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愚痴无知,实在苦恼

证严法师  2011/09/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以前在印度有一间古寺,寺里住了一百多位修行者。邻近村落里有一位善女人,她信仰佛法,喜欢布施,发愿每天要供养一位有德的师父,于是向古寺的住持恳求,每天请一位修行者到她家里接受供养。

心境定静 显本性智慧

这位住持随顺众生的愿,每天指定一位修行者去接受供养,但是应供之后必须为这位善女人说法。

有位修行者虽然年纪很大,但学佛未久,对佛法所知甚少,他听同修者应供回来后都说这位善女人很有智慧、对佛法很有研究,他内心非常惶恐,害怕有一天轮到他去应供时,不知要为这位善女人说什么法?

这一天终于来临了,住持的派遣不能违抗,他只好硬着头皮去接受供养。他心情十分沈重,低着头缓缓地走向善女人的家。

善女人看时间差不多了,心想不知今天来的是哪位德高望重的师父?很虔诚地期待着。这时,远远看到一位老师父走过来,他的眼睛一直垂视着、不东张西望,走起路来是那么的庄严。善女人生起恭敬、欢喜之心,跪在门口迎接老师父,请他到里面入座。老师父很惶恐,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默默地就座。

献供完毕后,善女人坐在地上,等待老师父开示。因为她抱着非常尊敬的心,所以一直不敢抬头看老师父的脸,老师父看她这么恭敬,心里愈是惶恐不安,不禁叹了一口气,很小声地说:「愚痴无智,实在苦恼。」这位善女人听了很震撼!心想:这位老师父确实有德有智慧,简单一句话就能阐释人生之苦的根本原因。

「众生不明真理、造作种种恶业,在六道中反复承受生、老、病、死之苦,的确既悲哀又苦恼……」善女人专心地思考着。老师父看到她如入禅定的模样,自觉惭愧,蹑着脚悄悄地跑回去了。

善女人体悟真理,证得初果,她满怀感恩,想好好地供养老师父,但她还是不敢抬头看老师父,头低低地离开座位,到里面拿出一件宝衣,但是座位上已不见任何人影。她很惊讶,莫非老师父有神足通,不然怎么会一下子就不见了?她赶快拿着宝衣来到古寺,求见老师父。

老师父偷跑回来时已满身大汗,一进入寮房就将门关起来,很怕看到人,因为内心充满愧疚。住持请老师父出来见善女人时,他心里不安极了,不过当善女人说出自己因虔诚闻法而得到清凉法喜,他也努力定下心来,用心细思「愚痴无智,实在苦恼」,过了一会儿,心境突然豁然开朗,也证得初果。

这故事是要告诉我们:只要用心扫除烦恼,保持心境定静,原本即存在心中的本性智慧就容易显现。这位善女人因为非常虔诚恭敬,心境定静清明,所以听了老师父一句无奈的自叹语:「愚痴无知,实在苦恼」,本性智慧就能显现出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刻薄的人,容易有障碍有压力

一般自力的佛土有四种: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

人做事,不要让事做人

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这也是...

不能往生西方,则所作有益之事,完全成了世间福报

既不能生西方,则汝一生守节念佛,及所作种种有益之事...

烦恼没那么可怕,关键在于你怎么去对待

如果为众生难度而烦恼,把烦恼归结在众生身上,那烦恼...

念佛人见思烦恼没断,能否往生

问: 我们念佛很用功,一天到晚一句阿弥陀佛没有忘掉...

临终由于病痛不愿念佛求往生,该怎么办呢

问: 师父!亲人平时也念佛,但临终时由于病痛完全不愿...

消除烦恼的方法

我们的身心里有多少烦恼,你曾经算过吗?笼统来说,有...

平常起烦恼忘了佛号,临终也自然会忘了

我们刚开始建立佛号时,是在没有烦恼时建立佛号,你不...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谁改变了董事长

经常有许多企业家问我:「师父,慈济团体如此庞大,您...

鸯掘摩的身心考验

作恶多端且杀生无数的鸯掘摩,在皈依佛门、加入比丘群...

法华譬珠喻

佛陀于《妙法莲华经》举髻珠为喻,为大众开示佛法,有...

鹦鹉闻法投生天道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位须达长者,对...

【佛教词典】二十五圆通

(名数)圆而通于法性之实者,谓之圆通。众生之机缘万...

【佛教词典】笔受

(杂语)于译场受译主之言,笔之以汉言也。事物纪原七...

布袋和尚诗偈中为人处世的哲理

布袋和尚是五代的一位高僧。法名契此,又号长汀子。明...

天人瞋骂夜叉

一则佛典故事教导,瞋怒詈骂只会造成对立、冲突,应该...

文殊菩萨的感应故事

我们都知道文殊菩萨智慧不可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出家人对穷苦信众不能生骄慢心

建立了寺院,一定会有想学佛的人来近,接待这些人要很...

心要与法相应

曾经有位修行者,去参学一个很有名的道场。那里住着很...

【推荐】现在是念佛者多,往生者少吗

问: 请问法师,现在信佛的人大多是以净土为最终的归宿...

忍辱求安

寒山是唐代著名的和尚诗人。他的诗大多富有禅理,令人...

度化众生,要有缘才行

佛陀时代的城东老母是释迦牟尼佛之邻居,佛祖虽是无缘...

对子女们偏心,这里面有什么道理

问: 有句玩笑话:心脏本来就是偏一边,所以偏心是正...

《心经》与生活禅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心经》与生活禅。既然是讲...

五蕴--色受想行识

现在讲佛法名相,色受想行识五蕴,这是佛教基本名相。...

弥陀大医王 念佛能治病

念佛还能够治病。现在我们不是医疗费很高吗?天天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