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刻薄的人,容易有障碍有压力

净界法师  2025/03/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刻薄的人,容易有障碍有压力

一般自力的佛土有四种: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每一个土就着它相对的安立来说,有所谓净跟秽的差别,先看第一个:

凡圣同居土,五浊重者秽,五浊轻者净。

凡圣同居土的净秽,是就着它五浊的重轻。这五浊就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我们简单的来说,在我们这个凡夫的世界,它的差别跟两个因缘有关系:

第一个,跟你的业力有关系,这个善业强的人,他容易生长在尊贵的地方;恶业强的人,他就容易生长在卑贱的地方,像污秽的贫民窟等等。所以这种净秽的成就,跟你内心当中所积集的善业、恶业有关系,这是第一个。

其次,跟你烦恼的厚薄有关。烦恼重的人,他容易招感污秽的国土;烦恼轻的人,他容易招感清净的国土。

比如说,我们山上经常有这个鸟,我们就把这个蒙山施食的米拿去喂食。在喂鸟的时候,有时候燕子会先来吃这个米,麻雀后来吃,燕子它不在乎,它胸量广大、厚道。但是如果是麻雀先来吃,你会发觉燕子再过来的时候,麻雀就要把它赶走。看得出来麻雀的性格尖酸刻薄。

所以我们从这个缘起上,看这个不同的心的相貌,我们看麻雀它的果报体跟燕子就不一样。麻雀它一飞到地上,它那个心就特别的扰动,它叼个东西吃,它东看西看,它很害怕别人会伤害它,因为它本身是一种刻薄相,它从这个刻薄的心性所变现的世界,它感觉到这个世界充满了危机。你看麻雀在地上叼东西,它就是东看西看。但是你看燕子,它特别的安详,它到哪一个地方看起来就是特别的尊贵安详,因为它心性厚道。

所以从厚道的因缘当中所显现的世界,它认为人跟人之间、动物跟动物之间是安详的,是和合的。所以说,我们的世界跟你的业力有关系。

第二个跟你烦恼的厚薄:有些人刻薄,他的世界就容易有障碍、容易有压力;我们心性厚道的人,这个时候所现的世界就比较安和一点。所以说这个凡圣同居土的净秽,它由五浊的轻重来安立,这是一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对道心的改变要有警觉力

要盖成一栋房子不容易;要摧毁则很简单!修行也一样,...

未来不由你计划,业果来安排

此世不执著,他世也不要执著,过去也好,未来也好,都...

邪见造的业是最重的

不如理就是说,你听闻了一个邪法以后,你自己在寂静处...

跟佛菩萨感应道交,必须具备一些条件

为什么我们要打佛七? 因为要跟佛菩萨感应道交,必须具...

大安法师:为什么发不出厌离心

净土三资粮信愿行中,愿的本质内涵就是厌离娑婆、欣求...

什么是心地法门,该如何去修

问: 请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师开示,什么是心地法门,怎...

怎样能使心不要躁动

须菩提问佛说:一切发了菩提心的人,怎么样把他心住到...

拥有感恩的心

人生于天地之间,戴天地之大恩,时时保有一颗感恩的心...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不可忘失自己清净之心,这就是道

从前的人没有禅堂,坐什么香呢?没有。六祖说:生来坐...

无可放处还要放下

佛在世时,有一个外道持花供佛,拜毕。佛说:把花放下...

【推荐】从净土宗的角度,要培养对弥陀皈依的心念

若先受尽不善业果而修善者,与上相违,当知如是补特伽...

行愿法师《虚拟犯罪不可为 自净其意利社会》

近来,网上流行杀人、偷菜的游戏,人们就虚拟网络游戏...

【佛教词典】禅杖

坐禅时,用以警策昏睡者之杖。以竹、苇作成,一端用布...

【佛教词典】变赤

【变赤】 p1464 瑜伽二十六卷二十二页云:若复说言:由...

【推荐】不彰别人的短处,不炫自己的长处

不要彰扬别人的短处,应该要为他极力的隐瞒;不要炫耀...

【推荐】漫谈佛教的斋饭

一般人每日尘劳奔忙,最低限度的目标便是求得衣食温饱...

五念门

五念门是《往生论》的又一重要内容。 第一礼拜门, 身...

【推荐】如何正确处理临终

临终处理之重要 临终之际,色身四大分散,功能全失,彷...

地藏菩萨悲愿特重,功德不可思议

由于地藏菩萨悲愿特重,所以他的功德是不可思议。《十...

过年宴请宾客如何才最吉祥

【原文】 世人皆恶吃亏,而人人做吃亏之事。世人皆畏堕...

真正的富贵

佛陀入涅槃五百余年之后,在古印度地区有一位国王,修...

星云大师:如何道德增进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学问进步,事业有成,道德增进。但...

大安法师:死后如何才能把财富带走

按: 很多人在命终的时候都想把今生拥有的一切带到后...

寻回原本清净的自心自性

我们都知道,修行其实就是修心,因此修行最大的快乐,...

佛教道场二十种法会法事

法事是寺院道场重要行事之一。在所举办的法事当中,有...

心出家的圆融法师以礼佛念佛为终身的修持

圆融法师的往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