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念处

惟贤长老  2012/02/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四念住是佛教的人生观,即时时刻刻要保持的四种正念: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作为学佛的人,如果没有这个观点,信仰就建立不起来,道心不够稳定。

“观身不净”,要经常观察自己的五蕴身是不干净的,是脆弱的、变化的,所以不要围着这个色壳子整天打转转,贪这贪那。

“观受是苦”,就是说我们所接触的一切外境,所领受到的都是痛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悲欢离合等等,都是痛苦,因为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今天钱多,明天不见得钱多;今天地位高,明天不见得还高;今天家庭团聚,到了有一天也要分散,谁也不能保证永远不分离。所以《法句譬喻经》中谈到:积聚终消散,崇高必堕落。合会当别离,有生无不死。观一切法是苦的,无常故苦,认识到这一点,对外境的攀缘追逐,就可以看淡放下。

“观心无常”,这个“心”是什么心?妄心,众生心,有漏心。心是刹那刹那变化的,事物也是随着心在变化。《金刚经》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就是因为这个“心”是变化的,故不可得,一切事物也是无常变化的,刹那即逝。

“观法无我”,一切法都是梦幻泡影,其中没有一个实际主宰的东西,没有一个不变化的东西,大家想想,俗语说的沧海桑田、桑田沧海,十年变化许多人。哪件事情没有变化?哪件事情是主宰?我有变化,一切法有变化,故要建立无我观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得与失》

人的一生,不是得,就是失;形容人间事,得失而已!得...

在家居士修什么法门最契机

问: 在家居士修什么法门最契机?能够尽快了生死? 慧...

佛教的十九种修持法门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佛...

何谓专修?何谓杂修?

问: 在修学佛法过程中,有专修与杂修,何谓专修?何...

圣严法师《不上进的借口》

许多人误解不执著的真义,把它当成不上进的借口,人家...

事持和理持的差别在哪里

所谓的事持和理持的差别在哪里呢?并不是在念与不念,...

慧律法师《你侬我侬,障碍修行》

我们之所以会在六道轮回、生死痛苦,完全是「自作自受...

要照顾自己的心,不要在意外面的境界

我们这个色身会生老病死,终有一天要丢弃,是没有用的...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盂兰盆供仪轨

注意事项: 凡设供作此会者,或七日或五日、三日、一日...

佛教十恶与十善

【十恶】 由彼三业,能成十恶。恶者乖理之行,谓众生触...

李炳南老居士《佛学常识课本》

小序一 佛法是什么?他原是一种觉悟学。吾人处在宇宙...

「三藏」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即便对佛教并不了解的人,也知道古典名著《西游记》中...

【佛教词典】刹竿

(物名)长竿之上以金铜造宝珠焰形,以立之于寺前。刹...

【佛教词典】苦类智忍

【苦类智忍】 八忍之一。即观三界之四谛,所发十六心之...

怎样让家人尽快断掉肉食

问: 我从现实生活中、新闻中、书刊网络文章中看到了...

婚姻过得很痛苦该怎么办

问: 师父好!前面几个月,心情都很平静,诸事比较顺...

受持读诵《地藏经》的殊胜利益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悲心至切。曾无数次发愿:地狱未空...

这句佛号跟我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请看经文: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

【推荐】你有没有想到工作就是修行呢

以前常听到老师讲要放下,我并没有真正地领悟个中意义...

逆境要忍,顺境更要忍

现代人往往火气很大,因此整个社会总是弥漫著一股暴戾...

圣严法师《拜忏做什么?》

拜忏,又称为礼忏,就是礼拜诸佛菩萨,忏悔自己的一切...

心中有一个【高度】束缚着自己

有这样一个实验:往一个玻璃杯中放进一只跳蚤,同时在...

印祖念佛治眼疾

印祖说他刚出家的时候,在做照客的时候,不是六月初六...

安住于真如,再来观察这一切的假相

【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

【推荐】为什么供养了僧人,我们还得感谢僧人

僧人又叫福田僧,供僧又叫种福田。就犹如我们有种子,...

【推荐】种好你生命的福田

佛家讲三种福田:第一个福田叫做报恩福田;第二个叫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