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国王的白发

证严法师  2012/06/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群比丘在孤独园围坐着,讨论佛陀为何能舍弃世间人人所追求的富裕环境。一位弟子问佛陀:「您在未出家以前,享受人间第一的富贵,这是一般人想追求的,为什么您能够放弃呢?再者,您出家时正值壮年,这种年龄是追求成就欲望之际,您是如何产生舍弃的毅力?更难得的是,人人追求娇妻美妾,您的王妃是天下第一美女,又有一位可爱的儿子罗侯罗,您怎么舍得下这么美满的家庭呢?究竟是用什么样的智慧来看待人生?」

佛陀慈祥且微笑地对弟子们说:「这种下决心的大出家,不只是在今生此世。我说一段故事给你们听。」

超脱凡夫迷惘

在远古无量劫以前,贤能的摩迦国王将国家治理得很好,物资丰富、人民安乐。有一天,国王对专为他梳洗头发的侍者说:「当你发现我有一根白发时,要赶快告诉我。」从此,这位侍者就很注意国王的头发。

多年之后,侍者为国王梳发时发现了白发,恭敬地拔起交给国王。国王心想:我已经老了,还能有多少日子呢?我已将我的前半生付出给国家,现在应该为自己找寻一条人生的道路,是可以出家的时候了!

国王对太子说:「你看!我已经有白头发、老了,我要将国政交给你,你要照我以前的领导方式一样,以人民的福祉为优先,保持国富民安与社会和乐。」

国王将政事交代好以后,在摩迦罗果园的精舍潜心修行;由于他非常的用功、精进,很快地就把一切烦恼完全断除,他觉得这种清净无欲、心无烦恼的出家生活,让人轻安自在,因此发愿生生世世都要出家。

故事说到此,佛陀对弟子们说:「当时的摩迦王就是现在的我。人生因为不断地追求荣华富贵、追求欲念,才会有争斗;有了争斗,就会为人间带来苦患,这是凡夫的迷惘。」

※ ※ ※

生从何来?死往何方?为什么要来人间?人生的终点是什么?终点之后又是什么?贪生惧死、庸碌烦恼、虚度时光,这些都是凡夫的迷;忧烦、恐惧无常,也都是凡夫的得失心。

我们应时时关照本心,由迷转悟;反省自己有无贪名、贪利、贪图享受?有没有因人我是非而烦恼?是否能为别人的成就衷心欢喜?

如果我们能随遇而安,与人相处无是非,欢喜见人成就,尽心尽力完成任务,充分使用人身的生命价值,这样就是尽了佛陀教导我们为众生付出的责任,就不必担心人生的终点为何。

佛陀放弃江山、家庭,一切都放弃了!他的任务是关怀普天下众生,以普天下为家;所以,《赞佛偈》里称颂佛陀是「三界导师,四生慈父」。 「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三界的果报虽有优劣苦乐的差别,但同属迷界,是众生生死轮回的去处;所以,佛教修行者以跳出三界为目的。「四生」是胎生,如人;卵生,如鸟;湿生,如虫;化生,如诸天、地狱的众生。

出家是荷担如来家业,是放掉私我、扩展大我,所以佛弟子要负起责任,不只是任劳任怨,还要能轻安自在。请大家多用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时刻戒慎虔诚,造福人间

时间分秒流逝,人生每一天,都是唯一的一天;每一秒钟...

每日的生活要如何计划呢

你每一天的生活,是如何过的呢?有计划吗?春秋时,齐...

人生的七宝

人总想要拥有一些财宝,金银、珍珠、钻石、房屋、地产...

要过哪一品的人生

人生的舞台上,有各种角色:有帝王将相,有忠贞爱国之...

把禅的理论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有佛性。但是,大家并不懂得如...

人生的财富不代表你有多少金钱

有这样一个故事,虽然很平常,却意义深刻。 瑞士是世界...

文珠法师《二十一世纪的人生》

各位,今天很高兴有机会与各位见面,共同研究佛学,可...

有大企图心,也要做好眼前的事

在中国佛学院,常对学生讲起古人的一句话:志不立,天...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学会忘记

一天晚上,我去看望一位遭人诬陷的朋友,吃饭时,朋友...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衣里宝珠的譬喻

衣里宝珠的譬喻...

向佛陀丢掷泥沙的人

佛陀在舍卫国时,有一次与弟子们外出托钵。在途中,遇...

比尔.盖茨童年的故事

比尔。盖茨拥有好多个世界之最,例如:他是第一个靠观念...

【佛教词典】法性

【法性】 指诸法的真实体性,亦即宇宙间一切现象所具有...

【佛教词典】如来

如世尊言。此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佛。谓此世尊。...

菩萨的化身

菩萨是什么样子呢?菩萨就供在庙堂,是不是就长这样呢...

心开路就开

有一位父亲,生了三个儿子,由于望子成龙,所以平日对...

如何能够不见别人的是非过患

人,往往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一个月色朦胧的深夜,在一个靠海的山洞里,一个老和尚...

没有这两大特性就不叫财富

佛说,贪心之人永不富有,永远贫穷。我说,心贫穷是永...

持戒是怎么定义

《广论》云:从损害它及其根本,令意厌舍,此能断心,...

决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

接手书,所言决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执则成病,...

法照大师劝念佛

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不简贫穷将富贵,不...

修行人有什么事情,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我们身为一个修行者,经常会注意自己内心的状态,很快...

多学习在逆境中念佛

人说世间的境缘,正是自己修行的助缘。以这个痛来说,...

宽容孕育出高贵性情

心胸狭小,看什么都不顺眼,自然也就很难容得下其他;...

禅宗与净土宗之异同

一、绪论 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而有六道轮回之业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