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何谓「阿阇梨」

2024/06/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何谓「阿阇梨」

何谓阿阇黎

阿阇梨是梵文Acarya的音译,意译为轨范正行,也称阿舍黎、阿遮利耶,或略称为阇梨。古印度婆罗门教中,阿阇梨最初是用来称呼向弟子传授吠陀的老师,后被引入佛教,是对矫正弟子行为、担当师范的高僧的敬称。

阿阇梨自身的学识、品行是比丘中的楷模,他们将佛门戒律、经义传授于弟子,使其行为端正合宜,是教引弟子入门、对其言传身教的“导师”。

阿阇黎的分类

就像大学老师有科目教师、系主任、辅导员一样,古时阿阇梨也有不同种类。依《四分律》记载,一般分为五种:

出家阿阇梨:又称得戒和尚、戒和尚,是佛子受具足戒时的授十戒师,戒子所受戒法的传授者。

受戒阿阇梨:又称羯摩阿阇梨,是受具足戒时主持白四羯摩仪式的羯摩师,是比丘受戒的正缘。

教授阿阇梨:又称威仪阿阇梨,受戒时讲说戒德、教授威仪的戒师。

受经阿阇梨:教授经藏读法和义理的导师。

依止阿阇梨:与比丘一同居住,指导起居的导师。

“最重量级”的阿阇梨莫过于受戒时的“三师”:得戒阿阇梨、羯磨阿阇梨和教授阿阇梨。“三师”分别只有一位,而受经阿阇梨和依止阿阇梨则是传授佛法、引导弟子修行的日常导师,可以有多位。

此外,有时也将为弟子剃度的师父称为剃发阿阇梨,与以上五种并称为六种阿阇梨。在禅宗中,沙弥受戒则有戒师、作梵阿阇梨(诵梵呗之师)和引请阿阇梨(指导起居之师)参加。

阿阇黎的资质

阿阇梨作为佛子导师,威德智慧具足。除此之外,成为阿阇梨还有“资历”的要求。在古代,得戒阿阇梨至少要戒腊十夏,通常由寺院方丈担任;而受戒阿阇梨、教授阿阇梨的戒腊则需在五夏以上。

按古时佛制,出家众的三坛大戒需有“三师七证”,否则不得传戒。受戒之前需恭请“三师七证”,为“请师法”,方具足威仪。此外,很多戒坛会在正中供本师释迦牟尼佛位,左上高座供尊证师十方诸佛、羯磨阿阇梨文殊菩萨、教授阿阇梨弥勒菩萨及十方菩萨的同学伴侣位,右上高座则为正受的三师位。

在家众举行菩萨戒时,也需恭请“三师”:得戒阿阇梨、羯摩阿阇梨和教授阿阇梨,并会在戒牒上标明三师法号。

注:

三师七证:古代佛制,在僧尼受具足戒时,需要三位戒师和七位证师同时在场,三师七证又合称为十师或十僧。三师即是戒和尚、羯磨师、教授师三位阿阇梨,七证则是七位莅临证明受戒的法师。

戒腊:僧人受具足戒后坐夏安居的年数,也称法腊、夏腊、坐腊。佛教中的法岁与阴历不同,七月十五为受腊日,七月十六为新岁岁首。僧众每年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期间,专心禅修不外出,称为夏安居,而安居满三个月才算一夏戒腊。

圆顿戒:天台宗戒法,又称大乘圆顿戒、圆顿菩萨戒等。因以圆融诸法顿速成佛为宗旨,故名圆顿戒。圆顿戒依法华开显之精神,采用《梵网经》中三聚净戒所传授的十重四十八轻戒。这一戒法以利他为主旨,通行于出家众和在家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要正确理解佛法,不要投机取巧贪快速

我们修行期间,往往会投机取巧,贪图速达,就是快一点...

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练也徒然

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自作聪明空费力,盲...

什么时候适合通读大藏经

问: 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候适合通读大藏经?通读大...

每天都要上香吗,还是心到就可以了?

问: 师父,像我们初学佛法的人,是每天都去上香拜佛...

有修行问题应该怎么办

怎样增强信愿行?念佛的方法?如何做功课? 关于念佛、...

念佛与持咒有何不同

念佛与持咒,本来源于修定的方法之一,然在净土教法及...

尊者降龙记

佛灭度后的七百年,在罽宾国,有一只恶龙王,名叫阿利...

弘一大师晚晴集

1、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金刚...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是何意

我们所说的因果是指原因与结果。亦即指因果律。为佛教...

净宗十一祖-省庵大师

1.生平 省庵大师(公元16861734年),讳实贤,字思齐,江...

明旸法师:禅宗史话

第一节 禅宗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流传 禅学是佛教根本教...

禅宗五家七宗——杨岐派

杨岐派为临济宗之支派,禅宗五家七宗之一,又称杨岐宗...

【佛教词典】天耳智证通

(术语)六通之一。以与天耳相应之智慧证知一切之声境...

【佛教词典】窥基

(人名)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事玄奘,学天竺语,传唯...

一念贪欲成猪身,一念瞋心变赤蛇

姑苏南濠街,有一人常作阴隶,每数日,辄往值班。邻有...

接触外境的第一件事,记得要先离相

我们现在说过我们改变不了外境,改变外境这个是不切实...

谈做早晚功课

佛的程序是信、解、行、证。信了以后,即使理解不深,...

如何自己在家浴佛

四月初八,为释迦牟尼佛降诞之日,寺院多举行浴佛法会...

宋朝曹彬用兵慎杀子孙繁昌

宋朝开国名将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

有效沟通的15条原则

一、讲出来 尤其是坦白的讲出来你内心的感受、感情、...

往生品位深浅之判别

问: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里是以凡夫发心大小分判,而...

破除执空和执有

真谛和俗谛是佛在讲经说法的时候常常从两个层面阐释的...

我看出家前后那些人生无常

出家后,有亲人看望我,说,你瘦了,天啊,你怎么瘦成...

星云大师《自我教育》

吾人生而为可贵的人,不要永远做人的儿女,不要永远做...

凡夫的福报是不自在的福报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

净业行人如何修死观

老病死苦乃吾人大患 《佛说无常经》言:外事庄彩咸归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