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凡夫最大的毛病,就是认为身心世界是真实的

净界法师  2020/11/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凡夫最大的毛病,就是认为身心世界是真实的

每一个人的色身,他的感受、想,他的取向--行--造作,识--了别,每一个人的生命的色心的活动状态,不会完全一样,这一切的法,叫一切诸法。我们刚开始,先不要管别人的五蕴,你就管你现前的五蕴。你怎么去观察你现在的身心世界呢?你是一个人的果报,人的思想,你观察你的身心世界,因缘空无主,这个因缘这句话很重要!

我们在修观的时候,这个一切法因缘生,这句话当然是龙树菩萨的根本思想,智者大师在修观的时候,他引用很多龙树菩萨的思想,就是因缘观,因缘性空。佛法说一切法的存在是因缘有,因缘而有,我们凡夫对一切身心世界的存在认为是自性有。

就是说,在佛法的观念当中,我们凡夫最大最大的毛病,我们认为我们这个身心的生命体是真实的,这件事情非常严重。我们认为我们的生命体是真实有,是真实有就不能有变化,我现在是这样的状态,我明年也是这样的状态,我三十年后也应该是这样的状态,因为我的生命是真实有。

那么,只要我的身心有变化,我就会痛苦,乃至于我有癌症,我就不能接受,因为我的身心世界是真实有,怎么会有变化呢?有变化,我们会认为不正常。所以我们凡夫会起很多很多的烦恼。

在佛法思想的解释,他怎么会起烦恼?一个人好端端的谁会起烦恼呢?就是我们会认为,我们的身心世界是真实有,有一个真实的自我,这件事情非常严重。这样子的想法,是我们个人的一厢情愿的想法。但事实上我们的身心世界,佛陀否定了自性有,佛陀说,我们的身心世界是因缘有,这个因缘主要就是业力。

说你今生是个男人,你用男人的相貌,男人的思想在过你这一生,当然男人有男人的思想,男人是以事业为重嘛,你这个工作就是为了家庭,养家糊口,创造你的事业。你死掉以后,你没有到天上去,也没有到三恶道去,你变成一个女人,你变成一个女人的相貌,女人的思想,女人有女人的思想,照顾家庭,相夫教子。

你的身心从今生到来生起了那么大的变化,不管色身的外表,不管内在的思想,完全不同,这怎么回事呢?就是因缘有,就是业力,你今生所造的业力,不断的薰习你这一念心识,你这一念的心识就变现了这样的果报出现。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吴南浦居士的信佛因缘

《梵网经》云,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

每一种果报都经过三个阶段的变现

我们强调业力,我们也讲到果报,那么当果报变现的时候...

圣严法师《痛苦的发生与消失》

只要谈到佛教教理,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苦。佛教说...

有欲便有苦,无欲则无苦

当知吾人,本有妙明真心,本是清清净净、光光明明,如...

知苦才能离苦

无论小乘或大乘佛法,都是以苦谛为根本, 如佛经里面讲...

【推荐】地狱的境界从哪里来的

有这么一个例子,也是《安士全书》里面的,在《万善先...

放下仇恨才能解放自己

我把心里一直记恨的人列了一张清单。这其中伤害我最深...

修行人是境遇愈坏愈好

出家要在大丛林人多的地方,不要只有三五个人。人多才...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如何敬佛敬法敬僧

三宝者,佛、法、僧也。其义甚广,今唯举其少分之义耳...

印顺大和尚谈出家的经历

记者: 印顺大和尚,很多人对您出家前的经历非常感兴...

我们现在最大的盲点在哪里

我们现在最大的盲点在哪里?身为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就是...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下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

【佛教词典】增上果

梵语 adhipati-phala。系五果之一。即依“能作因”的增...

【佛教词典】害寻自害

【害寻自害】 p0930   大毗婆沙论四十四卷二页云:云...

纵遇善知识,遇而不识,当面错过

纵遇善知识,但以耳为目,遇而不识,当面错过。 这个也...

四谛

1、苦谛。 苦是受逼迫苦恼之意,主要指三界生死轮回的...

父母不在身边,应如何尽孝

问: 剩男剩女的今天,很多父母用孝道绑架婚恋,导致...

一切都有定数吗?如果不一定,那佛如何预知呢

问: 诸佛菩萨皆有五眼六通,能知过去、未来、现在之事...

贫人菩萨因精进勇猛故,先成就佛果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看到有些僧众身心懈怠,不...

「四不」原则健全我们的人生

我这一生周游世界,云水行脚,到过不少地方,但在今天...

圣严法师《情绪从哪里来》

在混乱、紧张匆忙的时代里,人的情绪时时刻刻都在浮动...

往生的关键在你的心理素质

这一点当然古人讲了很多,就是说,要往生你必须感应道...

如何是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

问: 如何是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 了幻法师答: 学佛...

一辈子造罪业,为何临终十念就能往生

那有人也许看到这个经文就问了,他一辈子造了这么大的...

人生醒世妙语15句

一、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道德愈高尚则愈安全,权势愈高...

【佛学漫画】不同的念佛,同样的往生

清朝嘉庆年间,江浙一带在一个月之内有两个念佛人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