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六根的见闻觉知,全是自己的东西

净界法师  2020/05/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六根的见闻觉知,全是自己的东西

我们一生当中,你六根的见闻嗅尝觉知,全部是你自己的东西。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心中,《楞严经》是这个意思。就是水泡的概念,每一个人都活在心中的水泡,当这个水泡破的时候,你又换一个水泡,只是说有些水泡比较漂亮,比较庄严,有些水泡比较丑陋如此而已,我们不可能离开自己的内心,去攀缘别人的事情,不可能!

我们一生起了很多的念头,有善念,有恶念,这个念头触动了自己心中的法,然后让自己来受用,这个就是一切惟心造。没有一个东西是外来的,当你觉悟的时候,你只是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你的念头不再触动你心中的六凡法界。

所以在天台的思想,佛陀不断性恶,佛陀只是觉悟了,佛陀性里面六道轮回的恶法,并没有断掉,因为这个东西本来就有的,本来就有你就没办法断掉了,它不是后来有的,它本来就法尔具足十法界,染净诸法,你怎么断呢。

为什么他这样讲,他说如果佛陀断了这个恶法,佛陀为什么能够到三恶道,显现三恶道的果报,来度化三恶道众生呢。他如果把恶法给断了,那佛陀用什么因缘到三恶道去呢?佛陀到三恶道差在哪里呢,就是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他显现三恶道,他得自在,差在这里。

没有一个东西是离开你这一念心另外存在的,没有,所以人永远活在自己的妄想。所以我们今生是怎么回事,你前生打了很多的妄想,当然有的妄想是势力薄弱的,有些妄想是很坚固的。这个妄想,触动你心中的染净诸法,然后让你今生受用,你今生的果报,是你前生的妄想把它触动出来。

所以合理地推论,今生你要检查你的妄想,如果你觉得你的妄想不满意,你现在还可以调整,我们必须要打求生净土的妄想,打善良的妄想,你才可能去触动安乐的果报,往生净土的果报,这个就是生命的现象。

所以改造你心中的妄想,变成是生命全部的工作了,因为所有的业力都在妄想里面,大乘佛法的缘起论是这样安立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内心的无限潜能

宇宙万物都有它的性能,性能好的物品持久耐用,性能不...

此到穷年,亦不得受用

【原文】 经云:凡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唯在心垢灭,...

直指此心,佛性正是你心

初参禅人,警他用心曰:我没有看到一个什么心,在哪里...

这三个加在一起,人生就无解了

第二念以后,就落入了分别变,我们看看这个怎么从「因...

哪里有迷妄哪里便有平静

大部分的人仍不知禅修的本质,他们认为行禅、坐禅与闻...

只有一个人可以障碍你,猜猜那个人是谁?

楞严经说啊我们一个人都是哪,比如说我们一个人有很多...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依于妄念,调修法身 故于妄念起者任其起(《圆觉经》云...

拾回自己「失落」的心

我们的心,被这些前尘缘影障碍了、埋没了、迷失了,我...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皈依三宝让我们找到吉祥幸福的人生

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佛,他完全觉悟了,他能觉悟我们,...

修行务必去除执着

我们所用的任何方法,无非使我们本具的心性凸显出来,...

坛经与净土宗有无冲突?

来书云:《坛经》说东方人造罪求生西方等语,与莲宗有...

佛陀开示五条待妻原则

在佛陀时代丈夫的地位崇高无比,妻子称丈夫为主子,而...

【佛教词典】取着

(术语)取所对之法贪着而不离也。涅槃经十七曰:取著...

【佛教词典】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是公元691年唐代高德义...

得之不易的暇满人生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思维暇满人生》。如何来思维我们...

举心动念行为造作,举头三尺有神明

谈到自然造化的法则,有时候你深信因果到这个程度,才...

何不往生兜率疑

第十,何不往生兜率疑 【注文】 又问:兜率内院近在此...

学法第一步要树立正知正见

一、学法,第一步要树立正知正见 闻慧,闻到了之后要去...

染布的譬喻

佛世时,曾以一则染布的故事作譬喻──有一天,佛陀和...

【推荐】愿生极乐的人,不会在乎娑婆的名利

有一天有一位婆婆很生气地去向老和尚告状,说自己的媳...

修行人要把握当下这一念

我们当下这一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修行人要把握这一念...

像微尘那么小的功德,我们也应随喜赞叹

像世间一般人,都以为乌鸦是不吉利的,以为听到乌鸦叫...

给自己抹点黑

公元前225年的一天,秦国大将王翦率领60万大军,即将...

【推荐】清明时节该如何祭祀祖先

清明时节,国人有追终慎远、感恩祖先的传统,但大多数...

日常如何修行净土

这是从《印光大师文钞》里摘下来的开示净业学人日常如...

修悟的下手处

大约末法修行人多,得真实受用者少。费力者多,得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