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星云大师:培养耐力

星云法师  2011/08/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耐”是持久,是承受,是一种力量。你看,飞鸽传书需要耐力,跑马远行需要耐力,甚至骆驼横越沙漠,都需要耐力。

“耐”也是经得起,你看,衣服要能耐穿,工具要能耐用,甚至一朵花、一幅画、一个人也要让人耐看。无论做什么事,你要有耐劳、耐烦的精神,才能为人所接受。日本禅师丹羽廉芳曾说:“人生像马拉松赛跑,谁有耐力,谁就可以获胜!”如何才能培养“耐力”呢?有四点看法:

第一、身体受劳累要能不苦:一个人的身体,有时候因为工作繁多,难免会感到劳累。但是,体力上的疲劳容易消除,重要的是,在心理上要自我训练不感觉到苦。这就好比平常走路,走习惯了,自然能走得远、走得久;你挑担,挑久了,当然就能担当重任。因此我们要训练自己,在劳累当中,能够不觉得苦,那才是重要。

第二、感情受挫折要能不忧:我们做人处事,在感情上经常觉得受到挫折。比方:别人的一句闲话伤害到我,别人的一个动作侵犯到我,别人的一点小事让我受到损失。甚至在家里,父母与子女、夫妻之间、婆媳妯娌往来,在感情上难免会有高低起伏等。当受到挫折的时候,要能不忧恼,如果你觉得“不要紧、不计较、没有关系”;你能化解、处理,就表示你能担当、你有力量。

第三、能力受挑战要能不懈:一个人能接受多少挑战,就表示他有多大的能力。比方,在工厂、公司、单位里,你能做到那一种职位?你担任主管,能做那一级的主管?甚至在社会机关里,你能负责那一种职务?这都是表示你的能力有多少。人生就像阶梯,又如登山,能够接受一级、一级的挑战,而不觉得工作太多、太烦,就表示你有能力。其实,每一个人内心都有无尽的能源,只要自己精进不懈,就能开发出来。

第四、尊严受羞辱要能不怒:一般人受贫、受穷、受苦都还容易忍耐,如果尊严受到伤害,大概就无法忍受了。甚至古人说:“士可杀不可辱”,有的人不惜生命,也要保持人格的尊严。其实,一个人是否成功,就看他承受挫折、难堪、侮辱的耐力有多少”当我们的尊严受到伤害的时候,要能“争气”,而不“生气”,人生的境界必定不一样。因为有远见的人不争眼前,而是争未来;有作为的人不争一时,而是争万世千秋。

耐烦加上恒心,就会成为耐力。有耐力,读书才会通晓,做人才能通达,修行才有成就。世界上任何事业的成功, “耐力”是必备的条件。能经得起磨练,在耐力中与自己赛跑,在耐力中,就会发掘自己的力量。所以,培养“耐力”之道有四点:

第一、身体受劳累要能不苦,

第二、感情受挫折要能不忧,

第三、能力受挑战要能不懈,

第四、尊严受羞辱要能不怒。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不抱怨也是一种修行

我们学习佛法,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智慧,就要从不抱怨...

【推荐】圣严法师《觉察自己的偏听偏执》

如果不能觉察自己的偏执,就会被自己的好恶所蒙蔽;...

工作特别忙,没有时间念佛怎么办

按:印祖在《文钞》里讲信愿行中的持名正行,主要是从...

圣严法师《如何改掉坏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从知道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

学会不在意

我们常常为一些应当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扰而...

修行人心不要急躁,也不要生卑劣心

《华严经》里讲: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所...

仅仅了解道理是不够的,一定要生起观照

下面这一段庚二,诫劝,作一个告诫跟劝修。这当中有两...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星云大师《如何启发聪明智能》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很聪明,有智能,但是聪明智能不是你...

诸有为法如幻化,亦如聚沫非坚牢

诸有为法如幻化,亦如聚沫非坚牢,如空注雨起浮泡,自...

最好的管理,就是自己管好自己

最好的管理,就是自己管好自己; 最坏的管理,就是自己...

星云大师《佛教对环保的问题的看法》

各位法师、各位嘉宾、各位佛教的护法信徒,大家晚安!...

【佛教词典】亲近善士

亲近承事恭敬供养。如是名为亲近善士。...

【佛教词典】不还向

梵语 anāgāmi-phala-pratipanna。又作阿那含向。为声...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如今,不少入了佛门的人,颇费心机地四处奔走、劳身伤...

用微笑将世界传染

一个人的情绪,不仅会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到身边的人,...

孝顺父母不能等

苏城是带着父母的厚望出过留学的。 苏城的父母一直为...

古佛应世名震十方,寻声救苦娑婆缘重

娑婆世界,苦事最多;娑婆众生,耳根最利。维我观音大...

痛苦是内心引生的,而不是外境引生的

当我们想要从痛苦当中得到解脱之前,我们一定要先知道...

星云大师《从四圣谛到四弘誓愿》

前言 佛陀证悟的宇宙真理是「苦、集、灭、道」,由苦...

不为美食所欺

在王宫里,养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鸟。这些鸟是要做什么用...

我们为什么不能虐待动物

一,恻隐之心,是道德的底线,人性的天良 最近,反对...

佛陀世世生生随逐于众生心无暂舍

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

惑障、业障和报障

障碍,我们修行的障碍,一般说是愿消三障诸烦恼。三障...

居士诵地藏经有哪些规定

问: 在家居士诵《地藏经》有哪些时间和空间上的规定...

圣严法师《课诵与拜佛》

修行最初的层次是礼拜、忏悔,以求得心灵的寄托和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