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主导我们的见闻觉知,其实是那一念心性

净界法师  2022/10/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主导我们的见闻觉知,其实是那一念心性

在我们生命当中,主导我们见闻觉知的,不是你的眼根,也不是嘴巴,真正的背后的本来面目,最终的主人翁,其实是我们的一念心性,那个不生灭心,只是我们没有去把它找出来。

楞严经中佛陀破斥“能见是眼”的这种邪见。他说:假设一个没有眼睛的人,他看到前面是黑暗之相,但是他遇到一个好医生,把它的眼光治好,那么他从前尘的境界当中,又看到种种色尘,那么这叫眼见。因为他眼睛治好了,所以眼睛见到了。那这样子的话,从这道理来推,有一个暗室中的人,他本来看到的前面是黑暗的,你给他一个灯光,他也见到种种的色尘,那应该叫灯见,因为灯光的缘故,他见到种种色尘。那既然是灯见,灯能有见,那它就不是灯,那它就是一个心法,不是一个物质了。又则灯观,何关汝事?灯能够见,灯是身外之物,关你阿难尊者什么事情呢?

所以真正能见的是那一念心,眼睛只是一个工具,工具败坏了,他看到的是暗相,但是真正能够看到的是那一念心,那个心是不会败坏。它是随顺因缘而见明、见暗,那个能见的心是不会败坏的。我们应当了知,灯光只是帮助显现色尘的一个工具。那么真正能够见到的是眼睛而不是灯,而眼睛其实它也是一个显现色尘的工具,真正的背后的主人翁,是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而不是眼根。

这个地方就道出了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叫做日用而不知。古人说:有一个无为真人在六根门头放光动地,但是我们没有真正回光返照,不知道它的存在。开显真性一定要“借用显体”,假借事相的因缘,才知道心性的存在。

禅宗常说:什么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喝茶去!因为你的舌头跟茶一接触的时候,产生感受。那我们一般人不会喝茶,就说这个茶不错哦!心随境转。那么会喝茶的人(有功夫的人),他就回光返照:诶!我为什么产生这个感受呢?它从什么地方来呢?开始回光返照。哦!原来是我有一念的心性。

这个六根只是个工具,那是一个果报体,那是过去的业力创造一个工具让我们用,这个房子是借假修真!这禅宗常说:喝茶去、吃饼去!但是你得要会喝茶、会吃饼才算。你要不会喝的人,那是心随境转,那就是攀缘心。你要回光返照,找出喝茶是谁?念佛是谁?找到那个清净本然的一念明了的心性,那就是我们真实的安住处了。所以我们现在叫做日用而不知。

其实,我们真实的心性没有离开我们,它从来没有放弃我们。古人常说: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我们过去造了很多的业、起了很多烦恼,到三恶道去,我们一念清净的本性从来没有离开我们,只是我们没有去承当它而已。古人常说:真妄不隔一条线。你看我现在看这一朵花,我被这个花所转:诶!这个花不错、很好!妄心!但是我同时看这个花,我也说这个花不错,并回光返照:它只是一个假名假相假用,我不迷不取不动,当下就是真心。

所以你看花,你同时是妄心,也可能同时显现真心。关键在于你向外攀缘跟向内安住,关键在这里。所以你要知道真心跟妄心不隔一条线。我们这一念心随时可以变成魔王,它随时也可以变成佛陀。你操作得当,它就显出佛的功德;你操作失当,它就显出魔王的可怕,就是这样子。佛陀跟魔王也没有隔一条线,这个大乘佛法讲不二法门,痛苦的根源也是它,安乐的根源也是它,关键你要能够了解这两个之间的差别。我们的心没有错,是我们操作失当。

所以,“如是见性,是心非眼”。就是说:我们的见性没有离开我们,你不必说要去哪里找,你只要放下妄想,它就显现了。我们自己日用而不知,我们自己不去直下承当,如此而已。是我们错失了良机,不是说:要你去远离妄想,另外找一个真心,不是!你远离妄想的当下,当下就出现!“破妄显真”:破妄的当下就是显真,显真的当下就是破妄。你把这个破除妄想跟开显真心,你刚开始的时是两方面的思考:什么是妄想?向外攀缘;什么是真心?向内安住。先把它分出来。但是你慢慢的要把这两句话要合起来,你就成功了,你就开悟了。

破妄当下就是显真。因为你打妄想的心也是真心,你迷了就是全体是妄,一念迷,全真成妄;一念悟,全妄即真。你说:我成佛的时候,我在菩提道下一念的相应,诶,“夜睹明星,朗然开悟”,那一念心,跟你现在打妄想的心有没有一样?也可以说一样,也可以说不一样,体性是一样,作用不同。你打妄想的心,就是你成佛的心。

但是你也可以说不一样,你也可以说一样,这个要你去体会。你现在打妄想的心,你胡思乱想的心,跟你成就诸佛时候的那一念心,是一样也不一样:体同用别。佛陀讲“真妄不二”,妄想是启动生死的根本,真心是启动涅槃的根本,真在哪里呢?就在妄中,你觉悟了,妄想全体变成真;你起颠倒的时候,全体又变成妄。这个是大乘不二法门!这个我们要好好体会体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六根的见闻觉知,全是自己的东西

我们一生当中,你六根的见闻嗅尝觉知,全部是你自己的...

念到一心不乱,就能亲见本来面目

按净土来说,做一切善事,回向极乐净土,那就是出世法...

转五浊而成清泰

【疏文】 上言灵明湛寂之体,本无清浊向背,毕竟平等,...

主人公在哪里

一日,祖钦禅师问原妙禅师:日间清醒时,还作得主么?...

培养善根福德因缘,就在等那一刹那顿悟

以法身是以心体绝待离缘故;心的体性,这个是真实义,...

【推荐】每个人都活在自己心中的影相里

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

【推荐】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叫做日用而不知啊!古人说:有一...

寂灭性中随饮啄

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 四大是地水火风,在...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报恩的多少预知命运

一棵树的花果再好都离不开根的成就,所谓根深叶茂。根...

狐狸精跟着狮子王

禅宗这一法,是最上乘,是无相法。社会上这个道,那个...

系心一缘,久习则成就

《大宝积经》云:【佛言,文殊,汝入不思议三昧耶?文...

怎样做才是有道德之人

生活中总可以听到道德一词,那么在到底何为道德,而我...

【佛教词典】观察相

【观察相】 p1468 瑜伽十一卷二十二页云:云何观察相?...

【佛教词典】坏驴车

指弊驴所驾之坏车。与法华经中“大白牛车”相对称。天...

阴鬼变佛光—念佛不怕阴鬼

一句「鬼话」,人心惶惶,花草变色 有一天,一个念佛会...

观心是成佛的捷径,观心时有十个重点

第二个是重点,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一心即假观。这...

我所鸟

佛陀与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来到祇树给孤独园,当时有...

修行还是以念佛为稳当

大家只要看看《楞严经》中讲的修禅定,色受想行识五阴...

印光大师:劝病苦念观音圣号

●凡极难医之病,均以念观音为治。果虔诚,必有奇效。...

这个荣耀,又有什么能再超过呢

原文: 莲之为物,虽出淤泥,体常清净。人能一切不着,...

警察讲述他所经历的因果灵异案件

我要说的是,我们警察大部分是很信因果报应和科学所不...

如是等辈,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

【复次。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对菩萨像前。作...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古人说,教育,要从最基础的、最早的时候开始。 教妇初...

洗钵去

唐代时,有参学禅法的僧人不远千里,来到河北赵州观音...

为什么听闻的功能当体就是真如本性

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我们...

圣严法师《超越生命中的关卡》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我们有一个活着的身体。 生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