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正念破魔

2011/0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林给孤独园弘法时,一位名叫吉离舍瞿昙弥的比丘尼,与其他比丘尼同住在王园精舍。早晨时,她们都会搭衣至舍卫城中托钵,回到精舍后则洗净双足,到安陀林中的树下禅修静坐。

当时魔王波旬知道了,便兴起恶念:‘这位吉离舍瞿昙弥比丘尼,每天早晨都会到舍卫城中乞食。回到精舍后,便到安陀林中的树下静坐,一直到隔天早上都能定境现前,我可前去破坏梵行,阻其修道。’于是魔王化作相貌庄严的男子,前往吉离舍瞿昙弥比丘尼静坐之处,说道:‘你是不是丧子呢?为何满脸忧愁,独自坐在树下,为何不与我共享欢乐呢?’

吉离舍瞿昙弥比丘尼心想:‘是谁来打扰我修行?是人?是鬼?’如此思惟后,便确定:‘一定是魔王波旬想要扰乱我。’于是说了一首偈子:

‘无边际诸子,一切皆亡失,此则男子边,以度男子表。

不恼不愁忧,佛教作以作,一切离苦爱,舍一切闇冥。

已灭尽作证,安隐尽诸漏,已知如弊魔,于此自灭去。’

这时,魔王波旬心想:‘唉!我的计谋失败了,吉离舍瞿昙弥比丘尼已知道我想要破坏她的梵行了。’于是离去,不再出现。

典故摘自《杂阿含经·卷四十五》

省思

人生当中,会有很多顺、逆境界的考验,也容易迷失在看似美好的境界中,因此不论面对顺、逆境时,都要秉持正念,了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才能安稳地走在菩提大道上,直通成佛宝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你不是来哭的,你是来念佛的

我们看受阴的魔境。就这个人,彼善男子,当于此中得大...

内魔不生,外魔不起

智者大师上天台山时,在天台山打坐,他也是有遇到魔境...

魔境生起时应如何保持正念

佛陀诃责十种魔境的过失。 魔境产生的因由 阿难!如是...

你这个临终正念非常脆弱,稍微一点风吹草动就被破坏了

我们以前在读佛学院的时候,老法师很喜欢讲一个公案。...

内魔不生 外魔不起

佛陀对于我们的劝诫,有两句非常重要的话──你一旦要...

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

古人说: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 我是一个生死凡...

泄佛密因,轻言未学

【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

断欲精进魔生恼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不久,魔王便起了妨碍佛陀弘法的念...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注音版】往生论注

...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推荐】送别公公——我所亲见的死亡过程及思考

今年二月二十六日,久病于榻的公公病逝于长沙。最后的...

把自己当成自己

一位十六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 他问:「我...

两个泥牛斗入海

洞山良价禅师问潭州龙山和尚:「和尚见个什么道理,便...

出家人是世界的大轴

井陉县信外道门的很多,我讲经的时候,他们的大老师,...

【佛教词典】智幢菩萨

(菩萨)在金刚界曼荼罗外廓南方之西端。贤劫十六尊之...

【佛教词典】尊老

(杂语)尊重之老僧也。寄归传三曰:尊老之处,多座须...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 修净土法门念佛求往生的...

以华鬘供塔 得金色身

昔时,忉利天主释提桓因从佛闻法后,证得须陀洹果。回...

以忍来圆满人生

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哪,都是海阔...

心态着决定我们的生活

位老人坐在路边,走来一个年轻人,他问老人说:老头,...

寺院安居自恣仪轨

注:本文仅限出家人看 安居的首日,称为结夏,在安居之...

观想念佛,观之事且从缓行

持名一法,最为末法透机之法。善导虽疏观经,实最重持...

虔诚祈祷观音菩萨,韦驮菩萨梦中指点脱险路线

一九四一年,日本军队侵占香港之夕,有一位郑子嘉居士...

真心究竟在何处?就在念佛当中

圣人、佛、菩萨跟我们凡夫的差别,就在一念之间。为什...

大安法师:念佛就具足了六度

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总是会选择很多法门,在七觉分里...

圣严法师:勤劳健康最好

身体虽然重要,心理健康尤其重要,所以健康应该是指身...

《观无量寿佛经》第六观:总观想

【经文】 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

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大报恩经》里面,善友太子到海中取如意宝,要满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