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省一法师证念佛三昧的过程

2011/04/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省一法师,俗姓高,扬州江都县人,世代务农。

省一大师十二岁时,母亲去世,便萌发出家的念头,由于父亲不同意,未成。十九岁时,在天峰寺剃度出家,在扬州天宁寺受三坛大戒。后来,在焦山僧处闻到净土法门,便专志念佛数年。又发愿闭关念佛,刻期求证。闭关念佛一百二十日,感觉妄念驰逐纷纷。闭关期满,未证,生大惭愧,决定再闭关一百二十日。

起初,杂念仍然纷呈,到第五十日,还是控制不住妄想。省一大师大为悲戚,更加恳切诚挚地念佛。约又过了二十余天,觉得妄念渐渐停息,这时心稍宽慰。又过了一些时日,觉得妄念的干扰,一天不过有三次到五次。心清净时,即见阿弥陀佛卓然耸立虚空中,金色容颜,光辉灿烂,其庄严妙好非语言所能描画。

省一大师长跪礼拜后,私自念言:阿弥陀佛已现在面前,上厕所大小便,卧床睡觉都不恭敬,怎么办呢?继而宽慰地自言:父母对于子女,尚不嫌弃其污秽,何况是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因而,更加勇猛精进,更加虔诚地念阿弥陀佛。

如此,又过了许久,心境渐渐开廓坦荡,如同太虚。心地中不存纤毫的善念恶念,及微细杂念,动与静浑然一体。心念、口诵,只是阿弥陀佛的名号,想找寻杂念,也了不可得。到这时,神气加倍充沛,不再卧床睡觉,也没有饥渴之感。

食物来了便食,也没有什么苦患。外面的境物则光明洞彻,极乐世界与娑婆世界融洽为一体。所居住的寮房,墙壁都隐而不见。众多的佛菩萨充满太空,黄金地、莲花池、七宝行树,以及虚空和地上的宫殿楼台,极目所视,多不胜数;所有经行、静坐的地方,境界都是一样。光辉遍照;无不周遍。

省一师睹见面前有二个宝莲花,莲花上的人,容貌与诸菩萨相同,而神态很像自己今生的父母。省一师刚投目注视,其中一人,已经缓步到了省一师面前。呵!果然是他的母亲。其母欣然地对省一师说:“你由于我的原因,发心出家。你如今证得道果,我与你的父亲,也凭借你的修证,得以超生西方净土。我今天奉阿弥陀佛的饬令,特来安慰你。”省一师正要站起来,母亲阻止说:“阿弥陀佛正在你的面前,不可以由于我而干扰你的定力,你的志愿已经达到,他日在西方极乐世界再相见。”说完,便消隐不见。再视刚才两朵莲花,则与大地上众多的莲花摇曳相揉,不知其所处的地方了。

省一师自从证到念佛三昧后,心地清净,外境亦随之清净,不改变不退失。直到一百二十天期满出关,净境才消失。省一师说:正当闭关念佛时,心境寂然,不知道时间的长短,及到出关,回忆追溯时间,才不过二十天而已。

省一师证得“念佛三昧”时,才三十岁。后来,虽是无事道人,但终日念佛诵经,未尝懈怠。他经常劝诫他人:认真念佛,佛不会欺骗你的。又说:如果证得念佛三昧,必定可得往生。然而,如果不闭关、禁语,一心持诵佛号,“念佛三昧”就难证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荐】十心向往,命终必生极乐国土

又云,十心向往,命终必生彼佛国土,是《宝积》义。《...

念佛之人的「三不可」

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

生西劝持观音圣号

生西劝持观音圣号, 为什么《印光法师文钞》当中有这么...

念佛功夫与往生的关系

一、念佛功夫与往生的关系: 阿弥陀经,所说简略。然生...

修净土者皆不妨一切世务,人何为而不修乎

原文: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却出干事,抵暮...

如是则一切行门,皆为净土助行

至于日用之中,所有一丝一毫之善,及诵经礼拜种种善根...

初发心菩萨应先求生净土

初发心的菩萨,大菩提心虽然发起来了,但是他还是业力...

一日无常到,唯有业随身

我们众生现在梦中,在这里造业,在这里寿命短暂,在这...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堕胎的现报录

妙霞居士是洛阳市伊川县人,从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在粮...

晚清巨商王炽的「商道」

王炽(1836~1903年),字兴斋,汉族,云南弥勒县虹溪...

禅者悟道的境界和感受

有一学僧,非常恭敬地请问慧林慈受禅师道:禅者悟道时...

【推荐】为奶奶「回家」保驾护航

时光流逝,转眼奶奶已经去世几年了,在我回去照顾她老...

【佛教词典】四种国土

(名数)天台所立。一凡圣同居土,凡夫与圣者同居之国...

【佛教词典】锡杖

梵语 khakkhara,或 khakharaka。音译为隙弃罗、吃弃...

宝筐镜影

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

到达心佛双忘时,才会会得真实义

在理和事的圆融方面,真正要了解,一定要到达心佛双忘...

佛经前为何要安立「如是我闻」

经典前为什么要安立如是我闻呢?因为当时佛灭度的时候...

鬼道众生是怎么来的

己二、示恶鬼趣 今天讲到七趣当中的第二趣。鬼是怯懦怖...

为什么劝您念《金刚经》

镜蜡喻 一九八一年,我在纽约华美协进社讲学佛缘由。当...

24小时念持地藏圣号的方法

地藏菩萨告诉我们,你念我的名号念到夜分了。次至夜分...

恩爱别离怨憎合会,此皆为苦无有欢乐

往昔,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城里有一位长...

几则有关往生征验的莲宗故事

这次我要讲的专题是《莲宗故事》。首先讲清朝彭二林(...

净土一门 九品往生

净土一门虽广摄诸根,咸登不退,而见佛久近,闻法大小...

杀盗淫三恶果在人道里的体现

首先杀业,你有杀业的话,直接就是多病、短命,这是杀...

善导大师:临终往生正念文

知归子问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来,便属后世...

为什么出家人不能礼敬白衣

在佛教中,出家为僧,除了个人的修证解脱、播种解脱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