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锡杖的表法含义

宏海法师  2019/03/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锡杖的表法含义

诸位吉祥。我们今天道场白华庵,跟大家说的法器,叫做锡杖。

一说这个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形象上的概念。但是在世俗间,见的最多的,就是《西游记》片尾曲里面那个唐僧骑着马,手里拿着的那个,就叫做锡杖。

当然,佛弟子们见的最多的是,我们这个大愿地藏王菩萨,最多的形象就是一个出家僧相,手里拿着锡杖。

锡杖这件法器,好像跟其它的法器,还有点观感上的一种魅力吧。总之是上面的这个环造型非常优美,有的是两股六个环,有的是四股十二个环。而且这个环挂在那儿,走起来呢,还叮当叮当的响。

当然,每一件出家人的法器,它都离不开表法,也一定会有具体的现实作用。

锡杖,当时佛规定,比丘出去的时候是拿着这个锡杖。比如说在佛陀时代,大家都需要去乞食。身为一个出家人,在人家门上拍两下,听不见,再拍,拍拍拍,拍的没完没了不成体统。一个乞食的比丘拿着锡杖,在人家门口摇几下,屋里的施主就能听的到,知道有出家人来了。如果他有这个发心,就能把这个饭食拿出来供养。当然另外的话,就是你也不能老在那里摇,也觉得说不像回事儿。摇这么两三下,如果人家不回应,说明今天不方便,就再走下一家。

那么,真正的就是身为当时印度的一个比丘,有十几件东西随身带着,其中的一件就是锡杖。这也是佛陀对于弟子们的一种关怀吧。因为当时佛弟子走到哪里,不是树下住吗?不断这样云游,云水的生涯,乞食到哪里算哪里。说一句咱们现在的俗话,就是走哪算哪,死哪埋哪,一个彻底放下的道人。

但是,有的人还没有离欲,就是像《心经》里面讲到的,他的心还有所挂碍,还有恐怖颠倒。所以这一类的人出去看到蜈蚣,毒虫等等,甚至什么蛇呀,什么狗呀,有可能会来毒害比丘。宿世的因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佛就制定了说,比丘们可以拿着这个锡杖摇起来,把它们驱赶走。

另外,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在乞食途中,能够发挥作用。当然后来佛法传到东土以后,锡杖已经成为一个很主流的法器,特别是在这种大型的法会。

你比如说,传比丘戒,这种每一个师父,都要依和尚传下来的锡杖,再这样振几下,也就是摇几下,代表来宣扬佛法。

你看,锡杖里面为什么有这种四股,有时候就代表地水火风,四种造物种,四大元素,我们世界的。有时候也可以讲到说,我们说四生九有,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众生。那正好那十二个环就代表,叫十二因缘,也就是轮回之道,它都是有表法的。

当然,这个锡杖对有神通的人来讲呢,他就又显的更为让人惊世骇俗。为什么呢?也有得了道的大祖师爷,在《高僧传》里面就讲到过说,当时在行脚的一个行僧,那么他在山里面走的时候呢,两只老虎在恶斗。这两只老虎就斗的就是说,咆哮起来把整个山都要震了一样。那么他当时就为了给他们解冤,就直接把锡杖这样振了几下,抛在空中,这两只老虎就歇下来了,了了这事。

更有名的,还有一个叫做邓隐峰的禅师,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夏天去五台山,冬天在南方待一待。正好有一次夏天的时候,他要山五台山去,出这个淮西的时候,当时有一个吴元济的造反者,是造反者的总兵,这个官兵和贼人就打起来了,打得不可开交。

结果这位祖师爷,他为了发心,为了阻止他们“冤冤相报何时了”的这个恶业,当时就显了一个神通,直接把这个锡杖抛向空中,他自己也腾空而起,真的就像我们电影里面演的,就踏着这个锡杖,就在空中了,结果呢,这两军对阵的人,见到以后都吓傻了,就忘了打仗,就把他们杀的恶因缘给他们解了。

当然,佛讲过了,他的弟子里面不能随便显神通,所以邓隐峰禅师由于这一件神通功德显了以后,到了五台山的金刚洞,他也就入灭了。

所以说,佛门法器—锡杖,当我们持起它来的时候,地藏王菩萨也罢,唐玄奘法师也罢,就代表着正法住世,法轮常转。

你看,在这个著名的翻译家鸠摩罗什法师,在草堂寺,逍遥园里边翻译经典。后来唐太宗去缅怀他的时候还说,“秦朝朗现圣人星,远表吾师得志灵,”说这个“十万流沙来振锡,”十万流沙来振锡,就是说西域的僧人来振这个锡杖,其实表的就是让佛法,法水留在我们这个世间。“三千弟子共翻经。”

再以后,我们看到和尚在升座,或者说有斋主供斋,上堂说法的时候呢,一定是先这样振一下锡杖,然后再说“无上甚深微妙法。”

好,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请看下面。示常源曰: 汝行勿怠,怠非比丘。彼自废者,...

口虽说空,行在有中

【疏】罪从缘生,生便有业。招集增漏,偏非道务。今冒...

求道要以德行为本

【原文】 僧问:沙门奚事?曰:事道。 事道孰为本?曰...

为何现在的佛教一天不如一天

常说雪峰的饭头,沩山的典座,堂里参禅堂外参禅,总是...

真出家的实在难,能成大器的更不易

我们跟佛学,现在都是出了家。但出家有四种:一、身出...

【推荐】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

一日,舍利弗与维摩诘辩论不二法门,辩论到最精彩处,...

李娜:我不是出家,我是回家

曾经和李娜在同一个舞台演出过的姜昆,对李娜的出家一...

准提菩萨三目十八臂的表法含义

准提王佛母身黄白色,有种种庄严其身,腰着白衣,衣上...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

1.生平 印光大师(公元18611940年),讳圣量,别号常惭愧...

什么是四禅八定

佛教的四禅八定是色界四禅和无色界四定的合称,即初禅...

佛教中「卍」字由来

卍字是在佛像及佛教文物中常见的符号,读作万或室利靺...

寺院有哪些「职位」?「人事变动」分哪些程序

佛教寺院,尤其是大丛林,都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寺...

【佛教词典】一切无障碍

(杂语)言通达一切而无不及也。法华经神力品曰:能持...

【佛教词典】佛祖忌九拜

禅林中,二祖忌(达磨忌及百丈忌)及三佛忌(释尊涅槃...

三方面检查自己是否有进步

我们经过理观跟事修的修学,怎么知道自己有进步呢?可...

苦的根源来自于各种欲望

有一群猴子喜欢偷吃农民的大米,而它们又是一种很难捕...

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在《六祖坛经》说,有一个法达法师,他去参访六祖大师...

世界上最公平的就是因果

人有一个身体,可以做好事,做坏事。拳头,我打你一拳...

星云大师《朝山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钟声划破寂静的天空,木鱼和着梵唱...

娑婆世界的快乐没有安稳性

前面是破坏,空观的智慧是把所有的妄想好的妄想、坏的...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

人生仿佛两条船,一为名来,一为利往。然而,计利当计...

您做菜时有没有发过这种愿呢

我们怎么样来训练这个心、怎样相结合呢?在日常生活当...

八正道

「苦」是人生实相,离「苦」得「乐」,人之所欲。学佛...

心念虽难控制,但并非不能控制

寺庙里常有专门组织的茶汤会,用来招待施主和香客,这...

勿道群生性命微,万物皆灵莫杀生

勿道群生性命微,万物皆灵莫杀生。自从学佛以后,我一...

印光大师对苏州佛教的贡献及影响

印光大师(1861~1940)是中国汉传佛教净土宗的第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