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与师父相处时的礼仪

2012/05/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少人在初学佛时,常会不知如何与法师相处,担心自己的行为会不会失礼。其实,只要心存恭敬,即使不小心犯错,法师多半很慈悲,不但不会怪罪,反而会适切地修正,让我们也可从中多学一课。

例如:想向不认识的法师请教佛法,首先在请教法师法号时,很多人就不知如何开始,这时,可以说:“请问您的‘上下’如何称呼?”“上下”两个字的意思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因此佛教徒为表达对法师的敬意,就以“上下”为称呼法师的方法。

而在向法师请教问题前,或是平常遇到法师时,可以行问讯礼或双手合掌说:“阿弥陀佛!”至于在与法师说话的时候,可以保持双手合掌,除可免去手足无措的紧张感,也可帮助人精神专注;若谈话时间较久,觉得手酸,可以改为操手。

顶礼法师非偶像崇拜

有些初次随朋友到寺院拜访法师的人,看到学佛的朋友向法师顶礼时,可能会感到疑惑,不知道向法师顶礼是否为偶像崇拜?其实佛教是依法不依人的,佛教徒所顶礼的并非法师个人,而是僧宝;所以向法师顶礼,并非对法师个人的崇拜,而是出自内心对三宝的恭敬与感恩。

顶礼法师的时候,要先口称:“顶礼法师三拜。”如果法师说:“一拜就好”、“问讯就好”,则依从法师的话,并回一声“阿弥陀佛”。

此外,在顶礼法师前,也要留意环境与时机合适否,比如当法师正在用餐、读经、睡卧时,或是在人多闹杂处、厕所等不净处、路上,便不宜向法师顶礼,此时只要双手合掌或问讯即可。

如果想要供养法师,则可双膝跪地,然后将物件双手奉上说:“供养法师。”,此时不应说是“与法师结缘”,因为供养是下对上的礼节,结缘则是上对下的客气话。

写信应有的礼貌

在向法师请法的方式中,除了亲自拜访法师,写信求教也是常见的方式,但是一般人在写信给法师时,常会因不熟悉称谓方式或书信礼节,而不知从何下笔。

例如在写信封时,常会面临一个问题:“需不需要写师父的姓氏呢?”因为中国自晋朝道安法师提倡与佛陀同姓后,便都以“释”为姓,不像在家众有不同姓氏,所以写信时不必写法师的姓,只要写上法师的法号即可。但是要在法师的法号靠左处,缩写“上下”二字,例如“上○下○法师”。

若是需封口的信封,要在法师称谓后写上“启”字,表示请对方开启信封;若是明信片,则写“收”字。为增加敬意,可增写为“尊启”、“道启”或“慈启”。

当面对空白的信纸,一般人首先遇到的问题仍与信封一样,不知开头如何称呼法师。若是自己的皈依师父,可径称“师父”、“上人”或“吾师”,不需再写师父法号;若非自己的皈依师父,则可视年纪而定,如长者可称“老和尚”、“老法师”或是“长老”,同样不必再写师父法号;至于与自己同年或年纪轻于己者,则可以写对方的法号,并冠以“上下”,或者因为信封上已有对方的称谓,可以直称“师父”、“法师”、“住持”等。

至于法师法号后的敬语,要以对待长辈的称法来写,才显得尊敬,可用“尊鉴”或“慈鉴”。在结尾处的祝福,则可用“敬请”、“祗颂”或是“恭叩”,再另起一行写上祝福的内容,如“慈安”、“慈航普度”、“智慧圆满”、“法喜无量”等,都是贴切吉祥的用语。

最后,在信末部分,若是写给自己的皈依师父,可自称为“徒”或“弟子”;写给其他法师则可先写“三宝弟子”,再写自己的名字。姓名下须再写上“顶礼”或是“跪白”,因为顶礼是恭敬三宝的重要行仪。一般居士常不论写信对象,通称“合十”或“合掌”,这样的写法较适用于晚辈与平辈,而不合用于被尊为长辈的法师。

指引我们生命实相的导师

很多人在写信或拨电话给法师时,可能会因为担心用词不当,而忐忑不安。其实,这些都是不必要的紧张,可以尽量放宽心;当自己在和法师说话时,甚至不妨就坦诚地请教法师:心里若感到紧张不安,可有安心妙法?可以指点迷津?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法师是指导我们学佛、了解生命实相的导师,应心存感恩。而藉由学习学佛行仪,我们不但有方法来表现我们对僧宝的恭敬心,也能改善我们平常积习已久的散漫言行,可以说由于这些规矩的目的在调伏心念,所以能帮助我们得到真正的身心自在,而非权威的硬性规定,因此不同于长官要求部属的强制情形,而能够在与法师相处时得体又自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净界法师:皈依的意义与方法

我们今天跟大家讨论的主题是关于皈依的意义与方法。在...

文珠法师《生命寿命与慧命》

一、生命的组织 世间事物,由无而有谓之生,能令生起...

佛门里面为何有「三多」

明清以来,世间人对于佛教或佛法产生了种种的误解,现...

修学时间少的人怎样定功课

问: 对于修学时间少的人该怎样定个合理的功课? 大安...

要正确理解佛法,不要投机取巧贪快速

我们修行期间,往往会投机取巧,贪图速达,就是快一点...

佛像为何还要开光

问: 佛像为何还要开光? 正如法师答: 改革开放后,...

可以供养半身佛像或佛头吗

《优婆塞戒经》云:不应造作半身佛像。若有形像,身不...

佛菩萨为什么要坐在莲花上

莲花表征清净无染,光明自在的意思,因为莲花出于污泥...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佛教教旗的缘起与象征意义

目前我们在许多寺院的法会上看到的佛教教旗,是美籍波...

净宗四祖-法照大师

1.生平 法照大师(公元747---821年),身世事迹多不详...

寺院普佛有何含义

普佛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以礼敬诸佛、忏...

什么叫大乘和小乘

本来,在佛的时代,并没有分别什么大乘和小乘,佛法是...

【佛教词典】四种言说依于三量

【四种言说依于三量】 p0462 瑜伽九十三卷十一页云:又...

【佛教词典】八万四千光明

(术语)无量寿佛一一之相好,有八万四千之光明。观无...

怎样为亲人修福报呢

世尊,习恶众生,从纤毫间,便至无量。是诸众生有如此...

安忍息嗔的98个理由

1、瞋心能坏福德善根。 2、瞋恨恶毒过一切罪过。 3、...

低下头来看

僧人的鞋子上面,左三个洞右三个洞,为的是让出家人低...

慧律法师《佛心禅话》

1.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如何看待孩子的教育

问∶ 您认为对孩子的教育从您的角度该如何进行? 慧律...

鞋匠变国王

有位国王每天听取大臣们报告政务,处理各项国事,忙碌...

弥陀光明没有障碍,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我们这些业力凡夫,好像感知不到弥陀的光明,所以无碍...

恐惧生死苦,更应济物命

母亲不论用怎样的料理方法,辛苦烹煮的肉、鱼虾、蛋等...

佛陀从他的娶妻生子当中悟到了什么

这一科讲到教主略史,就是我们介绍释迦牟尼佛一生简略...

恶人死亡时会发生什么

不善心死者,谓由自忆或他令忆,乃至粗想现行以来,追...

大寂法师:明白自己今世贫穷或富有的原因

为什么有的人会出生在贫穷人家,有的人会生长在富贵人...

抄写佛经也是殊胜的修行法门

人世间的一切身、口、意诸般行止,都可以用来作修炼的...