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安住于真如,再来观察这一切的假相

净界法师  2022/12/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安住于真如,再来观察这一切的假相

【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殊不能知」,在整个生灭、去来的假相当中,它根本的本源,是如来藏的妙真如性。它是常住的、妙明的、不动的、周圆的一个真实的心性。在一念的真实心性当中,求於生命的去来,求於因地的迷悟、果地的生死,统统「了无所得」…这一句话太重要了!

这个「了无所得」,当然佛陀在十番显见「七处破妄十番显见」,开显真性的时候,就在发明这四个字,我们一念心性是本来无一物的。

我们会对很多的人事、对于过去业力的支配…比方说,你现在很喜欢你这个小儿子,对小儿子特别喜欢。那怎么办呢?怎么靠智慧观察?第一件事情:把心带回家!

修持《楞严经》的第一件事,先不要管外境怎么样,把心带回家。空观嘛!空假中,第一个是先空观,把空观带到你的心性本体,你告诉你自己,你本来没有这个儿子;本来没有怎么会有呢?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就是因缘的和合,出现一个暂时的假相。

修学《楞严经》的人生观──你看任何人、任何事情,你都告诉你自己:「你本来没有这个东西!」这个时候,你对那个执取就淡薄了;但是淡薄当中,你不能断灭。空观是破除我们的执取,假观又从空出假,你不要否定你的因缘,找到你的定位。假观又建立一个假相,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嘛!你还得扮演好角。

所以大乘佛法的空观是不坏世间的假名、假相、假用,你不能否定你的责任跟义务。蕅益大师常说:「流转三界中,流转者谁?」是谁在流转呢?就是─妄想在流转。妄想带我们到天上去,妄想又带我们到人世间;跟善法相应的妄想升到天上去,如果这个妄想是跟恶法相应,就到三恶道去;直到有一天,你的妄想被破坏了,回归到真如的时候,你那个大般涅槃才显现出来。

消灭妄想第一件事情--把心带回家!

你要观想:人世间所有的东西,你本来是没有的,是后来的因缘才有的。即空、即假、即中─本来没有,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所以产生假观,那么空、有无碍就是中观。所以《楞严经》的人生观啊!是观察即空、即假、即中,是站在现前一念心性的角度来观察人生,从本来无一物,来建立一切法的假相。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他赚了很多钱啊。晚年的时候也学佛,就买一个很大的花园成立一个念佛堂,给大家一起来念佛共修,他自己也念佛,对净土法门的信心、愿力的善根也觉得很强啊。后来他临命终的时候,因为他护持大家念佛,所以很多的佛友就帮他助念,他本身有栽培念佛的善根,又有外在的开示跟引导,很快的,他信愿行的善根就表现出来了,脸色红润,身心安详。

突然间,在这助念过程当中,他的小太太,他特别喜欢的小太太,这时候冲进来,又哭又闹说:你走了以后我怎么办啊!林居士一听到他小太太的哭声,就触动他心中的妄想,结果他念佛的善根就被破坏了;他本来红润安详的脸色,就转成黑色的,后来就堕落变成一只小狗。

这个故事我们不再详谈…后来,变成一只小狗,托梦给他的家人,就把这只狗找回来,送到寺庙去放生。

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为什么林居士他平常念佛念得这样好,临命终的时候,这佛号的善根会失掉呢?因为他没有把所有的善根安住在真如,而是安住在妄想。妄想是变化的,随因缘而变化的,谁也不敢保证说,临命终的时候谁不来刺激你,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你所有的善根安住在妄想,你要有心理准备,随时会被讨回去,随时有点风吹草动,你的善根就动摇,因为你安住在妄想。

假设你现在安住在妄想,你会感觉到一时的风平浪静,但是等到你逆境现前的时候,临终障碍现前的时候,你就来不及了。就好像一栋房子,你盖在地震带,你也觉得不错啊,但是等它发生事情的时候,你来不及了,因为你没有找到真实的安定的地基,没有找到真实的因地。

在整个《楞严经》当中:「观相元妄,观性元真」。我们安住于真如,再来观察这一切的假相,借假修真、历事练心,慢慢的开显真如本性,这个就是本经的整个修学的思想。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别跟情绪互动,否则人生没完没了

我们遇到事情的刺激,第一念一定有情绪。我告诉你,处...

【推荐】皆是识心分别计度,心态决定你的状态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

如果佛性本俱,过去现在未来也本俱吗

问: 如果佛性本俱,是过去本俱,是现在本俱,还是未...

【推荐】主导我们的见闻觉知,其实是那一念心性

在我们生命当中,主导我们见闻觉知的,不是你的眼根,...

修无常观能使自己精进修学

警世非常,觉诸幻化。 这是透过无常观,策发我们的出离...

万里无寸草处去

禅宗的洞山禅师,在禅宗里面是有名的一位大禅师,像雪...

金子与屎橛

有一块金子,被人做成了屎橛的形状。 人见了问它:你...

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善知识,既皈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普陀山的和尚讲普陀山的事儿--慈眼视众生

今天我们来到了普陀山的西山景区。这边住的都是尼众的...

留点福报在临终时用

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 我...

沈家桢居士《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方法及证悟过程》

第一段 观世音菩萨宏愿解脱一切众生的痛苦。自古以来...

不要小看这五分钟、十分钟,三年下去就不得了

在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出一个观念,它说初学者修学...

【佛教词典】浮尘根

(术语)即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也。言浮尘根者,眼如蒲...

【佛教词典】十二种所缘

【十二种所缘】 p0118 辩中边论下卷十五页云:论曰;如...

以佛治心,以法养生──佛教的养生之道

据香港东网本月27日报导,体重曾经高达1230磅(约合55...

最美的孩子

有一个猎人到森林里去打猎,他沿着清净鉴人、纤尘不染...

【推荐】全家人往生西方,成为真正的净土眷属

陈性良,字锡周,是印光法师的在家弟子,与印光法师因...

圣严法师:把爱情的聚散当成因缘的变化

因爱而生怨、生恨是很不幸的,从佛法的观点来看,这些...

不能分心太多

一个皈依佛门不久的小沙弥,近日有些心神不宁,他不仅...

如何预防「坐」出来的六种病

一、颈椎病 原因: 颈椎病的根源是颈椎间盘退行变性后...

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

心之本觉曰佛,心之始觉曰念。顾本觉之在人心也,似异...

四十八大愿——(第43愿)闻名生处尊贵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

正释四念处

所谓四念处,一、身念处,二、受念处,三、心念处,四...

圣严法师《少烦少恼道心强》

一般人的烦恼,都是从男女的爱情,父母、兄弟、姐妹的...

极乐世界有没有小酒和花生米

从前有一位读书人,去拜访老和尚,老和尚随缘转述西方...

证严法师:生死之间

比如在慈济医院中,最近有两件个案,一件是父与女,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