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释迦牟尼佛名号的含义

2011/11/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释迦牟尼佛名号的含义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为我国广大佛教徒信仰和尊崇。

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义,对净化人间,解除人们的烦恼和痛苦,产生了无比威力。正如圆瑛大师所开示的“欲无烦恼须学佛,知有因缘不羡人。”

我们既是一个佛教信徒,首先对于释迦牟尼佛一生的简要历史和他所说的教法,就应该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从信仰佛教,进而理解佛教的道理,然后依教奉行。由修得证,最后达到了生脱死得道成佛的目的。这就是以发菩提心为因,成菩提道为果的一件大事因缘。现将释迦牟尼佛的历史介绍如下:

我们首先要知道,释迦牟尼是一位怎样的人和如何成佛的。因为十方世界有很多很多的佛,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教主,就叫做释迦牟尼佛。但是有了这个名字,那一定就有他的道理。为什么这尊佛叫做释迦牟尼呢?

“释迦”汉译能仁,能以仁爱的心来悯念众生,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大慈大悲心。因为佛能够给众生以安乐,能够拔众生的痛苦,以大慈大悲心去救度众生,这就是佛所具足的悲德。“牟尼”汉译为寂默,是指佛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以自己心中本具的智慧光明,回光返照,断除烦恼,智慧圆满,这就是佛所具足的智德。佛具足能仁寂默,自利利他的智德与悲德,所以他的名字就叫做释迦牟尼佛。

可是释迦牟尼佛,他智悲二德,福慧庄严的名字,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据说在过去无量劫以前,有一位古佛,名叫释迦牟尼佛。他有大神通妙力,能够观机施教,化度众生。有一天这位古释迦牟尼佛,观察到有一位大光明陶师,名叫广炽。他的善根已经成熟了,应该得度。于是佛就带了阿难、迦叶二个弟子,到大光明陶窑里去教化他。这位陶师一见到佛和二位弟子来到他的瓦窑,万分激动。心想,窑里到处都是烂泥和灰尘,非常脏,这样伟大庄严的释迦牟尼佛的到来,怎么办呢?当下急中生智,赶快拿了许多稻草,把烂泥盖了起来,铺了三个座位。佛在中间,二个弟子在两边坐了下来。大光明陶师就恭恭敬敬地对佛顶礼。在礼拜的时候,他心里想,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是具足悲智二种功德、福慧庄严,实在太好了。就发愿说:愿我将来成佛时候,我的名号,也叫做释迦牟尼佛,同样也有阿难与迦叶二位弟子。后来经过多生多世,勤修苦练,依愿行持。到了这一生,坐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就叫释迦牟尼佛。

另一说法,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字,是过去燃灯古佛与他授记的。据《金刚经》说:“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善男子,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传说在过去无量劫中,有一天,善慧童子在路上走,正巧遇到燃灯古佛也在路上走著。善慧童子发现地面有一滩污水,心想佛是赤足行走,这污水一定会弄脏了佛的双脚。就顿发大心,亲身扑在地上,把自己的宝贵头发,铺在污水上面,等著燃灯佛从他头发上走过去。当时燃灯佛,看到善慧童子这种布发掩泥的情景,就授记说:“善男子,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上面所讲二个故事,深刻说明了世界上一切的一切,都是随心所感,随愿所成,有感必应。所以《法华经》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只要我们能够真心实意、恳切志诚。发菩提心,精进修行,没有不成功的。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里,首先就讲到“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无益”。这里我们可以明显看到释迦牟尼佛的得名因缘和得道成佛,都是从因地之中发广大心,立坚固愿而精进修行成功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世界上无论何人,对于万事万物,各行各业,能够取得伟大成就、立名、立德、立功,立业没有不由最初一念发广大心,立坚固愿而努力争取,达到圆满的目的。佛法世法,在这个问题上,事虽不同,理无二致。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业」的含义

古印度语称为竭摩,梵语(Karma),巴利文(Kamma),...

「小年」的佛教意义

忽尔一年,小年又来了。曾经记得,年少时的故乡风俗,...

证严法师说故事《佛陀和他的弟子们》

目犍连救母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在七月间结夏安居打坐...

佛脚被刺的宿世因缘

释迦牟尼佛住止在王舍城的竹园精舍时,有一天早晨,世...

佛陀的十号

一切佛都具有十大名号,又称如来十号、十种通号。出自...

佛陀六年苦行的因缘

每个人与生俱来皆有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

如何自己在家浴佛

四月初八,为释迦牟尼佛降诞之日,寺院多举行浴佛法会...

悉达多太子见老病死而出家

见老病死,悟世非常。弃国财位,入山学道。服乘白马,...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娑婆诃」的六种意思

娑婆诃,这是很要紧的。你看大悲咒上有十四个娑婆诃,...

「三藏」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即便对佛教并不了解的人,也知道古典名著《西游记》中...

为何要受持「不杀生」戒

说起五戒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五戒是中国大乘佛教中最...

什么是般舟三昧

各位有缘,阿弥陀佛,在净土法门中,有一种特别的修法...

【佛教词典】毛惠秀

南齐佛画家。阳武(河南)人。与兄惠远俱从顾恺之学画...

【佛教词典】烦恼所缘境有二十种

【烦恼所缘境有二十种】 p1196 显扬十九卷三页云:烦恼...

娑婆世界的苦,一刻也住不下去

原文: 娑婆之苦,不可一朝居。当通身放下,一心念佛。...

六道众生皆是父母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

出家出的是什么家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

处世不求无难,谋事不求易成

处世不求无难。 你处在这个世间不要求没有苦难,没有厄...

不要用分别心来看这些事情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让观世音菩萨弘扬《地藏经》、没有让...

突然获得了特异功能,这是怎么回事

问: 我的朋友在一场突然的人生经历后获得特异功能,...

张玉琴老居士往生记

慈母张玉琴老居士是辽宁省鞍山市人,于2020年8月14日(...

平时就要训练,信愿才能坚如金刚

何为重心。我辈修习净业,信贵于深,愿贵于切。以信深...

圣严法师《不要埋怨是业障》

有些人在遭遇困难时,就说:这是我的业障重。不仅是遇...

有五种心态,决定五种果报

同样的修行者,有五种的心态,决定你五种的果报: 第一...

如何做佛事

所谓佛事是学佛之事,弘扬佛法之事,主要物件是人。课...

不是撑着不死,而是好好活着

大热天,禅院里的花被晒萎了。「天哪,快浇点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