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悟的下手处

憨山大师  2021/11/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悟的下手处

大约末法修行人多,得真实受用者少。费力者多,得力者少。此何以故?

盖因不得直捷下手处,只在从前闻见知解言语上,以识情抟量,遏捺妄想,光影门头做工夫。先将古人玄言妙语,蕴在胸中,当作实法,把作自己知见。殊不知,此中一点用不着。此正谓依他作解,塞自悟门。

如今做工夫,先要铲去知解,的的只在一念上做,谛信自心,本来干干净净,寸丝不挂;圆圆明明,充满法界;本无身心世界,亦无妄想情虑。即此一念,本自无生。现前种种境界,都是幻妄不实,唯是真心中所现影子。

如此勘破,就于妄念起灭处,一觑觑定,看他起向何处起,灭向何处灭。如此着力一拶,任他何等妄念,一拶粉碎,当下冰消瓦解,切不可随他流转,亦不可相续。永嘉谓:“要断相续心”者此也。

盖虚妄浮心,本无根绪,切不可当作实事,横在胸中。起时便咄,一咄便消。切不可遏捺,则随他使作,如水上葫芦。只要把身心世界,撇向一边,单单的的,提此一念,如横空宝剑,任他是佛是魔,一齐斩绝,如斩乱丝。赤力力挨拶将去,所谓“直心正念真如”,正念者,无念也。能观无念,可谓向佛智矣。

修行最初发心,要谛信唯心法门。佛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多少佛法,只是解说得此八个字。分明使人人信得及,大段圣凡二途,只是唯自心中,迷悟两路。一切善恶因果,除此心外,无片事可得。

盖吾人妙性天然,本不属悟,又何可迷?如今说迷,只是不了自心本无一物,不达身心世界本空,被他障碍,故说为迷。

一向专以妄想生灭心,当以为真,故于六尘境缘,种种幻化,认以为实。如今发心趣向,乃返流向上一着,全要将从前知解,尽情脱去,一点知见巧法用不着,只是将自己现前身心世界,一眼看透,全是自心中所现浮光幻影。如镜中像,如水中月。观一切音声,如风过树;观一切境界,似云浮空。都是变幻不实的事。不独从外如此,即自心妄想情虑,一切爱根种子,习气烦恼,都是虚浮幻化不实的。

如此深观,凡一念起,决定就要勘他箇下落,切不可轻易放过,亦不可被他瞒眛。如此做工夫,稍近真切。除此之外,别扯玄妙知见巧法来逗凑,全没交涉。

就是说做工夫,也是不得已。譬如用兵,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古人说参禅提话头,都是不得已。公案虽多,唯独念佛审实的话头,尘劳中极易得力。虽是易得力,不过如敲门瓦子一般,终是要抛却,只是少不得用一番。

如今用此做工夫,须要信得及,靠得定,咬得住。决不可犹豫,不得今日如此,明日又如彼,又恕不得悟,又嫌不玄妙。这些思算,都是障碍,先要说破,临时不生疑虑。

至若工夫做得力处,外境不入,唯有心内烦恼,无状横起,或欲念横发,或心生烦闷,或起种种障碍,以致心疲力倦,无可奈何。此乃八识中含藏无量劫来,习气种子,今日被工夫逼急,都现出来。

此处最要分晓,先要识得破,透得过,决不可被他笼罩,决不可随他调弄,决不可当作实事。但只抖擞精神,奋发勇猛,提起本参话头,就在此等念头起处,一直捱追将去。我这里元无此事,问渠向何处来?毕竟是甚么?决定要见箇下落。如此一拶将去,只教神鬼皆泣,灭迹潜踪、务要赶尽杀绝,不留寸丝。如此着力,自然得见好消息。

若一念拶得破,则一切妄念,一时脱谢。如空华影落,阳焰波澄,过此一番,便得无量轻安,无量自在,此乃初心得力处。不为玄妙,及乎轻安自在,又不可生欢喜心。若生欢喜心,则欢喜魔附心,又名一种障矣。至若藏识中习气爱根种子,坚固深潜,话头用力不得处,观心照不及处。自己下手不得,须礼佛、诵经、忏悔,又要留持咒心,仗佛密印,以消除之。

以诸密咒,皆佛之金刚心印,吾人用之,如执金刚宝杵,摧碎一切物,物遇如微尘。从上佛祖,心印秘诀,皆不出此。故曰:十方如来,持此咒心。得成无上正等正觉。然佛则明言,祖师门下,恐落常情,故秘而不言,非不用也。此须日有定课,久久纯熟,得力甚多,但不可希求神应耳。

初心修悟要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憨山大师文章列表

在《六祖坛经》中参悟人生三重境界

说到《六祖坛经》大家都很熟悉,有敦煌本、惠昕本、曹...

脸白就是修的好,脸黑就是修的不好吗

问: 常听一些学佛的居士说:某某人的脸色又白又亮,...

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无上的密咒

现在在家居士,你别看他愚夫、愚妇、老太太,他们真正...

厨房也是修行的道场

佛教不但把煮菜、烧饭的工作视为一项修行,还把厨房当...

星云大师:培养耐力

耐是持久,是承受,是一种力量。你看,飞鸽传书需要耐...

调伏我们的心,就像驯服一头牛

有一次,佛陀在拘睒弥城东南的瞿师罗园,告诉比丘们说...

天须菩提比丘的悟道因缘

佛陀的五百位释迦族弟子中,有两位比丘同名为须菩提:...

对治禅修中的五盖

学习坐禅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由一般性到特殊性。一般...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万法一幻丛,死生一幻场

余昔游海门,登妙高峰,入无际三昧,入楞伽室。睹东坡...

「十念法」到底怎么念

问: 印光法师十念法,是十口气念佛还是念十声?临终十...

把心真正放在佛上面

念佛是靠我们的信心和愿力,心清清净净地念,是要把心...

机遇有时就差那么一点点

很多人说,距离金子三英寸远讲的是关于机遇的故事。可...

【佛教词典】重誓

(术语)又云重愿。谓法藏菩萨前立四十八愿,后更立三...

【佛教词典】三世无比力真言句

(杂名)如来于十方三世,积集无量福德,一切事业不可...

道场在哪里?就在一念清净自性中

以下总结这一段,如果你听懂了,对于禅净双修的修学方...

素食能帮人「清心」

好些人吃素的原因是为了身体健康,我认为,吃素虽然对...

如是因如是果,烦恼痛苦是没必要的

1、自作自受, 佛在《百业经》中开示我们:一切善恶业...

临终的人要达到正念,要有这三种力量

如果你看《弥陀要解》,你就会知道,我们临终的人要达...

学会放手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在我们的一生中,如果你想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需要有...

出家人看到异性还会动心吗

很多居士来寺庙里找师父倾诉,都是因为情爱的烦恼而来...

文珠法师: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功德

观世音菩萨,无量劫来,成就大慈大悲法门,利益众生,...

素食者比食肉者平均寿命高10岁

保加利亚天然生活方式推崇学者曾:要想健康,就要遵照...

地藏菩萨名号的来源

在我们佛教界里头,四大名山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要讲...

犯了错,要肯改过

学佛,就是要学一个「诚」字,要从内心发出那分清净的...

《心经》与生活禅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心经》与生活禅。既然是讲...

修行贵在无生,发愿往生岂不违背无生之义

【原文】 客问天如老人曰:修行求出生死,故贵无生。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