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成就七法,波旬则不能得其便

2014/06/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成就七法,波旬则不能得其便

有一天,佛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个时候,佛祖告诉诸比丘们说:一位圣王在远国治化之时,如能成就七法,就不会被怨家盗贼所擒获。哪七法呢?

其城郭极为高峻,修治极为齐整,这就是所谓那位国王成就的第一法。

又次,那个城的门户很牢固,这是所谓那个城成就的第二法。

又次,那个城的城外之堑乃极为深,而且很广,就是所谓那个城成就的第三法。

又次,那个城的城内有好多种种的谷米,其仓库乃盈满,就是所谓那个城成就的第四法。

又次,那个城,乃饶诸薪草,就是所谓该城成就的第五法。

又次,那个城,乃有很多的器仗(兵器),以备诸战之具,就是所谓该城成就的第六法。

又次,该城的城主乃极为聪明而高才,能预知人情,如可鞭,就用鞭,可治,就用治,就是所谓该城成就的第七法,使外境不能来侵。

比丘!该城的国主如能成就此七种法,外人就不得娆近。同样的道理,这些比丘也是如此。如果能成就七法的话,则弊魔波旬就不能得其便。哪七种呢?比丘!

如戒律成就,威仪具足,对于犯小小的戒律尚且会怖畏,更何况是大的戒律?这就是所谓比丘成就此第一法,弊魔波旬不得其便,犹如那个城,又高广,又极峻,那样,是不可能沮坏的。

又次,比丘!如果眼根看见色境时,不起想着,也不兴念,具足眼根而没有所缺漏,而保护其眼根;那些耳根之对于声境,鼻根之对于香境,舌根之对于味境,身根之对于触境,意根之对于法境,也是如是,都不起想,如具足意根而没有乱想,具足拥护意根,这就是所谓比丘成就此第二法,弊魔波旬就不得其便,有如那个城郭的门户牢固。

又次,比丘!多闻而不忘,都恒念思维正法道教,从前所经历的都皆备知,这就是所谓比丘成就此第三法,弊魔波旬就不得其便,有如那个城郭的外堑极深而且又广大。

又次,比丘!多诸方便,对于所有的诸法,则初也善,中也善,后也善,都具足清净,而得修习梵行。这就是所谓比丘成就此第四法,有如那城郭内储有好多的谷米,外寇就不敢来侵入。

又次,比丘!思维四增上心之法(四禅),也不脱漏。这就是所谓比丘成就此第五法,弊魔波旬就不得其便,有如那城郭之备有很多的薪草,外人就不能来触娆。

又次,比丘!证得四神足,所为都无难。就是所谓比丘成就此第六法,弊魔波旬就不得其便,有如那城内所有的战具都具备。

又次,比丘!其能分别五阴、六入、十八界,也能分别十二因缘所起之法,这就是所谓比丘成就此第七法,弊魔波旬不能得其便。有如那城郭之主,为一聪明高才,知道可收则收,可舍则舍。现在这些比丘,也是如此,都具知分别五阴、十八界、六入的诸病。

如果有比丘能成就此七法的话,那弊魔波旬终归不能得其便。因此,诸比丘们!当求方宜,去分别阴、界、入,以及十二因缘,而不失去其次第的话,便能度脱魔界,弊魔就不能处入于其中。如是,比丘!应当如是而学!

那时,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佛现前先不要太高兴,你继续念佛

这个祖师有讲过,魔王可以模仿阿弥陀佛,有可能。但是...

一个人会着魔不能完全怪魔王

在整个大家庭三界当中的魔王,看到你修行,他非常不欢...

正念破魔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林给孤独园弘法时,一位名叫吉...

魔军的这十支队伍

菩萨道里面,特别强调忍的力量超过持戒、精进、禅定一...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接引会不会是魔所现的

请看下面。第三个疑问:宁保非魔疑。就是有人问,临命...

学佛人著魔了怎么办

问: 学佛人著魔了,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著魔一般都...

【佛学漫画】降魔

拟心时,被拟心魔缚,非拟心时,又被非拟心魔缚,非非...

修行中出现的不思议境界,为何不能随便向外人说

我们看这里有一段很重要,看蕅益大师的补充说明。蕅益...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学漫画】文殊菩萨的化现故事

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坟墓上的竹篮子

很久很久以前,有位老阿公与儿媳、孙子住在一起。他从...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我...

生死无常,你在烦恼什么呢

在罗阅祇城有一个婆罗门,他听说舍卫国人民孝养父母,...

【佛教词典】钟声七条

(公案)云门曰:世界恁么广阔,因甚向钟声里披七条。...

【佛教词典】唱等供已然后食

子题:等供、等得 行事钞·讣请设则篇:“四分,得食便...

持咒往生需要信愿吗

问: 《大悲心陀罗尼经》说,观世音菩萨复白佛言:世尊...

以愚夫愚妇自居,老实念佛得利益

很多人都说念佛人都是愚夫愚妇 ,好像他修参禅的、或者...

把顺逆境界转成真如本性的历练

《法华经》认为,你应该是历事炼心,把顺逆的境界转成...

体悟病的价值

人食五谷杂粮焉有不生病之理?人病了,经过医治之后,...

人生就是要有个好心情

人生的话就是要有个好心情。你有个好的心情,一切负面...

净与不净都是心在起作用

一名有洁癖的县官雇请一厨师。一天,两人为以什么为净...

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

不看不知道,世界还真奇妙!原来我们平时所讲的俗语,...

素食成就世界最健康的民族

世界上有各种奇特的民族,有许多令人惊奇的特征,比如...

《楞严经》与《法华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楞严经》到了后面二十五圆通的时候,它偏重在空观,...

沃尔玛老总的故事

萨姆沃尔顿出身贫寒。他的父亲是一名油漆工。靠着微薄...

要如何化解情绪呢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

把心带回到心性时,应该怎么修

当我们把心带回到心性的时候,应该怎么修呢?全修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