什么呢?【观相元妄:如是乃至五阴、六入...

无边的生死罪业和痛苦是怎么来的

众生在迷,贪著、攀缘、妄想执著世间、出世间的一切事...

装死的野狐狸

佛经里面有一个比喻,很贴切野狐狸的比喻。说有一只野...

学佛的人可以练气功吗

问: 学佛的人是否可以练气功? 大安法师答: 学佛的人...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功德天与黑暗女

从前,有一个女子,到了一户人的家里。这个女子长得端...

财富与幸福

在英国某小镇,有一个青年人,整日以沿街为小镇的人说...

优波鞠多尊者的出家因缘

(上) 佛住止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当时国内有一梵...

畏苦勤念佛 安详离娑婆

我们最初来到世间是一个人,最终离开世间也是一个人,...

【佛教词典】五师

(杂名)五种之法师。毗奈耶杂事十二曰:经师律师论法...

【佛教词典】本说法妙

为天台大师智顗解释“妙法莲华经”经题“妙”字时所立...

伤害菩提心的六增上戒

蕅益大师提出这个嗔恚,我慢跟懈怠,它的出处是从《菩...

诚实的商人

五大劫以前,菩萨是一个诚实的商人,在舍利婆国贩卖装...

释迦古佛示现的启示

释迦牟尼佛是古佛再来,在娑婆世界这一期的示现中,他...

堕胎杀生的因果公案

堕胎是杀生恶行,以事、意乐、加行、究竟衡量,事是胎...

圣严法师《用平常心应试》

每年到了夏天,就是升学考试、求职考试等最热门的季节...

能够这样念佛,一定可以了生脱死

修行人要求一生事办,疾出生死,只有念佛法门。因为念...

造邪淫业将会堕入三恶趣中

造邪淫业将会堕入三恶趣中,业重者感生于近边地狱的铁...

一切又回到起点

有两个男人,一个富可敌国,但身体羸弱,另一个身强力...

为何世俗的快乐会带动生死轮回的痛苦

我们每一个有情众生,在内心的深处都有一种天生的本能...

大安法师:如何放下多年来的怨恨和悔恨心

问: 如何放下多年来的怨恨心和悔恨心? 大安法师答:...

宇宙万法惟独是我们一念心所显现

这个宇宙万法,惟独是我们一念心所显现,这个观念很重...

业障深重要念什么佛

问: 业障深的人应该念什么佛? 宽见法师答: 不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