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人要远离六种颠倒

大愿法师  2015/04/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人要远离六种颠倒

【地藏,是南阎浮提众生,志性无定,习恶者多。 纵发善心,须臾即退。若遇恶缘,念念增长。】

众生志性无定,这个志性无定不是指本性,是指习性。就是发起善心来,须臾即退,很快就退转了。所以我们要怎样?修行人学佛以后,要能够有长远的信心、精进力,要能够远离颠倒梦想。远离颠倒梦想,第一个是执著,以无常为常,以痛苦为乐。以无常为常,我们这个身体是无常的,执著于她是常的,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以痛苦为乐,人间本来是苦,以为很快乐,不肯出离,乃至于去放纵自己的情欲,追求感官的刺激。

世间这些新闻,什么绑架,很多都是负面的新闻,可见众生的迷失很重。这新闻里面报导好的榜样、典范很少,恶的事情很多,一看报纸,没有正知正念心就染污了。小孩子懂事很早,三岁五岁就看电视,三岁五岁就懂得你成年人做什么事,心染污得很快,所以,以痛苦为乐。以无我为我,以不净为净,这个身体本来是会走路的厕所,很执著于它,还要用种种的打扮、时装来装饰,都是搞这些颠倒梦想的事情。

自己要远离颠倒,对于修行人来说要远离六种颠倒:

第一个是忍辱颠倒,他能够忍受世间俗务的辛苦;反而对于修法缺乏毅力,吃不了苦。世间的事情再苦再累,他能够挣钱,他不觉得苦,不觉得累,半夜起来他都愿意。修法他反而缺乏恒心,缺乏毅力,吃不了苦,忍辱颠倒。你追求世间那些有用吗?名与利梦幻泡影,你那么愿意心甘情愿地去做;修法毕竟让你超出轮回,你反而吃不了苦。

第二个是味着颠倒,你最喜欢的颠倒,你对于这个闻、思、修的法味不知道喜乐,或者是短暂的有喜乐,以后就听不进去。学佛一年是钢条,信心很强;学佛两年是面条,软啊;学佛三年是油条,油盐不进。这个就麻烦了,味着颠倒,说起来你好像都懂了,实际上没有真正去做,这个就很糟糕。而且还贡高我慢说:“不管你说什么,说禅、说净、说密,我全部都懂。”实际上心中间常起贪、瞋、痴、慢,这个就是很麻烦了。“天莫变成魔”,这个你所知道的反而障碍你了,为什么?

你没有根本智,没有清净心,没有平等心。一味地把这个作为一种知识去追求,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好像都懂,学而不修增长邪见。他对于这个闻、思、修的法味不知道爱乐,不知道喜乐。反过来对于世俗的言谈,怎么做生意,怎么打扮,很有兴趣,一说起来可以说三四个小时;对于讨论佛法说两句就没有兴趣,味着颠倒。

第三个是悲心颠倒,对于有罪的人不知道修悲心;对于为法修苦行的人反而心生悲愍,看到那个出家人很苦,“哎呀!好可怜,年纪轻轻就出家了。”对于造恶业,有一点世间的福报,有钱的,开奔驰车的,好羡慕他,“你看这个人好厉害!”不知道修悲心,悲心颠倒。学佛学到哪里去了?对于世间那些为法苦行的人,怎么会心生悲愍呢?心生赞叹才对啊!

你看看这是他在人间最后一生,尽此生、出轮回、生极乐,将来回入娑婆广度众生做菩萨。有一些根本上就是菩萨化现,怎么会心生悲愍?怎么会说他好可怜?颠三倒四。世间人心里面常起贪、瞋、痴、慢、疑,种种的恶都造尽,一天到晚什么酒吧、打麻将,心里面、谈论的全部是一些造罪的事情,暂时有一点福报,挣一点钱,都是在消福。他不单单是不会对他修悲心,不会可怜他,不会教化他,反而羡慕他。这个学佛学得好吗?

第四种希求颠倒,心中间不会希求清净的佛法,对佛法的意乐很少,最感兴趣的法就是财神法,你知道是什么问题吗?你希求颠倒。你心中间羡慕的是快乐,是世间的财富和势力,希求颠倒。

这个不是真学佛,你心里面对于这个世间没有放下,没有看破。你就是学佛,也是想学一些表面的法,增长贪瞋痴的法。识人多处是非多,知事多时烦恼多。认识人多,看起来你很有能力,交际很广,实际上心不能把握得定,烦恼多、是非多。心能定当然是好,行菩萨道,广度众生,善巧方便。

第五种是照顾颠倒,对于自己的亲人、子弟、朋友,不知道让他们去学习解脱的正法;反而让他们一味地沉迷在那些经商、世俗里面。

第六种是随喜颠倒,对于其他人的善法,其他人的快乐,?不生随喜;对他人的不善反而生随喜。这个麻烦,随喜颠倒。这个嫉妒心,对他的善法功德不会发自内心的随喜赞叹;对他的不善,或者是持戒不清净,心里面好像有一点幸灾乐祸,虽然没有说出来,心里面对他的不善生随喜。

博朵瓦尊者就说,这个比丘知道一个跟他关系不好的另外一个比丘犯了他胜罪,心生随喜,这个随喜的罪比那个当事的人犯的罪更大。所以我们要远离这个六种颠倒,这样我们修法才会成就,这样才会知道生善心,不会退转,与地藏菩萨相应,就不会“纵发善心,须臾即退”。如果你有这个六种颠倒,现在听法,你生起一点修法的心,“哎呀!我要精进学修。”实际上一回去就忘记了,这个样子。

节录自大愿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学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愿法师文章列表

宽严法师《如何控制你的嗔怒》

有人说,现在的世界是修罗世界。修罗的特性是什么?就...

修行还是以念佛为稳当

大家只要看看《楞严经》中讲的修禅定,色受想行识五阴...

【推荐】每天醒后用十一问来反省自己

如果在黎明,早上你睡眠之后,你坐起来,在那种夜气清...

在呼吸上用功夫

在禅修的功夫中,呼吸是一个关键,无论修哪一个法门,...

「一门专修」与「法门无量誓愿学」是否矛盾

问: 佛针对不同根机的众生讲了八万四千法门,现在都...

日常生活中,如何锻炼「觉照」

问: 请问日常生活中,如何锻炼觉照?初学者从何下手?...

蕅益大师开示学道要门

学道要门 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

多捡一些

鼎州禅师与沙弥在庭院里经行,突然刮起一阵风,从树上...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观无常是断除烦恼的殊胜法门

在寺院里,经常有好多游客或是居士来求教,问题多是关...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杭州灵隐寺内,挂着这样一幅对联: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永嘉玄觉禅师在《奢摩他颂》开头就说:恰恰用心时,恰...

世间苦事无量,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

要说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先来说明苦,迫恼身心,使人...

【佛教词典】圣

【圣】 p1225 如五圣智三摩地中说。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

【佛教词典】能归趣

【能归趣】 p0893   显扬六卷十六页云:问:齐何当名...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今天是母亲节,是儿女孝敬母亲的日子,令我想起了佛教...

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再回来就很自在了

净土法门就是这一生是最后一生,不能谈转世,否则风险...

小心你的口业

佛世的时候,有一位长者的妻子,怀孕之后,身体就臭秽...

花椰菜能预防皮肤癌

花椰菜中含有的异硫氰酸盐能帮助人体免受紫外线伤害,...

诵《金刚经》十万遍往生净土

明浚。俗姓孙,齐人(今山东一带)。平日以诵《金刚经...

放生狐狸报恩记

到唐山出差时,有一位老者给我讲了一个有关放生的故事...

邪淫的危害及戒除方法

1、害人天伦: 男女各有配偶,这是一定的伦常。如果好...

用此念佛法何愁不成功

念佛须念念在心,我们的念心,对阿弥陀佛的思念要好似...

八个修行中「错上加错」的问题

人犯错很正常,因为圣人给了我们理由,那就是:我们不...

「碎碑刻碑」的典故

碎碑刻碑的典故,是在《感应篇注》里面谈到的。 孙思邈...

如何才是真正帮助亡者往生

问: 师父慈悲!可不可以请师父解释一下,如何临终助...

星云大师《为什么》

各位法师、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