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源断流枯

圣法法师  2010/06/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往上爬,水往下流’这是物各有其性。人不往上爬那是没有志气的人,水不往下流除非是有物把它堵起来,这是很浅显的道理,有人不知道这个原理,不依法启发人的志气,而只希望他成功,水不堵起来,而欲它不向下流,岂不是愚蠢的行为吗?

从前有一位爱好游行的人,可以说一年到头都在外边游行。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外为增加见闻,增加知识使心胸开阔,可是这位游行的人一点也不增加知识,而且固执反而被物所拘束。

有一天走路走了很累而且也很口渴,可是面前一片荒野,没有河也没有水池,那里去找水喝呢?正在愁苦时发现荒野的东边有一座山,他想有山必有水于是走近了山麓。果然山地种田的人将山边架上一条长长的竹管,把水引下田边,竹管向下的一头便不断的流下清清的水。旅行人见到清水很欢喜的歇下来,饮个痛快。

当他饮足了水,忽然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希望竹管里的水不要再向下流,他已经喝够了,口渴也解除了就不要再喝了,为什么水还要流下呢?于是他发火了,疯狂的说:‘我已经饮完了,你为什么还要向下流呢?’正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山边走来一位农夫问道:‘先生你向谁发脾气呢?’‘你有所不知,我因口渴来这里饮水,现在已经饮够了水为什么还不断的向下流,实在气死人了。’原来是一个愚蠢的莽夫。’农夫不理他的走了。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个根源,方才有其结果,众生贪爱五欲之乐而造业不肯舍离,又怎样能没有受苦受难的果报呢?当他厌烦尘境不爱欲乐的时候,如果不断除心里的贪欲又怎能阻止欲乐的水不流呢?不断除内心贪欲的根源,要不喜爱五欲那不是像旅行人要阻止流水,而不杜绝水源一样的愚痴可笑吗?

水有源,树有根,古人说:‘物有初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即近道矣’。人的富贵贫贱,智愚贤不肖,乃至个性的善恶忠奸正邪皆有过去的业因,感受现在的苦乐果报,不知追究其源,光从业果呵责或怨天尤人有何用。

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能觉悟的人(菩萨)即事事知何因将必得何果。所以子思曰:‘吾日有三省吾身。’作事有误乎?讲话有得罪于人或讲错话乎,行为有对不起于人乎?如是省察即少造恶业而增近道业。凡夫不论讲话做事都增近罪业而不自觉,故生死流转业报无尽。

前生有造种种业,故今生有种种果报——灾难痛苦之事不知忏悔修行,而一昧求神托佛,不是‘缘木求鱼’一样吗?佛经说如是因必如是之果,偏偏不信,却信算命问卜来处理事情亦是缘木求鱼,我人自无始积习贪嗔痴等恶习,故生死无尽,苦报无尽,不以此下工夫而怨天尤人,不是和故事中的愚人呵责流水一样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牛腹蓄乳

从前有一位很好客的人,他想要开一个宴会请客。邀请许...

贪小便宜

我们每天打开报纸或电视,就常常看到报导,有些骗徒用...

空中楼阁

一棵树最初必由一粒种子,下土发芽生根慢慢长大而成。...

杀师祭神

世间一切学问一切智识技艺,都需要老师的指导,而且各...

楼上磨刀

人往上爬、水往下流。谁不愿往上爬呢?没有衣食住的时...

沉香烧炭

世间低廉的东西人人都买得起,欲取之得之比较容易。高...

摹仿国王

世间万事最初都是摹仿而来,譬如小孩学走路、读书、学...

贪小失大

人类不论富贵贫贱,上至一国的领袖,富有四海。下至贩...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优波鞠多尊者的出家因缘

(上) 佛住止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当时国内有一梵...

一亿村的故事

以前有个名为一亿村的地方,拥有一亿元财富的人,才有...

朋友有四种

朋友好比一面镜子,善友可以规过劝善,恶友可以引以为...

好为人师的老山羊

一个凡事都爱摆大道理的老山羊正悠闲地在河边散步,它...

【佛教词典】师资七祖方便五门

全一卷。附题为“擿句抽心录之如左”。日人秃氏祐祥藏...

【佛教词典】云门屎橛

(公案)僧问云门:如何是佛?门云:干屎橛。干屎橛者...

过年杀生听高僧怎么说

春节将至,民间有二十六炖锅肉,二十七杀只鸡等民谣谚...

【推荐】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烧不可

在好多大乘经典上,如《法华经》所说的舍身、燃身、燃...

修行亲力亲为,才能解脱生死

灵意老和尚1926年(二月初六)出生于山西省大同市山阴...

欲修三昧,何不于此等语句中全身靠倒

欲证三昧,自有佛祖所示三世不易之法。何得问我所证,...

净土居士楷模--刘遗民

刘遗民是东晋时期,庐山东林寺白莲社十八高贤之一。他...

【推荐】地狱的境界从哪里来的

有这么一个例子,也是《安士全书》里面的,在《万善先...

有十种方法能快速得福

每人个都想得到幸福,幸福有它的因,才能得到幸福的果...

念佛机能够为亡者念佛吗

问: 师父慈悲!刚刚提到念佛机的问题,就是《地藏经》...

有哪些方法可以很实效地入佛知见

问: 请问法师,有哪些方法可以很实效地入佛知见? 大...

如何化解当下的情绪

所谓老僧入定,是指在定中不会有情绪,但是在平常生活...

只此浮生是梦中

许多时候,一些从事演艺工作的人,不觉都会发出对生命...

梦参老和尚:心经上的第一个字

《心经》上的第一个字就叫你观,观就是思惟,思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