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无常观能使自己精进修学

净界法师  2023/08/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无常观能使自己精进修学

警世非常,觉诸幻化。

这是透过无常观,策发我们的出离心。虽然我们明明知道戒定慧会召感功德,烦恼罪业会召感痛苦,但很多人却宁可选择放纵情绪,累积烦恼,遭受罪业的苦报。

为什么会做这种选择呢?有一个主要因素,我们起了常见的颠倒,太看重眼前的安乐。对于流转中的这一期果报体,认为去年的生命体存在,今年也存在,由此类推,生命体明年也会存在,如此就会产生常见,我们以为自己的生命会永存世间,就做一个永久存在的打算。

由于对眼前的得失看得太重,因此不惜造作种种的罪业,以保存今生的快乐。

如何对治这种常见的颠倒呢?

思惟无常,观察今生的生命,死亡总有一天会来临,当死亡到来时,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今生所累积的财富、名声,乃至于种种的眷属,都会被死亡所破坏。

而当一个生命转成另一个生命,唯一能超越死亡,能在来生受用的,是我们在佛堂所修习的礼拜、赞叹、供养等善业,善业可以超越死亡而在来生受用。透过无常的死亡观,有助于我们明白生命中,哪些只是一种暂时的虚妄相,哪些造作是一种永恒的功德相。

譬如持戒虽给自己带来不方便,但持戒的善业却使你来生能继续受用。所以无常观使我们从常见的颠倒中觉悟,将迟早要来临的死亡提前起观照,故能觉诸幻化,觉悟世间的名利、得失、成败皆是暂时的因缘,如梦如幻,如是就会警惕自己赶快积功累德,修无常观能使自己精进修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整天奔波忙碌为了什么

我们人都有这种习性:虽然知道死无定期,但因日日见不...

珍惜我们的时间

看得见的,我们比较容易在意,比如金钱;看不见的,我...

变化的只是我们的心

我们常常无意中把世界过于美化,或者把世界过于丑化,...

修行人要远离六种颠倒

【地藏,是南阎浮提众生,志性无定,习恶者多。 纵发善...

我们看人生,要把今生当一个过客

我们讲到一种智慧的观照。生命本身没有错误,生命的本...

菩萨行布施的时候,以法施为重

菩萨行布施度的时候,是以法施为重,以法布施为最上等...

「前念不生,后念不灭」是什么含义

问: 六祖大师曾讲过一句前念不生,后念不灭的含义,前...

这一念无明的妄动,当下就是真如本性

明众生迷真成妄,是从众生的角度来说明妄是怎么生起,...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沉默的美好

已是许久没有读书了,只因心总被琐碎的烦恼充溢,没有...

一个人会破戒,前兆就是放逸

十五、放逸者。于染不防,于净不修,肆纵流荡为性;障...

知命认命,是改命的前提

佛教的思想是因缘观,先知命而后认命。很多人一学佛就...

善导大师--临睡观念佛法

净土人,凡欲入观及临睡时,一心合掌,正面西向,若坐...

【佛教词典】梵迦夷

(界名)Brahma-kāyika,译为净身,是色界初禅天之通...

【佛教词典】下劣法

【下劣法】 p0236 法蕴足论七卷十四页云:云何下劣法?...

厌离五欲,方能出离轮回

我们业力凡夫无始劫以来,都有一个特点:被这个五欲所...

佛不能直接给你什么

佛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人发现心中的宝藏,一旦你发现了自...

阿弥陀佛也是古佛应化

在《大佛顶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谈自己...

如何面对不公平的世界

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你活得越久,站得越高,看得越清...

过去大德用功,真正是寸丝不挂万缘放下

心中默念,或持咒,或念佛,或参话头。心中用什么功人...

唐代高僧少康大师

诸位有缘,大家吉祥。曾经在浙江有一户周姓的人家,他...

为什么要信仰佛教

信佛教就是为了成佛,而成佛的好处多:一是彻底明了宇...

在家菩萨戒的戒条

六重戒、二十八轻戒(亦称在家菩萨戒,凡受菩萨戒,须...

成就七法,波旬则不能得其便

有一天,佛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个时候,佛祖...

天天看美女跳舞和演奏如何?

浅薄的乐,往往是苦因。 一位乡下财主,一天,在一高...

佛说一大藏教无非破执

问: 佛教常言: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云何破除五蕴?且...

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

电器需要电才能运行,人体需要精气方能存活。 电器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