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比丘为塔作枨因缘

2019/09/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比丘为塔作枨因缘

过去在竺叉尸罗国有一座塔寺,波斯匿王时期,门柱被火烧毁,后来佛又重安立门柱,但时间一久也变得腐朽不堪。当时该国的国王名叫枸沙陀那,有一位比丘向国王恳求说:“我想要为这座佛塔再造一门柱,希望大王您允准我寻找木材,如果有被我选上的大树,请大王不要吝惜。”国王即告诉他说:“除了我皇宫内的树木,其他的随你拿去。”

得到了国王的允许之后,比丘众等就开始到处寻找合适的木材。他们听说在水池边有棵大树,这树名叫首伽树,长得非常巨大,而且有恶龙守护,大家都不敢冒犯,如果有人摘取树的枝叶,可能就会被恶龙杀害,所以从没有人敢接近。

有人转告比丘说;“在水池边有一棵大树。”于是,这位比丘就率领众人拿着刀斧器具想去砍伐这棵大树,但又有人对比丘说:“这龙极为凶恶。”比丘听了回答:“我是为了佛事而来,不害怕恶龙。”有一位管事的婆罗门也向比丘说:“这条龙非常凶恶,如果伐树会因此伤害到很多人,千万不可以。”婆罗门同时作偈言说:

“汝不闻彼贼,悭贪故暂作,而能于一切。汝当忆此事,常应自拥护,莫为此树故,即致于伤害。”

这位比丘听了,也作偈言说:

“汝为毒龙故,而自生贡高,我依人中龙,恃彼亦自高,

观汝力为胜,如是我得势,令使众人见。我为敬佛故,

今当舍身命。诸毒龙众中,汝为作龙王,生大恭敬想,

佛为柔调寂,及是众中王,我今亦恭敬,如来婆伽婆,

谁能降毒龙,而为弟子者?”

比丘与婆罗门各执一词而互不相让,于是比丘动手砍伐了这棵大树,也无云雷变异之相。婆罗门看到这一幕,当时就作偈言说:

“先若取枝叶,云起雷霹雳,汝为咒所伏,为死至后世。”

婆罗门说了这句偈子后,当晚睡眠中就梦见了毒龙向他说偈:

“汝莫起瞋恚,此名现供养,非为轻毁我。吾身自负塔,

况树作塔枨,而我能护惜?十力世尊塔,我当云何护?

此林自生树,而为佛塔故,如是自生树,云何得恋惜?

更有余因缘,今当说善听。我亦无势力,德叉迦龙王,

自来取此树,我云何能护?伊罗钵龙王,及以毗沙门,

躬自来至此,我有何势力,而能距捍彼,威德天龙等?

如来现在世,及以灭度后,造立塔庙者,此二等无异。

诸有得道者,人天及夜叉,名称遍十方,世界无伦匹。

如此名闻故,塔枨悬宝铃,其音甚和雅,远近悉闻知。”

婆罗门因为听了这偈子的缘故,从梦中清醒过来,并随即出家修行。

典故摘自:《大庄严论经·卷十五》

省思: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云:“若遥见此塔或闻铃声或闻其名,彼人所有五无间业,一切罪障皆得消灭,常为一切诸佛护念,得于如来清净之道。”可见修造佛塔有无量的功德,并能得到诸天护法的拥护。佛弟子成就佛事,应当要把握因缘,当行则行。就像故事中的婆罗门,对佛法产生信心,立即把握因缘出家修行,身为佛弟子的我们,更应珍惜得闻正法因缘,精进行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现在能听闻佛法,应该珍惜这一因缘

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大士所以舍全身求半偈也。 佛陀,...

修福从珍惜一粒米开始

一粒米在现代人眼中,谈不上有什么价值,但要知道需多...

【推荐】凡夫最大的毛病,就是认为身心世界是真实的

每一个人的色身,他的感受、想,他的取向--行--造作,...

祸福由因,改变在缘

我们从我们内心的相状,看到过去的因,也看到你现在面...

珍惜福报,得无尽因缘

雪峰禅师和同伴三人出外传道。一天黄昏里,他们走在河...

福报很大,要是不守章法,也会回到业障深重

知一切法当体即空,非灭故空,不必等到它消失。这个空...

把握现在的因缘去创造来生

佛教的生命观,它是建立一个无量生命的概念,它不像一...

爱惜常住物,如护眼中珠

修福不修慧,象身披缨络;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 从前...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正知因果才能获得大吉祥

有种子为因,就会有果报,不是吉祥之力使然,因此不应...

临终恶习突现 助念劳而无功

下面要讲一件真实的事情,来和大家互相勉励,我们内心...

剩菜的故事

剩菜的故事是说:一个小康家庭,父母生了三个儿女,丈...

猕猴与猎人

过去在一座深山里,住着一只猕猴,这只猕猴不但有过人...

【佛教词典】婆斯仙后

系婆斯仙之妃。位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东方,婆...

【佛教词典】于三摩地进时颠倒

【于三摩地进时颠倒】 p0751   瑜伽十三卷五页云:云...

「空」的含义

空(梵语为sunya),大乘佛法最根本的原理即是空义,如...

《红楼梦》中的声声佛号

净土宗四种念佛方法(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唯持...

一切问题本来就不存在

一个生活充满苦恼的问题人去拜访一个智者,一见面就迫...

阿赖耶识的种子有六义

刹那灭俱有,恒随转应知,决定待众缘,唯能引自果。 大...

值得珍藏一辈子的话

人生路漫长而短暂,只有懂得人生活着的意义才可留驻生...

没有永远的亲人,也没有永远的仇人

《梁皇宝忏》中说:仇人皆从亲人而来。这确实是很有智...

中国老秤上的十六颗星

古代商人的地位很低下,是因为那时候是农业社会,有些...

知道生命从哪里来,才有办法改变它

在禅师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公案: 六祖大师有一天去参加...

佛给在家人提出的五条基本规范

在佛教里面,释迦牟尼佛给在家人提出五条基本的规范,...

幼时就应当教育少儿因果报应之事

汝侄之不知努力做人,乃从小失教所致。小时失教,大了...

如是奉事者,未来常在诸天受胜妙乐

【若能志心归敬及瞻礼赞叹。香华衣服。种种珍宝。或复...

人的十二种病

阿难问佛,何者是病?佛言: 1、随恶人言是病。2、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