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对动物慈悲

2011/05/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古时候的印度,人民拜他们的神时,一般都杀动物当做祭品。他们认为这些祭品,可令神祇喜悦,于是神祇就答应人们的祈求,赐他们钱财,给他们种田的雨水。

佛陀无论到什么地方去,都告诉人们说,这样牺牲动物是错误的。有些人听他这么说,就对佛陀发脾气的说:“据我们的经本,杀动物来拜神没有什么不对!你竟敢持不同的意见?”

佛陀回答:“损人利己是不对的,使人不快乐而使自己快乐是不对的。这是因为每个众生都想活命,就像你一样。因此,你若杀一只动物当来拜神,你是个自私的人。我一再教人:自私的人是不会有幸福。不但如此,神祇在帮助你之前,先要求动物的血,那一定不是仁慈的神祇。这种神就不值得人去拜。但,假如你对众生慈爱,对动物和人一样平等无分别,神就会崇拜你!”

很多人听了佛陀的智慧良言,知道佛陀的话很对。于是很多不幸的事被阻止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帮助堕胎的医生有什么解决之道

问: 帮助堕胎的妇产科医生临命终会有障碍吗?有什么...

【推荐】吃素是福,不再与众生结恶缘

母亲打来电话,颇为伤感:我们村里的人说你好瘦,人又...

鱼贩与老和尚的故事

在某个寺庙里有一位年老的和尚,出家已经很久了。但是...

国王与树神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骄傲的国王。他要为他自己建造一...

因为这一幕,屠夫从此不再杀生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远离杀生,即是施与一...

【推荐】诱人的菜名背后 都有一个残忍的故事

有一种花鲈鱼,耐热最久。汤锅里面正在加热的时候,它...

劝茹素断荤戒杀放生

一切众生,一念心性,与三世诸佛,了无二致。但以迷而...

慈悲的复仇

禅海从前是一位武士的儿子,一次到江户游玩,做了一位...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画传

一、少年辟佛,醒悟出家 印光大师(公元1861-1940年)...

无法代替的五件事

圆悟克勤有一个得意的弟子叫大慧宗杲,是宋代非常著名...

古代高僧令人感动的德行典范

《缁门崇行录》这一部书专门记载古时候修行人品德的风...

富那奇堕饿鬼道的因缘

昔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一日,舍利弗与大目...

【佛教词典】五法

【五法】 p0251 显扬六卷一页云:论曰:五法者:一、相...

【佛教词典】妙

【妙】 p0700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二页云:云何...

圆瑛大师:素食与佛教、世界、人类的关系

人生日用所需,饮食为一大宗。素食、荤食,与佛教,与...

天竺十二祖马鸣菩萨

今天要讲的这位祖师是西元一世纪时期的中天竺国人,人...

诚实是随顺法性的善行

佛言:其四恶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转相教令,共为...

多生欢喜,莫生烦恼

一般社会上讲精神战胜物质,佛教讲心生种种法生,心灭...

《坛经》中的顿与渐

在《坛经》中,顿与渐的问题,是贯穿全书的一个主要问...

挂铃铛的骡子

有一则很有趣的寓言:一头骡子脖子上系着铃铛,骡子每...

明一法师:枯燥乏味好用功

世间的人都怕做枯燥乏味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这是非常...

「修持法」和「供养法」的利益和妙用

问: 各个法门有修持法和供养法。请细说这二种法的利...

有人念佛多年病没好,便怀疑佛号不灵

《普贤行愿品》第四,忏悔业障: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

此行能证得大福大慧优雅的容貌

佛法与外道不同的是佛法讲心。而外道大都以心外求法。...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三观:杂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当观...

善巧导净土,妙验西方路

沈中旭。字启白,江苏吴县人,年少时个性豪放不拘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