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白居易与佛教之因缘

2011/08/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白居易是唐代的伟大诗人,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自称香山居士。唐朝文人中,白居易与佛教僧侣往来最为密切。《五灯会元》之四上有如下记载:

“杭州刺史白居易,字乐天,久参佛光,得心法,兼禀大乘金刚宝戒。元和中,造于京兆兴善法堂,致四问。十五年,牧杭州,访鸟巢和尚,有问答语句,尝致书于济法师,以佛无上大慧,演出教理……复受东都凝禅师八渐之目,各广一言而为一偈,释其旨趣,自浅之深,犹贯珠焉。凡守任处,多访祖道,学无常师,后为宾客分司东都,罄己俸,修龙门香山寺。”

贞元十六、十七年间,白居易两度到洛阳,参访了东都圣善寺法凝禅师。求得观、觉、定、慧、明、通、济、舍八字心要,并发挥为八渐偈。可以说法凝禅师是他的佛学启蒙导师。贞元十九年,他从佛光如满禅师处接受斋戒。他退居后,和在香山寺的佛光如满禅师结香火社,遂自称香山居士。他与佛光如满的情谊延续了三十五年之久。白居易曾与翰林学士钱徽一同学习金刚三昧经,四度至长安兴善寺问道于大彻禅师,转向南宗禅的参究。他写道:“已年四十四,又为品官……近岁将心地,回向南宗禅,外顺世间法,内脱区中缘,进不厌朝市,退不恋人寰,自吾得此心,投足无不安。”

又在《闲吟》一诗中写道:“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可见白居易对佛学的体验是十分深刻的。他曾观照自己的前世为诗僧:

辞章讽咏成千首,心行皈依向一乘。

坐倚绳床闲自念,前生应是一诗僧。

白居易被贬到江州,忠州时,开始学习坐禅,和兴果寺神凑禅师、东林寺智满禅师等交往甚密。在东林寺藏经楼读慧远大师文集深受启发。他后来将自己的文集奉献给与他有缘的寺院收藏。如庐山东林寺、洛阳圣善寺、苏州南禅院的千佛堂、龙门香山寺等都收藏有他的诗文集。

以文学的生花妙笔来阐发佛学的精奥真谛是白居易晚年的理想。他说:“愿以今生世俗文学放言绮语之因,转为将来世世赞佛乘转法 轮之缘。”

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时曾参访鸟巢禅师。鸟巢道林禅师见秦望山上松枝茂密,就居于树上,有如鸟儿筑巢而居,故人们称他为鸟巢禅师。白居易仰观禅师在树上摇摇欲坠,迷惑地说:“禅师住处甚为危险。”禅师说:“太守的处境比我更危险。”白居易说:“弟子为一州太守,住镇江州,何险之有?”禅师说:“你身居官场,明争暗斗,识性不停,譬如薪火炽燃,怎么不岌岌可危?”白居易请教道:“什么是佛法大意?”禅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说:“如此简单的道理,三岁小孩也知道。”禅师说:“三岁孩童虽会说,但是八十岁老翁却未必了解其意。”

白居易除了自己皈依佛门,持斋守戒外,还大力倡导放生,以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普度众生。他写下了《放旅雁》、《放鱼》、《赎鸡》等放生诗。他写道:“常慕古人道,仁信及鱼豚,见兹生恻隐,赎放双林园。”

白居易在晚年最钟爱香山寺的幽静,以香山寺为他最后的归宿地。他写道:

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

家醖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

爱风岸上攀松盖,恋月潭边坐石棱。

且共云泉浩缘境,他生当此作山僧。

白居易晚年虔心念佛,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合三万两俸银请人按《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彩绘大型西方极乐世界图及弥勒像、西方三圣像、日日焚香顶礼,十分虔诚。并且回向众生离苦得乐共登莲城。他的《念佛偈》流传广远,至今仍脍炙人口:

余年七十一,不复事吟哦。

看经费眼力,作福畏奔波。

何以度心眼,一声阿弥陀。

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

纵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

日暮而途远,吾生已蹉陀。

日夕清净心,但念阿弥陀。

达人应笑我,多却阿弥陀。

达又作么生?不达又如何。

普观法界众,同念阿弥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何谓佛度「有缘人」

佛法中的有缘人,指的就是闻、思、修佛法机缘已经成熟...

沙曷比丘饮酒醉卧树下,为何世尊还赞叹他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千二百五...

因缘和合

桂琛禅师参访玄沙禅师,玄沙知道他深研唯识法相之学,...

虔诚的回向,让逆子回头

既与一切众生深结法缘,速能成就自己大乘胜行,我们跟...

多善根福德因缘来自于阿弥陀佛

复次,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

能听闻到地藏菩萨的这个因缘有多难

【未来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恶者。乃至不...

比丘为塔作枨因缘

过去在竺叉尸罗国有一座塔寺,波斯匿王时期,门柱被火...

慧律法师《你侬我侬,障碍修行》

我们之所以会在六道轮回、生死痛苦,完全是「自作自受...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认定你这个朋友

单位和家之间的路途有点远,又不在公交线路上,遇上紧...

一比多更好

有两位相交多年的朋友,结伴到远地去经商,两人身上各...

富贵修行难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有个弟子,名叫耆婆,医术高明,...

知识不等于证悟

虽然经常诵念经文,但放逸而不奉行的人,像替人放牧的...

【佛教词典】余语触恼戒犯缘

亦名:身口绮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五缘:...

【佛教词典】法性随妄

(术语)法性随妄缘起惑造业感苦果也。妄缘即无明。...

如何远离那些不顺的报应

我们应远离恶业,勤修良善,就不会遭如是报应,不遭那...

三藏十二部

三藏即经藏(梵语sutranta-pitaka)、律藏(梵语vin...

佛教如何看待神秘通灵

神秘现象不一定是宗教才有,不信宗教的人也会发生,只...

拜忏的方法

我们看拜忏的方法: 一、请圣明证。二、说己罪名。三、...

念佛与消业

业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概念。佛教不但把世间的贫富贵贱、...

六种女性的不同性格特点

人有男女之别,男女之间除了身体上的构造不同,心理、...

慧律法师《让你赢,我也没有输》

释迦牟尼佛自认是世界上最平凡的人,所以他没有烦恼。...

忍辱胜过怨恨

忍辱胜怨,善胜不善,胜者能施,真诚胜欺。 所谓忍辱胜...

【佛学漫画】阿弥陀佛是一尊什么样的佛呢

阿弥陀佛是一尊什么样的佛呢...

人生有好的智慧,就能开展出好的前途

为什么有些人的十八界是快乐的?你看他经常保持欢乐。...

慧律法师《修行人常犯的通病》

山头主义,门户之见 弘一大师说:【因所皈依者为僧,...

五盖

1.贪欲盖: 指贪爱五欲妙境,能使众生心性迷惑,令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